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说课课件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53772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说课课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二氧化碳说课课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二氧化碳说课课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二氧化碳说课课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二氧化碳说课课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说课课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说课课件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湖北省云梦县金店中学 陈鹏,一 教材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二 教法分析,三 学法指导,四 教学程序,一. 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 教学目标分析,(3) 教学重,难点,返回,一. 教材分析,从知识结构上讲: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是初中学生要求全面、系统认识掌握的三种重要气体,学生在学习了氧气、氢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氧气和氢气的性质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碳及其衍变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前起后的纽带作用。,(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 教材分析,从研究方法看,这节采用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学生以后

2、研究其他物质具有指导意义。,(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 教材分析,从教育目的看,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对整个地球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由于CO2含量的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全面系统的研究CO2的性质具有现实意义,(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 教材分析,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所以本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自然科学的教学重点。,(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 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一. 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一. 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一. 教材分析,(三)

3、教学重点 难点,二. 教法分析,(一)学情分析,(二)教学方法的确定,返回,二. 教法分析,(一)学情分析,初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处在15-16 岁的年龄段,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变,使他们的思想处于一个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需要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次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当

4、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二. 教法分析,(二)教学方法的确定,情境激学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三 学法指导,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无疑应该是主角,教师任务之一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本节继续训练培养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 观察分析法,探究法 2 归纳法、列表法 3 小组合作、互补长短,返回,四. 教学程序,(二)教学程序设计,返回,(一) 教学流程图,情景引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总结归纳知识拓展活动创新,四. 教学程序,(二) 教学程序设计,四. 教学程序,多媒体展示:有人牵着一条

5、狗走进意大利的一个山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生动的化学故事将学生引入奥妙无穷的化学世界),1 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呢?,四. 教学程序,2 实验探究(1)物理性质的探究,四. 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实验6-4,实验6-3,实验6-5,学生讨论后总结(投影),3 化学性质的探究(1)与水的反应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溶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四. 教学程序,引发学生思考,猜想与假设从实验6-6()中小花为何会变红的问题引出二氧

6、化碳是否还会与水发生反应的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出以下三种猜想与假设。 水能使小花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气体能使干燥小花变成红色。 水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小花变成红色。,四. 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探究: 为证明假设的正确与否,。通过实验66()()及补充实验盐酸与石蕊的作用,对上述假设一一作出判断。指出小花变红是二氧化碳与水作用生成碳酸的缘故。 引申: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就是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一性质。,四. 教学程序,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2)与石灰水的反

7、应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一瓶可口可乐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人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吗?如何证明?,四. 教学程序,(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看书总结: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CaCO3+H2O 常用此反应来检验或鉴定二氧化碳。,四. 教学程序,思考与设计: 问题:“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水中或石灰水中,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回答问题。教师鼓励他们思考还能设计哪些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等起反应,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需求。科学探究是课改的灵魂,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的探究,四. 教学程序,3 多媒体展

8、示:,四. 教学程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你能说出这些用途利用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讨论:如何防止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作为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4 总结与归纳:学生归纳出本课学习要点。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四. 教学程序,5、知识拓展 了解更多,请点击http:/ 教学程序,6 活动创新 (1) 由本班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就“教室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这一课题研究,对全班学生做汇报。(2) 查阅有关资料,通过有关媒体如网络,多了解二氧化碳的知识。然后以“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为题写一篇小论文,将其有关知识尽量多的展示出来。 开阔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四. 教学程序,附:教学程序设计方案,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