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菊,桃的作文素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453956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菊,桃的作文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竹,菊,桃的作文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竹,菊,桃的作文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竹,菊,桃的作文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菊,桃的作文素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中国是竹的故乡。全世界约有 100 至 1000 多种竹子,而中国有 37 属约 500 种,以四川地区为主。不仅竹类竹质资源丰富,而且养竹用竹历史悠久。一首古老的民歌弹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说明早在 7000 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用竹子制作箭头、弓弩等武器,用于娱乐、捕猎或战争了。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华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感叹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形态: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竹子还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人类来说,竹子几乎全身是宝。

2、当春风解冻,万物复苏,竹林里就萌发了雨后春笋,它们在清新的泥土里被拔出来,奉献给人类的餐桌,成了美味佳肴。有的竹笋存活下来了,经过几个寒暑春秋,身体长得粗壮结实了,便又奉献给了人类的生活。粗大的可以做建材,修筑成竹楼以便人们安居,做成竹床以便人们安睡,做成竹椅以便于人们休憩;细小的又可以晾衣服,适用的还能做成乐器。若是将竹子进行加工,还能编凉席,做竹筷,织菜篮等,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新鲜的竹叶,被采摘下来,老妈妈包出了清香扑鼻的粽子;而枯落的竹叶,又被勤劳的农家人拾回家,晒干了,用来做柴火。而竹根呢,也是不能废弃的,经过心灵手巧的艺术家的加工,成了美观雅致的竹雕,也许是一个龙头拐杖,也许是

3、一个精美的笔筒竹文化竹是君子的化身,乃“四君子”中的一份子。竹、梅花和松是“岁寒三友” ,代表着坚持,让不少古人敬佩。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 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 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中国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长特征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而画竹则成为中国花鸟画的一个重要画种,我国清代的郑板桥以画竹天下闻名。中国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

4、 “人生贵有胸中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常借梅、兰、竹、菊来表现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竹子无怨无悔,奉献给人类所有的一切,不能不让我们敬佩。什么是大公无私,当我们为一点小名小利,在那里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时候,面对竹子的奉献,我们真是自惭形秽了。古人爱竹,许多的文人墨客都为之挥毫吟咏,绘画抒怀,因此也形成了独有的竹文化。人们对竹的嗜好和爱慕,并不完全是因为竹的便利,而是竹子本身所具有的品质。竹中直,我们想到立身行事应该不偏不倚,端正廉直,不昧自己的良心而不自欺,不贪求身外的利益而不欺人。竹虚空,让我们想到修身进学应该要虚心受教,虚己待人,才能得到贵人的指点,四处逢源。竹身劲节挺拔,其实才是

5、它真正魅力所在。它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知礼节,在威逼利诱面前应该有气节,在仁义忠信面前应该不污名节,而于伦常大道之间应该守其贞节。古今的仁人志士倾慕竹之有节,发自内心赞叹道:竹死不改节,花落有余香。 古人认为竹本是草的一种,也许是因为它的中直、虚空、有节,才使它超然挺拔于其它草类之间,而且凌冬不凋,叫做冬生草。司马光曾感慨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作种竹斋诗云: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也正如此,历代翠竹就与松柏、梅花合称为岁寒三友 。我们生为人,秉承天地合气,与大自然同体枯荣,为人而不如竹乎?竹之意蕴,正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菊形态:秋菊 10 月前后开花,花期一个月。夏菊从 5 月到 9 月,寒

6、菊从 12 月到来年 1 月都有花开.花千姿百态的花朵,傲霜斗雪、独立寒秋、不畏严寒的性格使人倍加喜爱,因而我国历代都有赏菊活动,南宋时期每年在宫廷中举行菊花赛会,晚上点燃菊花灯。宋代民间花市就有“扎菊” ,在一年一度的菊花会上,展览名菊、饮酒赏菊、写诗颂菊。观赏价值:菊花为园林应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广泛用于花坛、地被、盆花和切花等。营养成分,药用价值:菊花粥:将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菊花枕:将菊花瓣阴干,收入枕中,对高血压、头晕、失眠、目赤有较好疗效。菊花品质:诗有精品,花有奇葩, “秋来谁

7、为韶华主, 总领群芳是菊花。 ”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 、“花中隐士”而名扬天下。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 ”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 ”他辞官回归故园,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

