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文化生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577960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文化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文化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文化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文化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文化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文化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六)文化生活(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二轮复习,1、文化的作用 2、文化的多样性 3、传统文化 4、文化创新 5、中华文化 6、中华民族精神 7、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文化的作用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4、文化对人的影响,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来源 表现 特点 作用,(09山东卷)29、材料四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

2、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6)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8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某市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吸引了大量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某市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某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我们兴奋、激动的心情却还没有降温,“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已深入人心,开幕式上的恢宏让人荡气回肠,赛场上令人激动的场景铭刻于心,外媒

3、称赞:这是一届超越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盛会。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也必将会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请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奥运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奥运会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得以弘扬,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必将激励国人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奋发图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奥运会促进了我国体育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国民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4、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奥运会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4)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先进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奥运会促进了国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促进了人的发展。,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文以载道”。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在当前背景下文化会成为推动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文化对克服当前困难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优化文化消费结构,刺激人们的文

5、化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要充分利用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不可忽视的观点 1、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日益重要。 2、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 3、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二、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本民族文化。世界文化。 4、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一个态度、一个原则;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5、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传播的途径、手段(大众传媒) (2)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大

7、力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1)多角度分析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增进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2)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及要求。积极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

8、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态度及要求。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三、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3、传统文化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民族性 4、传统文化的影响 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6、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如何推动文化发展的? 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是什么? 8、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009福建

9、文综39曹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使汉初社会凋敞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修养生息政策,使国力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浩”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反对“历

10、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009年11月21日在成都市某楼盘的舞台上,一群小朋友身穿长衫、头系彩带,摇头晃脑地大声诵读国学经典。据悉,许多学校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等“国学”篇目重新列为必修课,要求学生熟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千万的孩子加入“读经”的行列。对这一活动,有人认为是复古、添乱,违背义务教育法,有人认为是创新,还有人对此表示尊重和理解,认为应该顺其自然。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开展学生“诵经”活动的看法。(10分),(1)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现代文明不能割裂传统。“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名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11、分。有必要发扬。(3分) (2)要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合理部分。不可照单全收。(3分) (3)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应该注意方式,不要搞一刀切。(2分) (4)创新与继承一样是文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既要重视传统文化,又要学习借鉴外来与外国文化,更有创新发展现代文化。(2分),2009年春节消费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更加火爆。据商务部监测,春节黄金周,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38。四川汶川、北川、青川等灾区商品供应丰富、物价稳定,灾区人民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自古以来,中国人独有的“过年情结”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

12、成了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 中国人“冷了什么也不能冷了过年”的过年情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的道理?,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过春节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不因困难和灾难放弃过年传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人过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烟花竟放,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旁,辞旧迎新。2008年春节恰逢雪灾,瘫痪的交通阻断了人们回家的路,但阻不断人们回家过年的愿望。在广州火车站,一位民工挤在回家过年的人海中,整整五天五夜

13、滴水未进,因饥饿和过度疲劳昏厥过去,出院后仍坚持回家过年。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春节情结”的认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庆祝春节,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要辩证地看待“春节情结”,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删除。,四、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的作用 3、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

14、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促进科技进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文化的收集、选存、传播的手段与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和提升文化品牌,增强文化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5、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两条基本途径 6、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

15、无主义”。,2009天津文综思想政治部分(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其影响下,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当今,中国青年志愿者又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发展世界现代文明谱写出崭新诗篇。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的。(7分),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中发展。 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 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2009安徽37、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历史

16、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综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文综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综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3)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新。 继承安徽省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加强交流,推陈出新。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推进文化体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的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五、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汉字、史学典籍 (2)博大精深: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2、中华文化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