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配电网运行分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4542037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配电网运行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第四章配电网运行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四章配电网运行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四章配电网运行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四章配电网运行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配电网运行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配电网运行分析(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 配电网运行分析,章节导学 本章教学内容 1 、配电网的电压计算 当输电线路传输功率时,电流将在线路的阻抗上产生电压降落。电压变化程度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必要研究配电网电压变化规律。 2 、配电网的损耗计算与降损措施 配电网运行时,在线路和变压器中将要产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配电网的损耗包括:与传输功率有关的损耗,产生在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串联阻抗上;仅与电压有关的损耗,产生在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并联导纳上。,2,3、简单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开式网(一端电源供电的网络)中的负荷只能从一个电源取得电能。潮流计算即是根据已知的负荷及电源电压计算出其他节点的电压和元件上的功率分布。 4

2、、复杂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 5、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 影响电力系统电压的主要因素是无功功率。只有系统向负荷提供足够的无功功率时,系统电压才有可能维持在正常水平;如果系统内的无功电源不足,系统的端电压就将被迫降低。,3,6、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 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还要考虑系统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最严重的故障是短路故障。无穷大功率条件下三相短路时的物理过程和物理量;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7、低压电网短路电流计算 自学 重点:配电网的电压计算;配电网的损耗计算;简单配电网的潮流计算;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无穷大功率条件下的短路电流计算。 难点:配电

3、网的损耗计算;短路电流计算。,4,一、配电网的电压降落,电压降落指线路首末两端电压的相量差 。,由上图可得,第一节 配电网的电压计算,5,(1)已知环节末端电压及功率 以末端电压为参考相量,负荷为感性,则,可得,或,6,(a)末端电压降落的纵、横分量,(2)已知环节首端电压及功率,参照上述推导,7,(b)首端电压降落的纵、横分量,8,注意:当已知末端的电压及功率求首端的电压时,取末端电压为参考相量;当知首端的电压及功率求末端电压时,取首端电压为参考相量,所以有:,但,如图:,9,二、配电网的电压损耗,电压损耗指线路首末两端电压的数值差。电压损耗的大小为图中的AG。,如忽略其横分量,电压损耗由两

4、部分组成的,即:,式中第一部分与有功功率和电阻有关,第二部分与无功功率和电抗有关,这些因素对电压损耗值的影响程度是由电网特性所决定的。,10,三、配电网的电压偏移,电压偏移是指线路首端或末端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的数值差 。电压偏移常用百分值表示,即 :,常以电压损耗和电压偏移作为衡量电压质量的主要指标。,11,第二节 配电网的损耗计算与降损措施,通常配电网的损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部分是与传输功率有关的损耗,它产生在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串连阻抗上,传输功率愈大则损耗愈大,这种损耗叫变动损耗,在总损耗中所占比重较大; 另一部分损耗则仅与电压有关,它产生在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并联导纳上,如输电线路的电

5、晕损耗、变压器的励磁损耗等,这种损耗叫固定损耗。,12,1、线路的功率损耗,首端导纳的功率损耗:,末端导纳的功率损耗:,!负号表示容性无功功率,阻抗的功率损耗:,13,2、变压器的功率损耗,阻抗的功率损耗:,或:,!用工程单位,14,导纳的功率损耗:,15,对于三绕组变压器,应用这些公式同样可以求出各侧绕组的功率损耗,即,16,3、配电网的电能损耗,配电网的电能损耗:在给定的时间内,配电网的所有送电、变电环节损耗的电量。,在同一时间内,配电网的电能损耗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配电网的损耗率,简称网损率或线损率。,(1)电能损耗和损耗率,17,影响因素: 1)有一部分与元件通过的电流的平方(或功率

