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9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4628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9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9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9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9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9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9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第9章(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9.7 滴定分析法概述,9.6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9.5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9.4 定量分析误差,9.3 定量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的表示,9.2 分析方法的分类,第9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9.2 分析方法的分类,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测定原理、操作方法和具体要求不同,分析方法的分类很多。,1. 按任务分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2. 按研究的对象分类: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无机分析(元素、化合物、离子基团) 有机分析(官能团、结构分析),3. 按测定原理分类: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中主要有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法

2、。,仪器分析:根据被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比重、折光率、沸点、凝固点、熔点 、旋光度、颜色等)与组分的关系的测定方法,称其为物理化学分析法,由于需要用到比较特殊的仪器,一般又叫做仪器分析法。,a.光学分析法: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建立的。,可见和紫外吸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分子荧光和磷光分析法、激光拉曼光谱法、光声光谱法、化学发光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根据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建立的。,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分析法、库仑分析法、伏安法、极谱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d.热分析法:根据测量体系的物理性质间的动力学关系建立

3、的。,热重法、差示热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4. 按用量及操作方法分类:常量、半微量和微量,注意:试样用量并不表示被测组分的含量。,5. 按具体要求分类:常规分析和裁判分析,9.3 定量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的表示,9.3.1 定量分析过程,2. 试样的分解:,常用的有溶解法和熔融法。,3. 分离和测定:,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1. 取样:分析对象不同,取样方法不同。,采集的样品必须能代表全部分析对象的组成,必须具有代表性与均匀性。,4. 分析结果的计算:,根据有关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及分析测定所得数据,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9.3.2 定量分析结

4、果的表示,1. 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通常以实际存在形式的含量表示; 实际存在形式不清楚的用氧化物或元素形式的含量表示; 工业分析中,有时用所需组分的含量表示; 电解质溶液常用离子的含量表示。,2. 待测组分分析含量的表示方法,(1) 固体试样,(2) 液体试样,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浓度,(3) 气体试样,体积分数,9.4 定量分析误差,测定数据与真实值并不一致,这种在数值上的差别就是误差。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误差可控制得越来越小,但不能使误差降低为零。,9.4.1 准确度与精密度,准确度表示测量值(x)与真值(xT)之间符合的程度。即表

5、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体现一个(一组)数据的准确性,以真值为参考。,1. 准确度,准确度的表示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测量值(X)与真值(XT)之差,用E表示:,2.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重复(平行)测定值之间的吻合程度(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吻合程度),表示测定结果的再现性。,精密度用“偏差”表示。偏差越小精密度越高,所以偏差的大小是衡量精密度高低的尺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精密度低说明所测结果不可靠,当然准确度也就不高。,9.4.2 误差与偏差,误差是测定结果(X)和真实值(XT)之间的差值(E=XXT)。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反之则越低。误差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之分

6、:绝对误差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相对误差表示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千分率()。,误差有正有负,为正时表示分析结果偏高,为负时表示分析结果偏低。,例:用分析天平称取两物体的重量分别为2.1750克和0.2175克,假定二者的真实重量各为2.1751克和0.2176克,则两者的绝对误差分别为:,E1 = X1 XT = 2.1750 2.1751 = 0.0001 (克) E2 = X2 XT = 0.2175 0.2176 = 0.0001 (克),相对误差为: RE1 = E1/XT1 1000= 0.0001/2.1751 1000 = 0.05 RE2 = E2/XT2 1000

7、 = 0.0001/0.2176 1000 = 0.5,偏差( )是测定值( )与一组平行测定值的平均值( )之间的差,是衡量精密度高低的尺度,偏差小表示精密度高,偏差大表示精密度低。,某一试样平行测量n次,测定值为X1,X2,Xn,则:,1. 平均偏差( ),偏差有正有负,其和为零,所以,为了说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通常采用平均偏差( )。,各次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为绝对偏差。,平均偏差没有负值。,f = n 1 自由度,表示独立变化的偏差数目。,2. 标准偏差( ),3.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对于有限次的测定值而言,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例:用基准Na2CO3标定H

8、Cl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所得数据为:0.2041,0.2049,0.2039,0.2043,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和平均值的标准偏差。,解:,(1),(2),(3),(4) 标准偏差:,(5) 变异系数:,(6)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9.4.3 误差产生的原因,1. 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误差,在分析过程中,由某些确定的、经常的原因造成。, 确定系统有误差,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特点:, 系统误差的数值(大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固定;, 具有重现性: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时,总是重复出现;, 可用一定的方法消除。,(1) 方法误差,(比较严重的)

