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氧液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3348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氧液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氧液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氧液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氧液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氧液的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氧液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氧液的临床应用(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氧液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预警学组委员 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 石家庄市急救医学会委员 石家庄市医学会理事 石家庄市第八医院高连生,临床给氧途径,鼻导管 面罩吸氧 高压氧舱 高氧医用液体,临床给氧途径,血液气体交换过程:由外呼吸+血氧运输+内呼吸组成。只有解离出的溶解氧才能参与组织细胞能量代谢。 高氧液、高压氧舱直接提供溶解氧供组织细胞有氧代谢。,临床给氧途径,氧在水中溶解原理 氧气O2 经紫外线照射O3 O2 :O3=1:10溶入水中 2O3 3O2(溶解氧) 正常液体中溶解氧含量30ml/L,高氧液中含300-400mlO2/L,氧分压(氧张力)=80120Kpa

2、。,高氧液液体中气体压力,P标=101.3Kpa=760mmHg=1个标准大气压 P液= P标 =101.3Kpa=760mmHg P液=P O2+PN2+PCO2=21Kpa+79Kpa+1.3Kpa P高氧液= P标= P O2 =101.3Kpa,高氧医用液体临床应用范围,急慢性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肺心病、急慢性心力衰竭、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安定中毒、心源性休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病毒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等等。,高氧医用液体治疗基本原理,迅速提高病人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Sao2)和氧分压(Pao2) 溶解氧加速Hbo2解离,改善主要内脏器器官(大脑、心、肝

3、、肾)的缺氧状态。,高氧医用液体的临床报告,临床资料 1424例其中 冠心病119例(急性心梗65例,急性左心衰37例,休克17例)一氧化碳中毒124例,有机磷中毒9例,脑梗塞327例,肺心病56,慢性脑供血不足789例。,高氧医用液体的临床报告报告,方法采用西安高氧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Y-1型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对基液(5%葡萄糖、10%葡萄糖或0.9%氯化钠)进行溶氧化处理,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在氧流量为3L/min时,500ml液体使用20min,250ml液体用10 min)既得高氧液。测定液体压力O2达80-100Kpa,然后将高氧液加医嘱药后尽快静脉输注给病人。(抢

4、救过程中高氧液用量一天一次一天六次)。,高氧医用液体的临床报告报告,方法 观察及监护指标在对危重症病人进行常规抢救措施如鼻导管吸氧,开放静脉通道,洗胃对症治疗的同时,按医嘱配置高氧液治疗,测定输注前及输液后24小时的动脉血气,同时严密观察T、P、R、Bp、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心肺情况等改变。,高氧医用液的临床报告报告,结果 静脉输注高氧液后,PO2、SaO2、均能不同程度的较前有明显的提升, PO2最高测得值为160mmHg,最低107mmHg,提升幅度在30-117mmHg之间,尤其是在抢救一例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病例中,在7小时后,神志转清楚,在12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抢救病例中,无一例死亡,

5、无输液反应及其他副作用,亦无明显其他并发症。,高氧医用液体的临床报告报告,结论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在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应用中能迅速建立起人体的第二条有效的供氧通道。,高氧医用液体的临床报告报告,探讨 普通液体中溶解氧含量30ml/L,高氧液中含氧量300-400ml/L,氧分压能达到80-120Kpa,含有高浓度溶解氧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后立即以溶解氧方式直接向组织细胞供氧,使组织细胞从乏氧代谢逆转为有氧代谢,消除代谢性酸中毒,同时扩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液量,改善微循环症状。,高氧医用液体的临床报告报告,讨论高氧液体分压氧的治疗作用气体的弥散总是从高压处向低压处时进行,压差越大,弥散越快,新鲜制

6、备的高氧液。氧分压较高(PO2=80-100Kpa)500ml高氧液含物理溶解氧170ml,是正常医用液体的57倍,其血样弥散半径是正常动脉的2倍,它的氧弥散半径近似于高压氧舱(2个纯氧大气压),高氧医用液体向人体内提供具有高分压的溶解氧,使体内的溶解氧的弥散能力成倍增加,进入血液循环后可使缺血缺氧的组织细胞得到显著改善,为改善缺血缺氧组织的氧供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优势,高压氧为2个大气压时,动脉血中的溶解氧增加15倍,高氧液体溶解氧增加10倍,紫外线辐射充氧后,溶解氧增加7倍,这些溶解氧能代偿相当数量的全血中所应含有的氧合血红蛋白向组织供氧,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缺血缺氧时对

7、组织细胞的伤害。,高氧医用液体的临床报告报告,人脑灰质的毛细血管半径为25um,毛细血管间平均距离60um,正常情况下溶解氧的有效弥散半径为30um,则两根毛细血管的氧各弥散30um,中间没有缺氧区,这时30um处得氧分压为2Kpa,若发生供氧不足时,氧的弥散能力下降,当30um处氧分压降为1.33Kpa时,即可出现病症,氧分压降至0.53Kpa时意识丧失,当将该病人进行2各大气压的高压氧治疗时,体内溶解氧的有效弥散半径R1=76um,用高氧液体后,溶解氧的弥散半径R2=52um,输注紫外线辐射充氧血后溶解氧的有效弥散半径R1=38um,二者比较,前两者更为有效,但高氧液方便,快捷、便于抢救。

