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思想品德(广西湘师版)总复习课件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融入民族大家庭_3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57401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思想品德(广西湘师版)总复习课件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融入民族大家庭_3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思想品德(广西湘师版)总复习课件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融入民族大家庭_3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思想品德(广西湘师版)总复习课件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融入民族大家庭_3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思想品德(广西湘师版)总复习课件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融入民族大家庭_3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思想品德(广西湘师版)总复习课件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融入民族大家庭_3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思想品德(广西湘师版)总复习课件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融入民族大家庭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思想品德(广西湘师版)总复习课件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融入民族大家庭_3(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融入民族大家庭,中考考点清单,考点梳理,第一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国的民族状况()我们的国家有个民族,我们共同生活在 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之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拥有自己的民 族语言、独特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共同构成了大家庭中绚丽多彩、丰富多样的生活图景。()虽然各民族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谓中华民族。,2民族的形成及作用 (1)形成:有着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文化传统的、相对稳定的成员结合体,就形成了一个民族。 (2)作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现在世界上有大小不等的民族两千五百多个,分布在

2、世界各地。世界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息繁衍,创造了美好的世界。 3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藏族的“雪顿节”“藏历年”;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马奶节”;白族的“火把节”“鱼潭会”;傣族的“泼水节”“开门节”等。,第二节 和睦的大家庭,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保持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兴旺是非常重要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保持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努力消除和克服妨碍民族平等的各种因素,和睦的民族

3、大家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今天,继续保持和巩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间彼此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对于国家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1)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关系到边疆的稳定。 (2)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 (3)维护民族团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5. 维护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2)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 (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4)有利于巩固国

4、防,保持边疆稳定。 (5)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6)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 我国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2015柳州4、贺州17(3);2014柳州16(2)、贺州11;2013贺州17(3) (1)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结合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经济繁荣成果,让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活得有尊严。2015贺州17(2) (2)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3)文化方面:

5、继续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每个民族的文化,强调防止和克服大汉族主义,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2013贺州12),7我们青少年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2014柳州16(1)自觉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明确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关心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积极与少数民族同胞沟通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积极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分裂分子和行为作斗争。,1.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及其品质2014柳州16;2013柳州9、贺州14、17(2)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勤俭节约等。,第三节 传承民族精神,2.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2013贺州13)(1)对待中华文化,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要珍爱自己的精神

7、家园;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针,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和发展。(2)对待外来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2014柳州2、贺州18(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怎样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各兄弟民族之间互帮互助、携手共进、共赴困难、共渡难关,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坦诚相待、休戚与共。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世

8、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追求,它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奋斗、变革和创新。,易混辨析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区别与联系,5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是如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2015贺州18(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6谈谈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精神内涵 (1)井冈山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

9、众、无私奉献。 (2)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3)“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心协力、勇于攀登。 (4)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5)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2014贺州18(1) ()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繁荣发展和实现民族和睦团结的重要纽带,是推动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10、统,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锻造积极有为的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 ()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8. 青少年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1)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5)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1、拓展联系 请你列举出你所知道的爱国纪念日?2015贺州18(3)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10月1日国庆节;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纪念日。,考题剖析,例(15桂林16)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制定了重振民族精神的法案;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由政府主导,培育“韩国精神”。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1)【思考领悟】材料中所提到的国家为什么都强调要培育民族精神?(3分) (2)【感受提炼】阅读下表,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对应的内容。(完成两个空格即可,2分),(3)【传承实践

12、】请写出校园生活中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的具体做法。(1分)【答案】(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写出一个观点给1分,符合题意,酌情给分,共3分。仅从我国的角度写,符合题意,酌情给分最多给2分)(2)爱好和平;答案略(围绕“勤劳勇敢”按题意作答即可得分);自强不息。(完成一个空格给1分,完成两个即可,符合题意,酌情给分,共2分)(3)答案略(符合题意即可给1分,共1分),【解析】考查点:民族精神。解题思路:第(1)问解答时要把握设问中的关键词“民

13、族精神”和限定词“为什么”,明确设问的考查主旨是民族精神的作用,然后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解答时首先要明确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然后回答问题。第小问解答时,紧扣关键词“和”,联系热爱和平进行回答;第小问解答时,紧扣“勤劳勇敢”这一关键词,结合自己的积累或教材所学知识回答;第小问解答时,通过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的事例,结合民族精神的内涵对号入座。第(3)问解答时,可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和自己的理解回答,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知识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误区警示:解答第(1)问时要通过把握设问明确此题问的是民族精神的

14、作用,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对这两者要进行区分。 解题技巧: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对于这类正向选择题要做到五排:选项观点与教材基本原理和概念相违背的排除;选项观点表述过于绝对的一般排除;选项观点与现实生活常识不符的排除;选项观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的排除;选项观点因果联系逻辑混乱的排除。 知识拓展: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因、意义、作用类题型方法讲解概括原因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接原因型:直接以原因的形式出现,考查教材知识,依据教材知识即可作答。 (2)原因转换型:事物的理论依据、意义、作用、地位、重要性、必要性、

15、危害、影响、特点、事物之间的联系、采取的措施、相应的法律规定、社会现实等内容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有时需要加以补充或调整。 (3)原因多面型:有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综合归纳、全面分析。 (4)原因创新型:针对无法用相关的内容进行转换的问题,特别是时事中的行为,可以从行为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国策、法律规定、权利义务等要求,以及他们的行为、做法的具体作用(有利于)等方面组织答案。,在解答时,一般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条 理地展开说明。意义作用类解题思路为:第一步:锁定目标。阅读试题材料,准确确定对什么谈意义、作用和重要性。第二步:明确问题。谈意义、谈作用还是谈重要性,谈积极方面的

16、还是消极方面的,还是积极、消极两方面都谈。第三步:思考答案。在教材里、时事政治或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里找出相应观点。第四步:整理答案。从不同角度用学科术语表述答案。,解答时应注意: (1)表述言简意赅。答案要短小精悍,内容准确,切中要害,不拖泥带水,含糊不清。 (2)作答准确全面。答题要根据时政热点(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结合所学的教材内容找出相应点。 (3)多角度思考。要从道德、法律、国情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或自身、他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多角度思考其意义、作用和重要性。明确其意义的同时,还要明确其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还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4)可以套用“有利于”“提高了”“增强了”“促进了”“推动”“保护”“体现了”“是的需要”等模式回答。,命题点一 民族团结,聚焦广西中考,(15贵港7)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6年来,自治区政府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在中小学教育中使用了包括藏文在内的七种语言进行教学。由此可见( ) A. 共同语言是民族稳定的基本特征 B. 繁荣民族文化是实现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C.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D. 我国各民族已经实现了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