6、)成正比,如变压器绕组和线路导线中的损耗; 2)另一部分则同施加给元件的电压有关,如变压器铁芯损耗、电缆和电容器绝缘介质中的损耗等。,18,假定在一段时间内线路的负荷不变,则功率损耗也不变,相应的电能损耗:,由于电力系统的实际负荷是随时都在改变的,线路的功率损耗也随时间而改变。,(2)电力线路的电能损耗的计算,(kWh),复杂!,I(A)、P(kW)、Q(kvar)、U(kV),P(MW)、Q(Mvar)、U(kV),(MWh),19,工程上采用“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可以理解为:如果线路中输送的功率一直保持为最大负荷功率Smax(此时的有功损耗为Pmax),在小时内的电能损

7、耗恰好等于线路全年的实际电能损耗,则称为最大负荷损耗时间。,20,先介绍:,(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数),的定义:如果用户以年最大负荷,持续运行,小时,其所消耗的电能等价于该用户以实际负荷运行时全年消耗的电能 。,21,由表41可得不同行业的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数,由,和用户功率因数,从表42中查出,的值。,22,的值,23,当变压器两侧电压在额定电压附近时,可由下式计算变压器全年的电能损耗,即,(3)变压器电能损耗的计算,空载损耗,负载绕组损耗,变压器铁芯中电能损耗按全年投入运行的实际小时数来计算;变压器绕组中电能损耗的计算也可采用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24,注:,(kWh),(MWh),25,4

8、、配电网的降损措施,合理使用变压器; (三相负载力求平衡,采用节能型变压器等) 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对电力线路进行改造,扩大导线的载流水平 ; 调整负荷,使负荷平衡。,26,第三节 简单配电网的潮流计算,三种情况、两种类型,开式网:只有一端电源供电的网络。 潮流计算: 根据已知的负荷(功率)及电源电压计算出其它节点的电压和元件上的功率分布。,27,三种情况,两种类型,1、已知末端电压和功率,求首端电压和功率 2、已知首端电压和功率,求末端电压和功率 3、已知末端功率和首端电压,求首端功率和末端电压(常见),A、同一电压等级的开式网计算 B、不同电压等组的开式网计算,28,1、已知末端电压和功率

9、,求首端电压和功率,(1)功率计算,(2)电压计算,(3)对功率和电压交替计算,29,2、已知首端电压和功率,求末端电压和功率,(1)功率计算,(2)电压计算,(3)对功率和电压交替计算,30,3、已知末端功率和首端电压,求首端功率和末端电压,(1)设定各节点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近似计算(常用):,(2)与第一种情况一样求出功率分布,(3)与第二种情况一样求出各节点电压分布,精确计算: 不断迭代!,31,A、同一电压等级的开式网计算,属于第三种情况! 做出等值电路后,可以直接计算!,32,B、不同电压等级的开式网计算,用变压器阻抗与具有变比为k的理想变压器串联来表示:,(1)变压器有两种表示法

10、,变压器两侧的电压不同,经过变压器时要进行变换(功率不变换),33,把变压器低压侧的线路参数按变比k归算到高压侧表示:,(2)计算过程,1)设各点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值; 2)由末端推算出各段的功率损耗和首端功率; 3)再由首端起逐段求出各点电压。,注:低压侧的电压计算结果,要进行反归算成实际值!,34,第四节 复杂配电网的潮流计算,一、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二、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不要求!,35,一、配电网的无功补偿,1、电力系统的无功平衡 影响电力系统电压的主要因素是无功功率。 (1)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及无功损耗 无功负荷是滞后功率因数运行的用电设备所吸取的无功功率。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主

11、要是异步电动机。 电网中无功损耗一般有两部分:一是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二是变压器上的无功损耗。,第五节 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36,(2)无功电源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包括同步发电机、调相机、电容器及静止无功补偿器、线路充电功率等。 (3)无功平衡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包含两个含义。首先是对于运行的各个设备,要求系统无功电源所发出的无功功率与系统无功负荷及无功损耗相平衡,即:,无功负荷,无功损耗,无功发电,37,对于实际系统或在系统规划设计中,要求系统无功电源设备容量与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无功电源及系统的备用无功电源相平衡,满足运行的可靠性及适应系统负荷发展的需要,即 :,无功电源设备容量,无

