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二题10商英1班第二小组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53583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4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第二题10商英1班第二小组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际金融第二题10商英1班第二小组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际金融第二题10商英1班第二小组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际金融第二题10商英1班第二小组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际金融第二题10商英1班第二小组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第二题10商英1班第二小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第二题10商英1班第二小组(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场协议及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10bec1 Group2,广场协议 Plaza Accord,简单介绍: 1985年9月22日 ,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的签订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经济出现严重失衡,尤以美日经济失衡最为突出。 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 1979年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 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官方

2、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1979年底1984年底:美元大幅度升值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到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协议内容,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 抑制通货膨胀 扩大内需 减少贸易干预 协作干预外汇市场 ,影响,一、广场协议后日元急剧升值 二、广场协议后的日本经济和结构变化 三、日元升值与经济泡沫的生成及破裂 四、广场协议与日元升值的积极作用 五、广场协议与日元升值的副作用,一、广场协议后日元急剧升值,一、广场协议后日元急剧升值,伴随着日元升值,日本资产价格飞涨-如日

3、本股市,在金融政策方面,日本连续5次下调利率,公定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此外,日本还通过增加政策性贷款,扩大公共投资规模。 然而,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在“土地拜物教”、收益预期的驱动,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1.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停滞,反而经历了将近7年的高速增长和繁荣 19801984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为3%(以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而19851991年达到4.6%,1988年甚至出现了久违的6.5%的高增长。,二、广场协议后的日本经济和结构变化, GDP持续增长的原因,为应对升值带来的影

4、响,日本政府大幅度持续放松银根,实行超低利率政策 80年代中后期全球IT产业高速增长,当时日本IT技术基本适应了这次产业发展要求,抓住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 80年代中后期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严重依赖国外石油供应的日本企业,生产成本得以降低,部分抵消了日元升值对国际竞争力的不利影响。,日元的持续升值并没有给日本经济带来通货紧缩的难题。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看,以2000年CPI为100,19851988年的四年间,该指数分别为86.1、86.7、86.7和87.3。但19891991年,即泡沫经济破裂的前三年,日本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CPI分别为89.3、92.1和95.1,2、通货膨胀率

5、经历了较低、温和直至加剧的过程,3、出口下降,进口也下降,经济对外依存度下降, 进出口额变化原因,1.“广场协议”后日元的持续大幅度升值严重打击了日本的出口。 2.进口额之所以不升反跌,原因在于石油价格下跌,在进口总额中占很大比重的石油进口额随之减少。同时,由于日元升值打击了对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出口,导致进口随着出口一同萎缩。,4、进出口价格都趋降,但进口价格下降更快,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广场协议”前后日本进出口价格和贸易条件变化 价格指数1995年=100,5、进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出口: 食品、纺织品、金属制品等传统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规模出现萎缩。 资本和技术密集

6、型产品的出口显著增长 进口: “广场协议”后,日本的进口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消费品进口增长最快,资本品中的设备进口也有较快增长 ,但是,工业用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进口却大幅下降,这表明日元升值后日本的工业日趋转向高加工度制造业,对原材料的投入需求减少。,6、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广场协议”后,面对日元持续升值的压力,日本国内产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三点变化: 一是由于贸易条件改善,非制造业的单位工资和投资收益随同制造业一起出现了提高,刺激了金融、房地产、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较快发展,经济由出口主导型逐步转向内需主导型。19851994年非制造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1995年

7、后随着泡沫经济后遗症的越来越严重,制造业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率略有回升。 二是制造业内部越来越强调质量、技术、创新等非价格竞争力因素的作用,企业的努力方向转向高精加工和高附加值。 三是制造业内部分化严重,第一类是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精密仪器等产业,这些产业在“广场协议”后发展强劲,但泡沫经济破裂后增长平稳;第二类是纺织、钢铁等产业受日元升值打压严重,“广场协议”后持续萎缩或在萎缩中波动下滑;第三类是化学、造纸、石油制品等产业,“广场协议”后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没有大起大伏;第四类则是电子设备等产业,无论日元怎样升值,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领头羊。,三、日元升值与经济泡沫的

8、生成及破裂,广场协议后日元的持续升值,使得日本经济沉浸在繁荣中,来自日元“值钱”的信心膨胀和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很快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形成价格泡沫,并把整个日本经济拖入越来越大的泡沫之中。直到90年代初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经济泡沫才不攻自破,日本经济进入了停滞的十年。,四、广场协议与日元升值的积极作用,日元升值大大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日元升值有助于日本克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日元升值使日本的海外纯资产迅速增加。 日元升值有助于提高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五、广场协议与日元升值的副作用,日元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 日元升值降低了日本的进口价格 日元大幅度升值引

9、起了国际投机资本的兴趣,使日元成为投机资本的炒作对象。,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对中国的启示,日元升值和人民币升值的相同处,都经历了长达二十几年的经济高增长 都有着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 都拥有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 都呈现国内经济过热迹象等,日元升值和人民币升值的不同处,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与地位相比,我国要逊色很多。 贸易顺差与出口竞争力的区别: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占逆差总额比例较小。我国贸易总量占全球比例较小。工业基础薄弱,对外贸易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日元升值和人民币升值的不同处,对外经济环境与国际关系的反差:二战后,日本在政治经济领域一直受到美国的控制与摆布。而人民币汇率改革是国家内政,是中国经

10、济自身问题,不受外界政治因素干扰。 币值升值方式与速度存在差异:“广场协议”签署之后,日元汇率升幅巨大,速度极快。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汇改之日起一直以渐进的方式升值,以维持国内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这将使政府能够更好地控制针对货币升值的投机活动。,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对人民币升值的启示,要从长期趋势来看本币升值对物价的影响: 从整个日元的升值中我们可以看到,就长期来看,日元的升值导致了日本物价的整体下跌,日本指数,世纪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保持低水平,年代中期以来多年出现负增长。看本币升值对物价的影响不能只看眼前,而要着眼于长期,着眼于对未来物价和长远的整体经济的影响。 合处理汇率升值影响物价水平所产生的

11、问题:我们不能单从本币的升值来看其对物价和整体经济的影响,不能因为眼前出现的通货膨胀趋势而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短期通胀压力。在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研究汇率升值通过影响物价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问题,为未来人民币升值后减轻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作好准备。,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对人民币升值的启示,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权衡人民币升值问题,适时调整汇率水平:就当前人民币升值所面临的国际舆论压力,避免出现类似“广场协议”导致的大幅度汇率调整极为重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签订类似“广场协议”式的国际性文件。要让人民币汇率适时反映我国经济基本面。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人民币汇率适时适当地进行有限调整,使汇率水平能真实反映中国的经济状况,避免未来人民币快速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采取渐进方式进行货币政策调整:鉴于当年日本为抑制经济泡沫进行政策调整操之过急、力度过大而导致泡沫破灭的经验教训,我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调整应始终采取渐进方式。只有不断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进行小幅多次地调整,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