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地图信息源和其处理数据的处理

上传人:依依 文档编号:54534374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地图信息源和其处理数据的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六章地图信息源和其处理数据的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六章地图信息源和其处理数据的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六章地图信息源和其处理数据的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六章地图信息源和其处理数据的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地图信息源和其处理数据的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地图信息源和其处理数据的处理(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地图信息源及其处理,地图信息源 地图资料(数据)处理 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内容提要,地图信息源,一、地图资料地形图各种专题地图 二、影像资料(数据)航空相片卫星影像地面实体纹理 三、统计资料(数据) 四、文字资料地理考察资料、各种区划资料、政府报告和报刊消息、各种地理学文献,地形图,地形图(或地形图矢量数据)是指比例尺为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系列比例尺地图。这种地图属于普通地图,它综合表示地面上各要素的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内容完备精度高,是新编地图质量的保障,一般用作

2、编图的基本(底图)资料。,各种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指突出表示一种或几种专题要素内容的地图,对于它强调的个性特征表达的详细而真实,能满足各种专门用途的要求。可以作为编制同类专题地图的参考底图和编制普通地图时表达专题要素的依据。,航空像片,航空像片的主要拍摄工具:飞机、气球 航空像片的特点:比例尺都较大,分辨率从几十米到几米的都有。一般用于制作各种城市规划图、城区图、土地利用图、重点经济和军事目标数据的获取、更新等。 缺点:受气候、飞机姿态影响较大,需要对其进行各种纠正处理。,卫星影像,卫星影像相对于航空像片来说比例尺较小,分辨率从100米到1米甚至厘米级的都有。卫星影像都是通过遥感方式获取的,速

3、度快,覆盖面积大,不受气候的干扰。多用于快速获取、更新各种地图以及制作大区域影像地图。,地面实体纹理,地面实体纹理是制作各种三维地图,专题地图的重要资料。它可以是实物或照片,直接在地图上使用,也可以将地图纹理,影像纹理等贴在相应的地面物体上。,统计资料(数据),统计资料是制作各种地图的重要数据源。编图时要收集制图内容所需要的整个地区及各部分的同一时期的统一指标的最新资料数据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资料数据。统计资料一般存放于国家或各省、市、县等行政单位的统计部门。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人口统计数据、工农商业产值数据,各种进出口产品数量数据,环境污染监测数据,各种物理现象的观测值,海洋和陆地水文

4、要素的观测数据等。,文字资料,与编图有关的各种专著、论文、调查报告、访问记录、地图生产技术档案、地图调查资料以及地理文献等,都可以作为编图的文字资料。它是进行区域分析资料选择和各要素内容分类分级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文字资料,还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制图资料的可靠程度和内容的完整性。,地图信息源 地图资料(数据)处理 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内容提要,地图资料处理,一、地图数据的构成 1、空间数据:描述地面物体或现象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的数据。 2、属性数据:又称为非空间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制图物体或现象的各种类别、等级等属性特征。,地图资料处理,二、地图资料(

5、数据)的整合 (一)地图资料选择的要求 比例尺和投影适合新编图的要求 内容满足新编图的要求 资料现势性强 资料地理适应性好 资料精度可靠 资料使用方便,地图资料处理,(二)地图资料整合的内容 资料数据的裁切和拼接 地图投影、比例尺的转换 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处理 量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处理 数据编码和格式的转换 数据的分类分级处理 资料图比例尺与新编图比例尺相差较大时标描处理 地图内容的更新和专题内容的转绘处理,地图资料处理,(三)地图资料整合的方法 标描方法 转绘方法 扫描矢量化方法 投影、坐标系、数据格式转换方法 其他处理方法,地图资料处理,三、地图资料(数据)的分类分级 (一)为什么要进行