9、原因: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例:重量分析中的沉淀的溶解或吸附杂质。在滴定分析中反应不完全,副反应等。,消除方法:作对照试验,用已知组分的标准试样进行多次测定。通过校正系数校正试样的分析结果。,(2) 仪器误差,由于仪器本身不够精确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校正仪器消除。,(3) 试剂误差,由于试剂不纯,含有被测物质或干扰离子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空白试验来检查和扣除。,(4) 操作误差,由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消除方法:安排不同的分析人员互相进行对照试验,此法称为“内检”。也可将部分试样送交其他单位进行对照分析,此法称为“外检”。,例:习惯性的试样分解不完全、沉淀洗涤不完全或洗涤过分;观察终点

10、颜色偏深或偏浅。,2. 偶然误差(随机误差),原因:由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的因素(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的微小波动,仪器性能的微小变化)所引起的。故又称不可测误差。,特点:其大小、正负具有随机性,所以称为不可测误差。但多次重复测定时,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可用正态分布曲线来表示:,由图可看出其规律性:,1.对称性: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2.单峰性:小误差出现的机率大,大误差出现的机率小。,3.抵偿性:平行测定次数 n 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 E0。,曲线表明:分析结果偶然误差的大小是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而减少。,通常平行测定34次。要求高时,测定10次左右。,9.5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在定量

11、分析中,为了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还必须注意正确合理的记录和计算。因此需要了解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实验数据应包含两个内容: 1. 反映所测定的量是多少; 2. 反映数据的准确度。,9.5.1 有效数字及其位数,数据中能够正确反映一定量(物理量和化学量)的数字叫有效数字。包括所有的确定数字和最后一位不确定性的数字。,例如:滴定管读数,甲读为23.43mL,乙读为23.42mL,丙读为23.44mL,前三位数字是准确的,第四位是不确定的数值,有0.01的误差。有效数字中只允许保留一位不确定的数字。,有关有效数字的位数可以用下列几个数据说明:,1.2104 25.315 五位有效数字 0.1000

12、 24.13 四位有效数字 0.0120 1.6510-6 三位有效数字 0.0030 5.0 两位有效数字 0.001 0.3 一位有效数字 pH=4.75 两位有效数字,数据中的“0”有以下规定: 1. 有效数字中间的“0”是有效数字。 2. 有效数字前面的“0”不是有效数字。(起定位作用) 3. 有效数字后面的“0”是有效数字。,改变单位并不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当需要在数的末尾加“0”作定位时,最好采用指数形式表示,否则有效数字的位数含混不清。,分析化学中常遇到倍数或分数的关系,他们为非测量所得,可视为有无限多位有效数字。,9.5.2 计算规则,1. 加减法,例如:0.0121,25.6

13、4,1.05782三数相加不正确的计算 正确的计算0.0121 0.0125.64 25.64+ 1.05782 + 1.06 26.70992 26.71,几个数字相加或相减时,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即绝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将多余的数字修约后再进行加减运算。,上面相加的三个数据中,25.64的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绝对误差最大。因此应以25.64为准,保留有效数字位数到小数点后第二位,所以,左面的计算是不正确的,右面的计算是正确的。,2. 乘除法,几个数相乘或相除时,它们的积或商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应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相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将多余的数字修约后再进行乘

14、除。,可见,0.0121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少(三位)相对误差最大,故应以此数为准,将其它各数修约为三位(指的是三位有效数字),然后相乘得:0.012125.61.06=0.328,3. 表示准确度和精密度时一般只取一位有效数字,最多取两位有效数字。,例如:0.0121,25.64,1.05782三数相乘。 三个数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5.3 在定量分析中数据的记录和计算的基本规则,1. 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应保留末尾一位可疑数字。,2. 在运算中舍弃多余数字时,按“四舍六入五成双”的规则 处理。例如:将下列数据取为四位有效数字:,4. 对于高含量组分(例如10)的测定,一般要求四位有效数字;中含

15、量组分(110)要求三位有效数字;微量组分(1%)要求两位有效数字。,5. 在分析化学计算中,当涉及各种常数时,一般视为是准确的,不考虑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对于各种化学平衡的计算,一般保留两位或三位有效数字。,3. 几个数相加减时,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决定于绝对误差最大的数;几个数相乘除时,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小的为标准,弃去过多的位数,可暂时多保留一位,进行乘除运算,得到的结果再舍弃多余的数字。,9.6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统计学中,把所考察的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或母体),从总体中随机抽出的一组测量值称为样本(或子样),样本中所含测量值的数目称为样本大小(或容量)。数据处理的任务是通过对有限次测量数据合理的分析,对总体作出科学的论断,其中包括对总体平均值的估计和对它的统计检验。定量分析中测量值一般遵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9.6.1 基本概念,x表示随机误差,当x时,y取最大值,即曲线的最高点。此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