12、功备用容量,38,2、无功补偿的原理,加装了一部分无功补偿设备Qc后,视在功率S比S小了,补偿后电力网的功率因数由补偿前的cos1提高到cos2。,39,补偿容量的确定:,40,(3)改善电压质量,(1)减少系统元件的容量,换个角度看是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2)降低网络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3、无功补偿的意义,41,(1)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分层分区平衡)。 (2)电业部门补偿和用户补偿相结合。 (3)分散补偿(配电变或用户补偿)与集中补偿(变电所中设大容量的补偿设备)相结合,以分散为主。 (4)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4、无功补偿的配置原则,42,5、无功补偿的措施,(1)利用同

13、步发电机进行补偿,增发无功,适当减发有功。,(2)利用调相机进行无功补偿,即是空载过励运行的同步发电机,发无功;而在欠励运行时吸收无功。,(3)利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额定运行下可发的无功:,43,1)由可控硅控制的电抗器与电容器并联组成的无功补偿装置,并联在降压变电所的低压母线上,(4)利用静止补偿器进行无功补偿,2)响应速度快,调节性能好。,3)逐步取代调相机,44,二、电压调整,1、电力系统的电压管理 在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时,由于各负荷点对电压质量的要求还不明确,所以难以具体确定各中枢点电压控制的范围。 为此规定了“逆调压”、“顺调压”、“常调压”等几种中枢点电压控制的方式。,45,2

14、、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由发电厂母线处电压开始推算,可求得:,46,为维持用户处端电压满足要求,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电压调整: (1)调节励磁电流以改变发电机端电压; (2)改变变压器T1、T2的变比; (3)通过改变电力网无功功率分布; (4)改变输电线路的参数(降低输电线路的电抗)。,47,3、各种调压措施的合理应用 (1)各类用户将功率因数提高到现行规程的规定。 (2)改变发电机励磁,改变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和发电机的端电压 。 (3)增添必要的无功补偿容量,并按无功功率就地平衡的原则进行补偿容量的分配。,48,(4)当系统的无功功率供应比较充裕时,各变电所的调压问题可以通过选择变压器的分接

15、头来解决。 (5)在整个系统无功不足的情况下,不宜采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的办法来提高电压。 (6)对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由于负荷分散、容量不大,按允许电压损耗来选择导线截面是解决电压质量问题的正确途径 。,49,现在都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1) 500kV级等变压器,一般高压侧分接头设定在额定电压水平的档位上,运行中主要靠投切低压侧的电容器和电抗器来满足电压水平。 2)终端变压器,根据实测的电压水平,调整高压侧的分接头。,50,第六节 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1、三相对称短路过程简单分析,5、若已知短路容量,求供电系统的阻抗,2、短路冲击电流,4、用标么值计算,3、求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

16、效值,6、系统的运行方式,7、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8、有限容量电源的短路电流计算,51,短路:供电系统中一相或多相载流导体接地或相互接触并产生超出规定值的大电流。,52,产生的原因:绝缘损坏、误操作70%、雷击或过电压击穿。,短路导致的后果:,1)短路电流的数值一般是正常工作电流的10多倍; 2)产生电动力、和设备温升,造成极大的破坏; 3)使供电电源母线的电压降低,影响非故障的电气设备的运行。,53,一、短路过程的简单分析,54,短路前整个回路流过的电流i为:,短路前电流幅值,相电压的初相角,每相阻抗的阻抗角,短路后分成两个独立回路,,左端回路电流(瞬时值):,这个微分方程的解 :,55,这个微分方程的解 :,短路电流的 非周期分量; 按指数规律衰减,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周期分量 的幅值,非周期分量 的初始值,回路的 时间常数,56,若电源电压维持恒定(或为无穷大电源):,周期分量的起始值(次暂态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