6、分类分级,分类分级是帮助人们揭示空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它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和表示(包括语言表述和可视化)制图物体和现象,它的结果是将大量的个体(实体或现象)压缩成少量群类。,(二)地图资料(数据)的分类编图时我们把地图资料分为两种:基本资料和补充资料,地图资料处理,(三)地图资料(数据)的分级,1分级数确定的原则 (1)应考虑到用途和主题对数值估计精度的要求,区域分布特征被强调的程度,比例尺的影响,数据的可视化方法; (2)应保持数据的客观规律; (3)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分级数。,地图资料处理,2分级界线确定的原则 级内的数据差异尽可能小,级间的差异尽可能大 级内必须有数据,一个

7、数据只能出现在一个级别中 界线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这取决于数据特征 尽可能采用规则变化的分级界线,以利于阅读和记忆 分级界线应适当凑整,地图资料处理,3空间数据分级的方法主要包括等间隔分级、有系统的不等步度的分级、按某种变量系统确定分级间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级等。,4. 分级数量的确定分级后的数量用符号表示在地图上应使读者能够顺序辨别它们之间(大小和颜色)的区别。分级数量的多少同表达手段有密切联系。分级统计图上用颜色区分等级时,用同一种颜色表达,通常最多分5级,用两种颜色表达,可以明确分出5-8级。统计图表的分级,较粗略可只分3级,最多分为5-7级。用符号分级,若采用艺术符号,只能分3

8、级,用几何符号可分为5-7级。,地图资料处理,地图信息源 地图资料(数据)处理 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内容提要,1.呈点状分布的地图要素,地面上真正呈点状分布的地物很少,一般都占有一定的范围,只是大小不同罢了。在地图上,点状要素,是指那些实地面积较小,不能依地图比例尺表示,又要按点定位的小面积地物和实际的点状地物。,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2.呈线状分布的地图要素,地面上呈线状分布的物体或现象很多,例如海岸线、河流、交通线、境界等。 在地图上,线状要素,是指一种表达线状延伸分布的地物的图形符号。,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3.呈面状分

9、布的地图要素,地面上呈面状分布的地物很多,如植被、湖泊、岛屿、居民地等。呈面状分布的制图物体,其分布状态各不相同,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在地图上,面状要素,是指一种能按地图比例尺表达地物轮廓形状的地物。,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4.呈体状分布的地图要素,地面上呈体状分布的地物(现象)一般指地貌、海洋、大气等。 对于呈体状分布的地图要素或现象,在地图上是用二维的等高线、等深线、等降雨量线等线状符号或一些特殊的专题符号来表达的。,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地图信息源 地图资料(数据)处理 地图上地理内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内容提要,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

10、量表方法,一、量表方法的概念,量表方法是一种测量的尺度,广义上来说,是一切定量(性)化表示的基本措施。,二、量表方法的类型,量表方法有四种类型: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和比率量表。,1、定名量表定名量表(nominal scaling)是最简单的一种量表方法,用数字、字母、名称或任何记号对不同现象加以区分,实际上是一种定性的区分。在这一量表水平上,无法对两类现象之间进行任何数学处理,只能确认类别。,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一般用于区划图或类型图上制图现象的分类表示,2、顺序量表顺序量表(ordinal scaling)是把对象按某种标志的差别排出顺序,但既无单位也无起始点,只是一个相

11、对次序。在这类量表水平上,只能区分出现象的大小、主次、前后等相对等级,既可定性也可定量地描述制图物体或现象。,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一般用于地图上制图现象的分类分级表示,3、间距量表间距量表(interval scaling)不仅把对象按某一标志的差别排出顺序,而且要知道差别的大小。因此,在构成间距量表之前,要先提供测量的标准或确定单位。,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一般用于地图上制图现象的分类、分级和数量差别的表示,4、比率量表比率量表(ratio scaling)不仅把对象按某一标志的差别排出顺序,知道其差别的大小,而且有原始零起点。因此,在构成比率量表时,要知道两个现象之间的差别及其比率。,地图上地理要素变量的量表方法,一般用于地图上制图现象的分类、分级和具体数量的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