8、代价小,可连续使用,保持一个相当水平的氧分压。,高氧液体治疗机理,高氧医用液体治疗仪可将氧分子O2变为O3,O3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较O2高,使液体中的物理溶解氧含量提高10倍,使氧分压由21Kpa提高到90-100Kpa,氧分压显著上升, O3 可转变为O2,并可直接以溶解氧的方式向组织细胞提供氧,使机体对血红蛋白的依赖性大大减少,气体从高压向低压进行弥散,压差大,弥散越快,使体内氧的弥散能力成倍增加,迅速提高缺氧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生命器官(心、脑、肾)的缺氧状态,为轻就提供重要的供氧途径。,高氧液体治疗机理与临床应用,高氧液提供的高浓度、高流量的溶解氧,可促进氧和血红蛋白中氧的释放,促进碳

9、氧血红蛋白的接力,因此,在急性缺氧性疾病的治疗中,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最显著。,高氧液体治疗机理与临床应用,高氧也能提高携氧、增强氧的利用、改善血液流变及调整细胞内Ca2+ 浓度等功能,因此,对急性昏迷、休克、创伤、烧伤等疾病,还可加速毛细血管的再生、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有利于改善缺血缺氧,促进其功能的恢复。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血红蛋白大量流失血液携氧能力不足而造成组织细胞乏氧代谢,也有一定的疗效。,高氧液体治疗机理与临床应用,高氧液可使脑组织和脑脊液氧含量增加,脑组织中氧分压的提高,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纤维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加速毛细血管再生,促进侧枝循环,有利于改善脑缺血缺氧,促进

10、意识状态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因此,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引起大脑、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变化过程中,该液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高氧液体治疗机理与临床应用,高氧液体能提高血氧分压 增加心肌组织内氧的弥散距离,改善心肌缺氧,高氧液能使原有的侧枝循环路径获得开放新的侧枝循环的形成,缩小心肌受损区和正常区的氧合作用的差异,从而减少了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氧液体治疗机理与临床应用,高氧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活性氧,活性氧能够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小板凝集力,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度,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活性氧能调节细胞Ca2+的浓度,还可抑制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L

11、PO)、丙二醛(MDA)的大量产生,并且有较强的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的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高氧液体治疗机理与临床应用,急性中毒后神经、体液及内分泌系统急剧变化,内环境功能失调,中枢神经及胆碱能神经功能的兴奋、亢进,大量乙酰胆碱、儿茶酚胺释放,引起全身及生命器官的畸形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和组织损伤,释放出来的各种血管活性物质、酶的活性降低或失活。细胞内维持生命活力的第二信使cAMP/cGMP比值改变,导致血液流变学、动力学及血液有形细胞改变,血浆外渗等恶性循环,从而出现一系列生命器官功能衰竭的危象,在抢救中,用高氧液建立起人体的第二条供养通道,改善微循环、纠正组织细胞内的缺

12、血缺氧,从而改善各种病因所致气体交换障碍而引发的全身性低氧血症,解决常规吸氧解决不了的缺血缺氧性心脑血管局部组织的氧供。,高氧医用液体的安全性,氧中毒 吸入气PO250Kpa或PaO231Kpa,6h以上,临床表现为惊厥、肺水肿、肺不张、肺出血引起呼吸困难加重缺氧,眼视觉模糊。 吸氧氧中毒: 患者吸纯氧Fio2=95-99%,6h可引起呼吸道损伤。 患者吸氧Fio280%,12h,可引起肺损伤 患者吸氧Fio260%,24-48h,可引起肺损伤。 高压氧舱氧中毒 过高压力、过量吸入纯氧,高氧医用液体的安全性,氧中毒的预防严格控制吸氧时间、吸入氧浓度。高压氧舱: 严格控制舱内压力及治疗时间。高氧

13、液静脉给氧:150-500mlO2(溶解氧)/500ml(高氧液)不会氧中毒。,高氧医用液体的安全性,高氧医用液体的安全性,气泡 理论上讲某种气泡从溶解状态中游离出来可形成气泡,要有一定的压力差,有研究表明,在总气压差225Kpa不会形成气泡,为了确保安全将安全系数定为1.8,也就是说在2种溶液中总气压差不超过1.8倍的情况下是绝对安全,高氧液与血液总压力是基本相等,根本不存在形成气泡的问题。,高氧医用液体的安全性,氧气栓发生的原因人为静脉注射空气形成氧气栓高压氧舱治疗过程中突然开舱门,血液内3个大气压、呼吸道1大气压,血液内小气泡聚集形成气栓、肺泡气压伤。,总结,高氧液体含有高浓度的溶解氧,Po2达90-100Kpa,高于PaO2的7-8倍。 不通过呼吸道,不依赖Hb携氧,从静脉或消化道直接提高PaO2 和SaO2。 高氧液内处理含有高溶解的O2外,还有微量的O3 ,集O3和O2的共同效应对缺氧产生治疗作用。,高氧液不改变有效成分。无热源,LD50无变化符合人体输液要求。 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高氧液能剂量依赖性提高PaO2 和SaO2 ,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脑、休克、感染、烧伤、脊髓缺血、急性肺弥散功能障碍、急性出血、高原缺氧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与提高PaO2 和SaO2,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自由基反应,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有关。,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