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效用动力学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4882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效用动力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药物效用动力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药物效用动力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药物效用动力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药物效用动力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效用动力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效用动力学(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Chapter 3 Pharmacodynamics,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简称药效学 )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靶点 结合,药物,机体生理、 生化功能或 形态的变化,药理效应 (effect),第1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兴奋和抑制,药物作用的特点,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水平,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 :指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治疾病的药物作用。,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对人体不利甚至有害的作用。,对因治疗:,

2、对症治疗:,补充治疗(替代治疗):,消除原发致病因子的治疗,改善疾病症状的治疗,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活性物质(如激素)的不足的治疗,药物作用的两重性,第2节 药物作用机制的受体理论,是存在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内的大分子蛋白质,能识别和结合特异性配体,介导信号转导而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受体(receptor),配体(ligand),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细胞外的信息物质,受体,+,受体,配体,效应,配体,受体的性质与特性,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学说,占领学说 (occupation theory) 速率学说 (rate theory)

3、二态模型和三态模型学说 (two- or three-state model theory) G蛋白偶联受体的复合模型,占领学说,亲和力(affinity):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时产生效应的能力,用 ( 01 )表示。,受体只有与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而效应的强度与被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出现最大效应(Emax)。,占领学说,受体动力学基本公式,Action,Effect,A + R,AR,按质量作用定律:,( K D 是解离常数 ),设RT为受体总量, RT=R+AR,代入上式得:,受体动力学基本

4、公式,设,受体动力学基本公式,K DA,药物-受体复合物解离常数KD:引起50%最大效应时所需的药物摩尔浓度。 KD与药物和受体之间的亲和力成反比。,pD2 = lg KD pD2:是药物受体复合物解离常数KD的 负对数,即引起50%最大效应时所需的 药物摩尔浓度 的负对数。pD2与药物 和受体之间的亲和力成正比。,-lgC,A,B,C,7,8,6,比较A、B、C三个药内在活性、亲和力大小,E %,-lgC,A,B,C,pD2,E %,比较A、B、C三个药内在活性、亲和力大小,-lgC,A,B,C,比较A、B、C三个药内在活性、亲和力大小,E %,激动药 (agonist),拮抗药 (anta

5、gonist),完全激动药,部分激动药,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强(=1),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亲和力强,无内在活性(=0),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弱(01),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反向激动药,协同激动药,长期使用激动药,受体下调,受体上调,长期使用拮抗药,受 体 的 调 节,1.受体脱敏,2.受体增敏,药物的非特异性机制 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环境 参与或干扰细胞的代谢及影响体内的活性物质 对酶活性的影响 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影响核酸代谢 影响免疫功能,第3节 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副作用(side effect):是指药物在治 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问:side effec

6、t 可否预知?能否避免?,产生副作用的原因: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效应范围广。,第4节 药物作用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以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为主,可危及生命。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常损害肝、肾、造血器官及内分泌等器官的功能。 特殊毒性:“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胎、致突变)。,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不良反应类型,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仍然残存的药理效应。,不良反应类型,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指长期用药时突然停药

7、出现的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反跳现象(rebound reaction)。,不良反应类型,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少数特异体质 的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及剂量均无关。,图中 :代表连续给药维持期间,不良反应与药物浓度关系示意图,side effect,toxic reaction,after effect,withdrawal reaction,allergic reaction,idiosyncrasy,withdrawal,最小有效

8、浓度,最小中毒浓度,drug concentration,time,(二)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一)药剂学方面的配伍禁忌,吸收,分布,生物转化,肾排泄,(三)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一、药物方面的因素,第5节 影响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化学结构 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药品的质量 药物的剂量:量-效关系 时-效关系 药物的蓄积,量-效关系:是指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其剂量或血药浓度呈一定关系。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理效应随着剂量的加大而增强。,量反应(graded respond):指药理效应可用连续性数量值表示的反应。,质反应(quantal respond) :指药理效应用全或无的方

9、式表现的反应。,(一)量效曲线,图3-7 量反应的量-效关系曲线,lgC,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二)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三)效能(efficacy)与效价强度(potency),效能(最大效应):药物的药理效应的最大值。,效价强度:指药物引起相等效应(50%效应量)的浓度或剂量,为药理效应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比较,剂量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Dose Response Curve,图 各种利尿药的效能与效价强度的比较,半数有效量(50% effective dose,ED50):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有效(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反