8、之一。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浮生拾慧-菊(黄廷法 文)菊为我黄家家花,如此说还不算霸道。唐时的黄巢是最霸道的,干脆称它为“我花” 。此君原是个落第秀才,现有两首咏菊诗存世。其一名为题不第诗 。诗曰:“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其中可见干云霸气吧!所幸此君终未称帝,不然,谁知道他会不会做出些类似的霸道事来。连秋菊的时令都能篡改,连自然规律都敢藐视,还指望他能善待他的臣民吗?后来,他写的另一首题菊花诗就更显霸气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

9、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还说菊花吧!从屈原的“夕餐秋菊之落英” ,到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罢更无花” ,再到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此花在百花之中,也算歌咏得最为繁多了!菊能傲霜,风流标格与傲雪的寒梅相同,故能招来诗词家的千咏万叹,也是自然之理。文苑里流传着这么一宗关于菊花的诗案,说的是宋朝大学者苏东坡有一天去拜访王荆公时,偶然看到王的书案上有两句墨迹未干的咏菊花诗,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盖黄花一词,古语多指菊花,如:“红叶黄花秋意晚” 、 “明日黄花蝶也愁”等等。 )东坡就想了,那菊花本就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之物,哪里会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

10、现象呢?乃提笔在诗句下批注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王荆公看到批注后,遂贬苏轼至黄州。却说苏东坡到了黄州后,转瞬秋至,有一日百无聊赖地漫步江边,但见一阵西风飒飒吹过,堤岸上的黄菊扑簌簌随风飘落,忽然想起曾批注过的王荆公的诗句来,不觉一怔,遂悟到:“看来我真的是孤陋寡闻了,老相国把我贬到这黄州来,莫不是就是让我来看落菊的?”栽菊之道,七分人力,三分天成。百花之中,惟菊最费工夫。自选种培植起,劳力伤神亦始。幼苗着床之后,间苗、保墒、施肥、标记、移栽都要细心去做。稍长,又要掐头、打杈、去叶,防其蔓生,喷药以防虫、缩节。待花蕾初成,摘去小蕊,让养分专供大瓣,丝毫不能怠慢。既成,还

11、要小心扶持,防风雨摧折花枝,防秋霜冻花容变色。世人但见秋菊婆娑香艳之美丽,难知花农培植养育之辛苦。也有人嫌其荒费时日,便顺其自然,任由生长的,终归就成了荒陌沟渠边散生的野菊,给人以庸杂繁乱之感。桃中国是桃的故乡,至今已有 3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世界上桃的品种有 3000 多种,中国占 1/4 以上,可分为食用桃和观赏桃两大类,观赏桃主要是观赏桃花,有桃红、嫣红、粉红、银红、殷红、紫红、橙红、朱红,真是万紫千红,赏心悦目。形态:功用:桃文化关于桃子,在中国有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在传说中,桃是神仙吃的果实。吃了头等大桃,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 ;吃了二等中桃,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

12、;吃了三等小桃子,也可以“成仙得道,体健身轻” 。正因为此,桃子被称为“仙桃” 、 “寿桃” 。在西游记里,天官里的王母娘娘做寿时,就曾设蟠桃盛会招待群仙。这虽然是神话,也说明桃决非一般水果可比。至于齐天大圣孙悟空,以及他的子孙们,均是以桃子为粮食。民间年画上的老寿星,手里总是拿着桃-“寿桃” ,过生日做寿时要蒸桃形的馒头,或实心、或空心里面填馅,做成圆馒头状,在顶都捏出桃尖,用竹刀或刀背从上至下轧出一个桃形槽来,将桃尖略微弯曲,再染成红色,上笼蒸熟, “寿桃”就做成了。在老人生日那天,献给老人,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不但桃有仙缘,连桃木都有神灵,而且她在民间的威望比桃还大。早在先秦时代的古籍中

13、,就有桃木能避邪的记载,一切妖魔鬼怪见了都逃之夭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有生育、吉祥、长寿的民俗象征意义。桃花象征着春天、爱情、美颜与理想世界;枝木用于驱邪求吉,在民间巫术信仰中源自于万物有灵观念;桃果融入了中国的仙话中,隐含着长寿、健康、生育的寓意。桃树的花叶、枝木、子果都烛照着民俗文化的光芒,其中表现的生命意识,致密地渗透在中国桃文化的纹理中。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写了一首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黄花瘦;”全诗哀怨凄楚,宝玉看了,不觉滚下泪来,于是大家商量,又建了“桃花诗社” 。自古以来,写桃与桃花或寓意、抒情、风谕的诗很多。如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状其形色;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更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