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难点突破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4405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难点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难点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难点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难点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难点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难点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重点难点突破(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重点难点突破,厦门双十中学陈温柔,古代农业特点,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体经济形式,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业管理方式的完备,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 耕作方式 :男耕女织、以个体经营为主。 经济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或生产者个人的需要。 农业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自然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狭隘性和单纯性。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

2、规模十分狭小,各个经济单位又彼此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因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闭关自守,也就成了这种经济的必然具有的特征。 在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趋于瓦解。,井田制,井田制是周代的主要土地制度。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土地划分为“公田”和“私田”。 孟子曾有这样的说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滕文公)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所形成的土地疆界形状呈“井”字形,所以孟子称之为“井地”,后世又称为“井田”。,对于这种土地分配制度的意义,孟子十分强调其对“仁政”的影响。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

3、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汉书食货志:“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八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泰半之赋 ,汉书食货志上说:“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人民要把全年收获的2/3交给政府,即“收泰半之赋”。这么重的赋税,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了。 秦朝人民负担最重的是徭役和兵役。 秦代人口估计约两千万人,而每年被征服役者不下三百万,占总人口百分之十五以上,由是可见秦代徭役之繁重。,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有哪些差异,(1)生产机

4、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 (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 (3)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 (4)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 (5)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的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 (6)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抑商政策之影响 ,(1)

5、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 (2)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进而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 (3)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影响: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汉书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海禁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与海外贸易,一经查出,不论官民一律处斩,所收货物没入官府,罪犯之家产归告发人所有,管理该地方的文武官员不对可疑船只进行盘问缉查而出现有私自下海者,皆要革去职务从重治罪。 切断了中国和海外的联系,使中国故步自封,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日益落后

6、于西方世界,尤其在经济方面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的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正常的发展。,朝贡贸易,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中,有一种独特的朝贡贸易。商品经济就是以销售、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然而,朝贡贸易不以赢利为目的。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近代的自然经济、买办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外反动势力赖

7、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它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矛盾,都经历了由发展到衰落、消亡的过程;,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买办 与近代企业,买办拥有巨额资金,又同外商企业有较多的联系,从理论上讲,应该能够大大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消费、大部分寄存或附股于外商企业,同外商资本合流;有少量转化为土地从事封建剥削。买办投资于近代工业、航运业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官督商办企业。据现有材料,1873年唐廷枢、徐润接办轮船招商局后,该局有徐润投资至少24万两,唐廷枢投资至少10万两,买办出身的陈树棠据称投资10万两,此外,大约还有郑观应投资。 买办投资于大型民族工业主要是

8、在20世纪以后的事情。总之,买办以其有较大的资金,又有兴办近代工业所必需的某些洋务知识,对于近代工业的创办有一定的贡献。,资本主义萌芽 ,萌芽状态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 ; 不能要求它纯粹的资本主义性质 ; 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一厂一店,因而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论证。 它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来看待。 资本主义萌芽,对于它所出现的社会和时代来说,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它一旦产生,除非有不可抗拒的原因,是不会中途夭折的,而是会导向新的生产方式。因而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应具有连续性。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

9、发展史第一卷,汪敬虞 :“割断中国封建社会中资本主义的萌芽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联系,认为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的出现,这是一种极端。反之,不承认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特殊历史条件,强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联系,把它看成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这是另一个极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世纪、年代产生,19世纪末的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国民政府前十年的显著发展;抗战时期的遭受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的日益萎缩,新中国合理调整改造新生。 每一阶段都从发展原因、发展表现和发展影响等三个角度加

10、以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队伍壮大,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既有矛盾,又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也就不可能独立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最终无法改变自身和国家的命运。,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简称“官僚资本”,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三大敌人之一。 毛泽东为它下的定义

11、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白寿彝 :“国家资本”代替“官僚资本”这一概念。认为这样可使概念更为明确,不易把官僚私人投资与之混淆。中国通史第十二卷,全国解放前夕,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80%,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固定资产的80%。官僚资本不仅控制重工业,而且还控制了轻工业生产,还控制着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业等。他们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拥有291个工矿企业,掌握全国钢铁的90%,煤的33%,电力的67%。,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包含两个本质内涵: 一是经济发展,即经济增长和进步; 一是经济转型,即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

12、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经济转型的特征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转型,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国家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首先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革命时间和政治体制的变化);其次工业化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学习的目标、层次和方式:简单照搬到中国特色);再次,注意中国的工业化与工业革命的联系,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 的中国

13、经济,1977年12月20日,李先念同志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说过:“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 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兴起的起点。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扩大生产队的经营管理权,允许包工到作业组。 两步:(一)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1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队18个农民搞起了大包干,率先敲响了农村改革的鼓点。 (二)调整产业结构 。198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改革农业经济结构,走

14、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从农业转向乡镇企业、社办企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制定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这就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深

15、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范围要小于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泉厦三角区等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优点特点和弊端 与计划经济比较最大区别是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计划经济通过行政手段,而市场经济通过市场调节。 市场经济主要优点:具有开放性、竞争性、不断的扩张性; 缺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主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因此对市场经济需要适宜

16、的调控和管理。 发展方向、中国特色。,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第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容。 第二,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 第三,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五,中共十五大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中共十五大 ,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强调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改变了以前在社会主义阶段只有公有制一种经济结构的判断,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不再是一种固定的新模式,而主要是体现在控制力上,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