10、应(量反应)的药物剂量或浓度。反映药物效价强度的大小。 半数致死量(50% lethal dose,LD50):引起50%实验对象死亡的药物剂量或浓度。反映药物急性毒性的大小。,(四)半数有效量与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 LD50 /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用LD5/ED95的比值或ED99 LD1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五)药物的安全性指标,ED50,LD50,效应曲线,毒性曲线,ED50,LD50,A药,B药,ED99,LD1,ED99,LD1,A药与B药治疗指数(TI)相等,问哪

11、药更安全?,1.年龄因素,2.性别因素,3.营养因素,5.病理因素,4.心理因素与安慰剂,二、患者方面的因素,6.遗传因素,3.连续用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耐受性 耐药性 依赖性(习惯性、成瘾性),三、其他方面的因素,1.时间节律因素,2.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第6节 药品说明书与药物临床应用原则,1. 明确疾病的诊断 2. 根据适应症选药 3. 药物治疗的个体化 4. 联合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5. 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6. 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学习参考,1. 药物、毒物、药理学、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概念 2. 何谓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几类?各类的概念及特点 3. 量反应、质反应、效能、效价

12、强度、ED50、 LD50 、激动药、拮抗药、 pD2、pA2 等概念 4. 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有哪些?何谓TI和安全范围? 5.耐受性、耐药性、依赖性、习惯性、成瘾性的概念,男20岁,运动员,骨折急诊入院,医 生皮下注射吗啡10mg,为加强镇痛 效果,30分钟后又静脉注射喷他佐辛 60mg,结果病人反而很快又疼起来 了, 为什么?,lgC,E %,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s),激动药,pA2 拮抗指数,非竞争性拮抗药(noncompetitive antagonists),激动药,非竞争性拮抗药+激动药,lgC,E %,pA2 (拮抗指数):实验时,在加入

13、竞争性拮抗药条件下,2倍浓度的激动药才可产生等于原来未加入竞争性拮抗药时的效应,则此时的竞争性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称为pA2值。pA2是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的亲和力的定量表示。,ACh单独使用时0.001mol/L使肠平滑肌收缩增强2mm,加入阿托品(0.0001mol/L)后再加ACh, ACh 0.002mol/L使肠平滑肌收缩增强2mm,耐受性(tolerance):指连续应用某些药物后机体对药物产生不敏感性的现象。,耐药性(resistance):指连续用药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习惯性(habituation) :应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停药,病人精神上发生主观的

14、不适感觉而没有发生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乱和危害,要求反复连续用药。,成瘾性(addiction):药物在用药时产生欣快感,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精神和生理功能的紊乱。,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无病情根据的大量长期的应用药物。,案例3-1 患者,男,55岁,腹部绞痛,腹泻急诊。诊断:急性胃肠炎。治疗:洛美沙星片0.3g,每天2 次,阿托品注射剂1mg,立即肌内注射。给药后腹痛减轻继而消失,但患者皮肤干燥,面部潮红,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 问题: () 两种治疗药物,哪一个是对因治疗? 哪一个是对症治疗? () 用药后,什么症状改善属于治疗作用? 什么症状属于不良反应?,案例3-2 患者,

15、女,23岁,由于精神受到刺激一时想不开,欲自杀一次口服了大量的安眠药,急诊入院。体检:患者意识消失,反射减弱,呼吸变慢变浅,血压9060g。 诊断: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案例3-3 患者,男,25 岁,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复方新诺明2 片,一天2次,口服。用药后第2天全身出现小红点,并伴有瘙痒。 诊断:药物过敏反应(药疹)。,案例3-4 患者,男性,6岁,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有广泛小水泡音,入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患者青霉素皮试阴性,给患者静脉输注青霉素G时,突然出现双上肢充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检查:呼吸33 次分,脉搏134 次分,血压7050,四肢湿冷,心音低钝。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案例3-5 患者,女,患有 型糖尿病,通过饮食调整,格列齐特150 每天1 次口服,血糖控制,病情稳定。近来由于风湿疼痛服用吲哚美辛50次,每天2 次,患者经常空腹时感到头晕、心悸、出汗等。诊断:低血糖反应。处理:调整格列齐特剂量。 问题: () 患者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反应? () 怎样调整格列齐特的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