方剂学-各论(理血剂)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582597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各论(理血剂)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方剂学-各论(理血剂)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方剂学-各论(理血剂)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方剂学-各论(理血剂)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方剂学-各论(理血剂)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各论(理血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各论(理血剂)(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 剂 学,理血剂,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治疗血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分类:活血祛瘀、止血。 应用理血剂注意事项:辨明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逐瘀防伤正气,多辅养血益气之品;止血适当辅以活血,以防血止留瘀;活血祛瘀剂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忌用。,第一节 活血祛瘀,适应病证:适用于各种血瘀证。如瘀热互结下焦之蓄血证;瘀血内停胸腹之诸痛;瘀阻经脉之半身不遂;妇女经闭、痛经或产后恶露不行,以及瘀积包块、外伤瘀肿、痈肿初起等。 瘀血形成的原因:气滞血瘀;热陷血瘀;寒凝血瘀;外伤血瘀;气虚血瘀;痰滞血瘀。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

2、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桃仁去皮尖,五十个(12g) 大黄四两(12g) 桂枝去皮,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芒硝二两(6g) 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煎服法:水煎前4味,芒硝冲服。,桃核承气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随证加减:妇科常合四物汤,养血调血;兼气滞(胀痛比较突出),加香附、乌药、枳实、青皮、木香等一理气止痛;跌打损伤,瘀血停留,疼痛不已者,加当归、赤芍、红花、三七等一活血祛瘀止痛;血热火旺于上的吐、

3、衄,加生地、丹皮、栀子等以清热凉血。 使用注意:表证未解,当先解表,孕妇禁用。,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四钱(12g) 红花三钱(9g) 当归三钱(9g) 生地黄三钱(9g) 川芎一钱半(4.5g) 赤芍二钱(6g) 牛膝三钱(9g) 桔梗一钱半(4.5g) 柴胡一钱(3g) 枳壳二钱(6g) 甘草二钱(6g)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煎服法:水煎服。,血府逐瘀汤,主治证候病机

4、分析:,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配伍特点:气血并治,活血为主;祛瘀养血,邪正兼顾;升降兼顾 随证加减:瘀痛日久入络,加全虫、山甲、地龙、三稜、莪术以破血通络止痛;气滞较甚,加川楝子、青皮、香附以疏肝理气止痛;血瘀经闭、痛经,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以活血调经止痛;胁下有痞块,加丹参、郁金、蟅虫、水蛭以活血破瘀,消癥化滞。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 当归尾二钱(6g) 赤芍一钱半(4.5g) 地龙去土,一钱(3g) 川芎一钱(3g) 红花一钱(3g) 桃仁一钱(3g)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5、语音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煎服法:水煎服。,补阳还五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配伍特点: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通络药相配,是气旺血行治其本,祛瘀通络治其标。 随证加减:本方生黄芪用量独重,开始可先用小量,逐渐增加。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久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以化痰开窍;口眼歪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痰多者,加半夏、天竺黄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使用注

6、意:阴虚阳亢,痰阻血瘀不宜使用。,复元活血汤,出自医学发明 组成:柴胡半两(15g) 瓜蒌根 当归各三钱(9g) 红花 甘草 穿山甲炮,各二两(6g) 大黄酒浸,一两(30g)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15g) 功用:活血化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胸胁瘀肿,痛不可忍。 煎服法:共为粗末,每服30g,加黄酒30ml,水煎服。 主证分析:瘀阻胸胁气滞络阻胸胁瘀肿,痛不可忍,复元活血汤,复元活血汤,配伍特点:升降同施,调畅气血;活中寓养,瘀去新生。 随证加减:瘀重痛剧者,加三七或酌加乳香、没药、元胡等增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气滞甚胀痛者,加川芎、香附、郁金、青皮等以

7、增强行气止痛之力。 使用注意:服药后应“以利为度”,得利痛减,则易方调理。孕妇忌服。,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三两(9g) 当归二两(6g) 芍药二两(6g) 川芎二两(6g) 人参二两(6g) 桂枝二两(6g) 阿胶二两(6g) 牡丹皮去心,二两(6g) 生姜二两(6g) 甘草二两(6g) 半夏半升(6g) 麦冬去心,一升(9g)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干口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煎服法:水煎服

8、,阿胶烊冲。,温经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温经汤,配伍特点:温经祛瘀并用。温中寓通,温中寓补,温中寓清。 随证加减:若小腹冷痛甚,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或桂枝易为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不止而血色黯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使用注意: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生化汤,出自傅青主女科 组成:全当归八钱(24g) 川芎三钱(9g) 桃仁去皮尖,研,十四枚(6g) 干姜炮黑,五分(2g) 甘草炙,五分(2g) 功用: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血虚寒凝,瘀

