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计算相关要求、指标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533783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计算相关要求、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市政计算相关要求、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市政计算相关要求、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市政计算相关要求、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市政计算相关要求、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计算相关要求、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计算相关要求、指标(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给水工程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 (1)计算用水量)计算用水量 单位用地指标法:单位用地指标法: 通过各种用地的用水量指标乘以各种用地类型的用地面积得到各种用地 的用水量,再将各种用地的用水量相加得到城市用水总量。 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万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万 m3/万万 km2日)日) 城市规模区域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一区1.01.70.71.30.61.00.40.9 二区0.51.20.30.90.30.70.250.6 三区0.50.80.30.70.250.50.20.4 本表为规划其最高日指标,并已包括管网漏水失水量。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城市居民

2、生活用水量标准 地域分区日用水量(L/人d)适用范围 一80135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二85140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 肃 三120180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安徽 四150220广西、广东、海南 五100140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六75125新疆、西藏、青海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 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m3/ha日)日) 区域城市规模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一区180280160250130230125220 二区1301951101709515085145 三区13018

3、51101609514085133 本表为规划其最高日指标。 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m3/ha日)日) 序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水量指标 1W仓储用地2050 2T对外交通3560 3S道路广场2025 4V市政公园用地2550 5G绿地1030 6D特殊用地5090 1.沿海开发区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 2.本表指标为最高日指标。 日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Kd=年最高日用水量/年平均日用水量;Kd通常为 1.11.5。规划时,可参考如 下值:特大城市 1.11.3,大城市 1.21.4,中等城市 1.31.5,小城市 1.41.8。气温较高地区 可选用上限

4、值。 时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Kh=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最大日平均时用水量;Kh通常为 1.33.0,在房屋卫 生器具和用水设备完善的地区取高值,相反取低值。 (2)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水厂水厂:一般依据上位规划布置,周围应布置不小于 10m 绿化带。水厂的用地指标按城市 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确定的指标控制;也可以参考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技术 经济指标确定,见下表。根据经验,规模在 20 万 m/d 以下的的水厂,每生产万吨水量 的用地面积 27003300m2,水量越小的水厂,单位水量用地面积越接近上限。 水厂用地控制指标水厂用地控制指标 建设规

5、模(万 m/d) 地表水水厂 每 m3/d 用地指标(m2) 配水厂 每 m3/d 用地指标(m2) 5100.80.30.40.2 10300.50.20.20.15 300.30.10.200.08 加压泵站加压泵站:位置应靠近用水集中地区,用地按规划给水规模确定,周围应布置不小于 10m 绿化带。 建设规模(万 m/d) 加压泵站(d/ m) 5100.250.2 10300.200.10 30500.100.03 干管干管:管径一般在 200mm 以上,平行干管间距为 500800m;沿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避免 在重要道路下敷设,多布置在高地。 支管支管:管线应遍布整个给水区内。 主要控

6、制点标高主要控制点标高:最小覆土深度在车行道下为 0.7m,人行道下为 0.6m;冰冻地区位于冰 冻线以下深度为管径 d=300600mm 时为 0.75d,d600mm 时为 0.5d。 (3)计算管径)计算管径 d=(4Q/v) 式中 1/2 指开平方(m) ; Q最高日最高时的管段计算流量(m3/s) ; V管内流速(m/s) 流速一般不得大于 2.53.0m/s,不得小于 0.6m/s; 经济流速:管网投资费用和日常运行费用之和最小时的流速 Ve; 在确定管径时,需要在当地适用的较经济的一定流量范围(称为经济界限流量)选定管径 (经济管径) ,在缺乏适合当地的资料时,可参照下列范围选定

7、。从管段的供水安全等考虑, 需适当放大管径。 d=100300mm 时,Ve=0.11.1m/s; d=350600mm 时,Ve=1.11.6m/s; d=6001000mm 时,Ve=1.62.1m/s。 (4)管材)管材 a 长距离大水量输水系统长距离大水量输水系统:压力低时可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管;压力较高时可选用预应力混 凝土管和玻璃钢管。 b 城市输配水系统城市输配水系统:球墨铸铁管或玻璃钢管。 c 室内及小区内室内及小区内:塑料管。 二、排水工程规划二、排水工程规划 (1)计算雨水排放量和污水量)计算雨水排放量和污水量 污水量污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 污

8、水性质排除率 城市污水0.750.90 城市生活污水0.850.95 一类工业0.800.90 二类工业0.800.95工业污水 三类工业0.750.95 雨水量:雨水量: Q Q =qF=qF (L/s)(L/s) 上式中: Q Q雨水流量雨水流量(L/s)(L/s); q q降雨强度(降雨强度(L/hasL/has) ; 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q=10716.700(1+0.837lgP)/(t+32.900)1.011或 i=64.300+53.800lgP/(t+32.900)1.011。其他城市的可以参见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以及 建筑工程设计资料手册等资料。 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出自南京

