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 课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4549030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急性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急性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急性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急性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 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白血病,目 录,分类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和预后,分 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 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8个亚型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 类,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分 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3型L1以小细胞为主 L2以大细胞为主 L3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国内少见,非洲儿童多见,临床表现,贫血 发热 出血 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贫 血,约2/3患者在确诊时有中度贫血 某些AL

2、在发病前数月甚至数年可先出现难治性贫血 机理: AL的白血病克隆能抑制正常多能造血干细胞以及红系祖细胞 无效性红细胞生成 溶血 其它:急性失血、化疗药物阻碍DNA代谢,发 热,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 可以是低热,也可以是高热 38.5常提示继发感染 感染以咽峡炎、口腔炎最多见,肺部感染、肛周炎及肛周脓肿也常见 皮肤粘膜感染易形成蜂窝织炎 胃肠道感染常是脓毒血症的主要来源 泌尿系感染时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 早期多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 长期反复抗生素治疗后,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发 热,发生感染的机制 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 免疫缺陷:化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加重免疫紊乱 皮肤粘膜屏障的破坏更有

3、利于病原体的入侵 院内感染:细菌常呈耐药性,出 血,约1/3以上患者起病时伴出血倾向 未并发DIC而死于出血者占3844% 并发DIC而死于出血者占2025% 可发生各系统出血 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出血机制,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最重要的原因 血管壁损伤 凝血障碍:最常见的类型是DIC 抗凝物质增多:感染可使出血加重,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淋巴结肿大 50%ALL诊断时有淋巴结肿大,多为浅表淋巴结肿大 在ANLL中以M4及M5发生淋巴结肿大多见肝脾肿大 以ALL最为显著 表现:食欲减退、腹胀、乏力、消瘦,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急淋最常见 常发生在缓解期,也可发生在活动期

4、轻者无症状或轻度头痛 重者:脑膜炎表现,但不发热 可引起:压迫和浸润视神经失明 视网膜浸润出现盲点 交通性脑积水头痛、恶心、视力模糊、眼外展麻痹,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骨骼和关节疼痛:胸骨压痛 眼部:绿色瘤、眼球突出、复视 口腔和皮肤:牙龈增生 睾丸:无痛性肿大,易致髓外复发 心脏和呼吸系统,实验室检查,血象和骨髓象 细胞化学 免疫学检查 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粒-单系祖细胞半固体培养 血液生化改变 脑脊液改变,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化学反应,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化学反应,各亚型的免疫学鉴别,各亚型的免疫学鉴别,染色体和基因改变,染色体和基因改变,脑脊液改变,压力增高 白细胞数增多 蛋白质增多 糖定量减少

5、涂片可以找到白血病细胞,诊 断,临床表现 体征 血象 骨髓象,诊 断,诊断成立后, 应进一步分型。,鉴别诊断,全血细胞减少,风湿热,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发热、关节肿痛、心动过速,鉴别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巨幼细胞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治 疗,一般治疗 化学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 睾丸白血病的治疗 骨髓移植,一般治疗,防治感染:培养、静脉给药、足量 纠正贫血 控制出血: 使血小板维持在30109/L左右 防治高尿酸血症:多饮水,别嘌醇 维持营养,化学治疗,策略: 目的达到完全缓解并延长生存期 原则早治、联合、充分、间歇、分阶段

6、、个体化 应用每一疗程持续710天,间歇2周再用第二疗程 诱导缓解阶段完全缓解巩固强化阶段46疗程维持阶段,完全缓解,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血象:Hb10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骨髓象: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化学治疗,急淋白血病VP方案(儿童) VLP、VDP、VLDP方案(成人) 在缓解前或至少缓解开始时需作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性治疗: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化学治疗,急非淋白血病诱导缓解方案:DA、HOAP、HA方案、维A酸、砷制剂 巩固强化方案:原方案、其他方案 毋须长期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为髓外白血病复发的根源 防治:缓解后鞘内注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 可加用地塞米松:防治急性化学性蛛网膜炎 颅部放射线照射和脊髓照射,骨髓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 儿童标危组急淋白血病可不必采用 其他所有急性白血病都应采用 有HLA匹配的同胞供髓者 第一次缓解期内进行 患者年龄小于50岁为宜,骨髓移植,自身骨髓移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移植,预 后,总的来说,预后较差。 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个月左右。 M3型经维A酸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