9、血阻滞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煎服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生化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生化汤,生化汤,配伍特点:养血活血兼顾,寓生新于化瘀之内。 随证加减: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可减去破瘀的桃仁;郁滞重而腹痛剧者,加蒲黄、五灵脂、元胡、益母草以祛瘀止痛;若小腹冷痛甚者,加肉桂以温经散寒;气滞明显者,加木香、香附、乌药等以理气止痛。 使用注意:产后血热而有瘀滞,不宜使用本方;若恶露过多,出血不止,甚则汗出,气短神疲,当属禁用。,失笑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 蒲黄炒香,各二钱(6g) 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

10、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煎服法:共为细末,每服6g,用黄酒或醋冲服,亦可每日取8-12g,用纱布包煎,作汤剂服。,失笑散,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失笑散,失笑散,随证加减:瘀血甚者,加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血瘀又兼血虚,合四物汤以增强养血调经之功;疼痛较剧者,可加乳香、没药、元胡等以化瘀止痛;兼气滞者,可加香附、川楝子,或金铃子散以行气止痛;兼寒者,加炮姜、艾叶、小茴香等以温经散寒。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脾胃虚弱及妇女月经期慎用。,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 茯苓 丹皮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9g)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妇

11、人素有癥块,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或经闭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煎服法:共为末,炼蜜为丸,每日服3-5g。,桂枝茯苓丸,主治证候病机分析:,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配伍特点:寒温并用,通因通用。 随证加减:瘀阻较重者,加丹参,川芎等以活血祛瘀;疼痛剧烈者,加元胡,没药,乳香以活血止痛;出血多者,加茜草,蒲黄等以活血止血;气滞者,加香附,陈皮等以理气行滞。 使用注意:对妇女妊娠而有瘀血癥块者,只能渐消缓散,不可峻猛攻破。,第二节 止血,适用病症:适用于血溢脉外,离经妄行而出现的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 代表

12、方:十灰散、咳血方、槐花散、小蓟饮子、黄土汤。,十灰散,出自十药神书 组成: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各等分(9g)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 煎服法:各药烧炭存性,为末,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适量,调服9-15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十灰散,十灰散,配伍特点: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寄祛瘀于凉血止血之内。 随证加减:气火上逆,血热较盛者,可加大大黄、栀子用量,做为君药;并可配入牛膝、代赭石等镇降之品,引血下行。 使用注意:虚寒性出血不宜使用。,咳血方,出

13、自丹溪心法 组成:青黛水飞(6g) 瓜蒌仁去油(9g) 海粉(9g) 山栀子炒黑(9g) 诃子(6g)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煎服法:共研末为丸,每服9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咳血方,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咳血方,咳血方,配伍特点: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中,不专用止血药,为治本之法。 随证加减:火盛伤阴者,可酌加沙参、麦冬等以养阴清肺;若咳甚痰多者,可加川贝、天竺黄、枇杷叶等以清肺化痰止咳; 本方去诃子、海浮石,加青蒿、丹皮,治疗鼻衄。 使用注意: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者

14、,不宜使用。,小蓟饮子,出自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组成:生地黄 小蓟 滑石 木通 蒲黄 藕节 淡竹叶 当归 山栀子 甘草各等分(9g)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煎服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小蓟饮子,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小蓟饮子,小蓟饮子,配伍特点:止血之中寓以化瘀,使血止不留瘀,清利之中寓以养阴,使利水而不伤正。 随证加减:尿道刺痛者,加琥珀末 1.5g吞服,以通淋化瘀止痛;若血淋,尿血日久气阴两伤者,可减木通、滑石等寒滑渗利之品,加太子参、黄芪、阿胶等以补气养阴。 使用注意:若血淋,尿血属寒证或

15、阴虚火动,气虚不摄者,不宜使用。,槐花散,出自普济本事方 组成:槐花炒(12g) 柏叶杵,焙(12g) 荆芥穗(6g) 枳壳麸炒(6g)各等分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舌红苔黄脉数。 煎服法:为细末,每服6g,开水或米汤调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槐花散,主治证候病机分析:,槐花散,槐花散,配伍特点: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相反相成。 随证加减:若便血较多,荆芥穗改炭,并加黄芩炭、地榆炭、棕榈炭等以加强止血之功;若大肠热甚,可加黄芩、黄连等以清肠泄热;若脏毒

16、下血紫暗,可加苍术,茯苓等以祛湿毒;便血日久血虚,可加熟地、当归等以养血和血。 使用注意:不宜久服,气虚、阴虚、中焦虚寒之便血,不宜使用。,黄土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9g) 灶心黄土半斤(30g)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煎服法:先将灶心土水煎过滤取汤,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黄土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黄土汤,黄土汤,配伍特点: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刚柔相济。 随证加减:出血多者,酌加白及,三七等以止血;气虚甚者,加人参以益气摄血;胃纳较差者,阿胶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脾胃虚寒甚者,加炮姜炭以温中止血;灶心黄土缺时,可以赤石脂代之。 使用注意:阳热迫血妄行所致出血者忌用。,黄土汤与归脾汤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