9、市暴雨强度公式(修订)查算表2014.2 上式中: p重现期; 地形地区使用重要性 地形分级地面坡度 一般居住区、一 般道路 中心区、使馆区、 工厂区、仓库区、 干道、广场 特殊重要地区 有两向地面排水 出路的平缓地形 0.002 0.3330.50.5112 有一向地面排水 出路的谷地 0.0020.010.511223 无地面排水出路 的封闭洼地 0.01 122335 “地形分级”与“地面坡度”是地形条件的两种分类标准,符合其中的一种情况,即可按表选用。如两种 不利情况同时占用,则宜选用表内数据的高值。 t集水时间(min)t= t1+mt2; t1地面集水时间,取 1015 (min)

10、 ;(一般为 515min) ; t2雨水管内流动时间, (min) ; t2=(L/60v) (L 为上游各管段的长度,v 为上游各管段的设计流速) m 减折系数(管道用 2,明渠用 1.2) ;(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 2006 在 2011 年修订时,为提高排水的安全保证性,提出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高的地区和没有折减 的排水管渠 m 可取 1。) 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 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城市综合径流系数 雨水工程规划图 序号不透水覆盖面积情况综合径流系数 1 建筑稠密的中心区(不透水覆盖面积70%) 0.60.8 2 建筑较密的居住区(不透水覆盖面积 50%70%) 0

11、.50.7 3 建筑较稀的居住区(不透水覆盖面积 30%50%) 0.40.6 4 建筑很稀的居住区(不透水覆盖面积30%) 0.30.5 不同材质路面径流系数不同材质路面径流系数 地面种类径流系数 各种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0.850.95 大块石铺砌路面和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0.550.65 级配碎石路面 0.400.50 干砌砖石和碎石路面 0.350.45 非铺砌土路面 0.250.35 公园或绿地 0.100.2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 年版) F F设计管段的排水面积(设计管段的排水面积(haha) 。 (2)确定排水体制、排水设施以及管线平面位

12、置、管径、主要控制)确定排水体制、排水设施以及管线平面位置、管径、主要控制 点标高点标高 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为雨污分流制、雨污合流制两种。一般新建地区多采用雨污分流制,老城也 应逐步由截流式雨污合流过度到雨污分流制。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依据总规确定位置、规模和污水收集范围,周围应布置不小于 10m 绿化带。 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指标(单位: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指标(单位:m2d/m3) 建设规模 处理级别 类 2050 万 m3/d 类 1020 万 m3/d 类 510 万 m3/d 类 25 万 m3/d 类 0.52 万 m3/d 一级0.30.40.40.60.60.80.81.

13、01.01.4 二级0.50.60.60.80.81.21.21.51.52.0 1.表中指标规模大的取下限,规模小的取上限; 2.表中指标不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需增加的用地; 3.深度处理的面积应视情况增加。 排水泵站:排水泵站:周围应布置不小于 10m 绿化带。 建设规模 泵站性质 类 2050 万 m3/d 类 1020 万 m3/d 类 510 万 m3/d 类 25 万 m3/d 污水()2000270015002000100015006001000 合流()15002200120015008001200400800 小于类规模的泵站用地面积按类规模的指标控制;大于类规模的泵站,每

14、增加 10 万 m3/d,用地指 标增加 300400m2。 雨水泵站规划用地指标雨水泵站规划用地指标 雨水流量(L/S)用地指标(S/L) 20000 以上0.60.4 10000200000.70.5 5000100000.80.6 100050001.10.8 建设规模大的取用地指标下限值,规模小的取用地指标上限值; 中心城地区新建雨水泵站应在此指标基础上压缩 10%20%。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1) 雨水调蓄池:雨水调蓄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20000m2以上新建建筑应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设置雨 水调蓄池;路幅超过 70m 的道路两侧宜逐步配套雨水蓄水设施。每公顷建设

15、用地宜建设不 小于 100m3的雨水调蓄池。(江苏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技术规定 2011) 检查井:检查井:在管道交汇、转弯、管道尺寸或坡度改变、跌水等处以及相隔一定距离的直线管 段上,均应设置检查井,检查井在直线管段上的最大间距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跌水井:跌水井:当检查井中上下游管渠的管底跌落差为 12m 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 2m 时,必须设跌水井;当检查井中上下游灌渠的管底跌落差小于 1m 时,只把检查井底部做 成斜坡,不做跌水。竖管式跌水井的一次允许跌落高度随管径大小不同而异,当管径不大 于 200mm 时,一次跌落高度不得大于 6m;当管径为 300400mm 时,一次跌落高度不宜 大于 4m。管道转弯处不宜设置跌水井。 出水口:出水口:污水出水口尽可能采用淹没式,其管顶标高一般在常水位以下;雨水出水口一般 采用非淹没式,其管底标高最好在水体最高水位以上,一般在常水位以上。在冰冻地区, 其基础必须设置在冰冻线以下。 污水干管:污水干管:尽量采用重力自流管;当城市地形坡度很大时,干管建议与等高线垂直布置 (如下图 a) ,当城市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式,干管建议与等高线平行布置(如下图 b) 。 污水支管:污水支管:管线应遍布整个排水区内,一般有如下三种布置形式: 低边式(如下图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