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病理学基础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546038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肿--病理学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水肿--病理学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水肿--病理学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水肿--病理学基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水肿--病理学基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肿--病理学基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肿--病理学基础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 肿 Edema,第1节 水肿发生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一. 概念(Concept) 水肿是指过多体液在组织细胞间隙或体腔中积聚。过多等渗性体液在体腔内聚积,称为积水(Hydrops) 。 过多液体聚积在细胞内,称为细胞水肿(细胞水化)。,二. 分类( Classification) 系统分类:全身性水肿(local edema) 、局部性水肿(anasarca)。 部位命名:脑水肿、肺水肿、皮下水肿等。 起源病因命名: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肾性水肿,营养不 良性水肿等。,三、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Mechanisms of edema)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一)血管内外体

2、液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Imbalance of exchange between intra- and extra-vascular fluid),第2节 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一、水肿的特点1水肿液的特点根据水肿液中蛋白含量的不同分为:,(1)漏出液:相对密度低于1.015;蛋白质含量低于2.5g%;(2)渗出液: 相对密度高于1.018;蛋白质含量高于2.5g%;,重力作用:距心脏水平面下垂直距离越远的部位,外周静脉与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越高,易发生水肿; 组织结构特点:组织结构疏松、皮肤伸展度大的部位容易发生水肿液滞留; 局部血液动力学:静脉回流受阻时,静脉压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3、易于发生水肿。心性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的下垂部位(如双下肢);肾性水肿首先发生在颜面部和眼睑部;肝性水肿则以腹水多见。,3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 各种水肿首先出现的部位各不相同,其分布特点与下列因素有关,二、水肿对机体的影响,有利:能增加局部抵抗力;能稀释毒素,减轻组织损伤;水肿液的纤维蛋白原在组织间隙形成纤维蛋白网,能防止病原生物体的扩散等 不利:其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水肿的部位、程度、发生速度及持续时间,一心性水肿(cardiac edema),(一)概念:由右心衰竭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第3节 常见器官水肿的临床特点与发生机制,右心衰竭,先出现在下垂部位,立位时以下肢尤以足踝部最早出现且较明显,

4、然后向上扩展。患者静脉压升高、肝肿大、双下肢明显水肿、腹水。,(二)水肿的分布特点:首先出现于低垂部。(三)主要发病机制 1.体内外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钠水潴留 2.体静脉压和毛细血管血压,机制,右心功能,二 肾性水肿,低蛋白血症; 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GFR减少;,三、肝性水肿,概念:由于肝脏病变而造成的水肿状态。通常以腹水为主要表现。是肝脏疾病失代偿的指标。,(1)肝静脉回流障碍与门脉高压,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2)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有效循环血量降低,ADS灭活减少,钠水潴留。,机制:,患者,男、53岁。因高血压15年、心慌气急3个月、两下肢水肿2周入院。体格检查:BP26.7/16kPa(200/120mmHg), 气急、端坐呼吸,颈外静脉怒张,两下肢水肿,心浊音界明显向左右扩大,肺部有散在湿罗音,肝大在肋缘下4cm,血浆N.P.N78.5mmol/L (110mg%),CO2CP11.3mmol/L(25mg%),尿量900-1200ml/天,比重固定在1.010-1.020,蛋白尿(+),管型(+)。该患者发生了什么水肿?下肢为什么出现水肿?肺部为什么出现湿性罗音?,病例分析,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