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532884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复习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复习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复习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复习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酶的作用和本质,细胞质基质里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常态:常叫基态,微观粒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当原 子处于基态时,电子处于离核最近的轨道上,此时原子处于稳定状态。,活跃状态:也叫激发态,微观粒子其内部能量高于基态 能量时所处的能量状态。当原子获得能量的时候, 便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活化能 分子从_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所需要的能量。,常态,活跃状态,化学反应比为驾车翻山,加温加压如加大油门,加入催化剂相当于给汽车找到了一条穿山隧道,加热供给能量,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催化剂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_, 而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

2、, 生物催化剂酶有突出的优越性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_更高,活化能,催化效率,(作用),阅读关于酶本质的探究,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札尼喂食鹰的实验,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中提取脲酶实验,20C80th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催化功能,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小提示:其来源、功能、化学本质,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是,有机物。,蛋白质是酶吗?,一类,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二、酶的本质,什么是酶?,1、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有的酶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

3、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2、细胞内合成酶的主要的场所是A.细胞质 B. 线粒体 C.核糖体 D. 内质网,3. 分析上题中能不能说合成酶的场所是核糖体?,不能,因为还有少量的酶是RNA,RNA的合成场所不在核糖体。,课堂练习,4、下列各项中,对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B.酶参与化学反应的前后,本身无变化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D.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合成和起催化作用 5、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最好是投入A.一大块猪肝 B.切成小块的猪肝C.猪肝研磨液 D.生锈铁钉,6、图中是一种酶促

4、反应P+QR,曲线E表示在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过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于反应混合物中。则表示此反应进程的曲线是,小提示:酶的作用在于促进反应的进行,缩短反 应完成的时间,对反应的结果并无影响,二、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化学反应。,一种或一类,专一性,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互不干扰地进行,与酶的 是分不开的。,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为什么塞进牙缝里的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三、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每种酶都有自己的 _,低,活性,最适温度,空间结构,在最适合的pH下, 酶的活性_,最高,在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都会使酶的_ 遭到破坏而失去_。,活性,空间结构

5、,温度过高和过低, pH过高和过低 对酶活性的影响其本质相同吗?,每种酶都有自己的最适_和最适_,在过酸、 过碱、高温和低温的条件下,都会使酶_。,温度,pH,活性降低,不同,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 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但在适宜温度下其活性可以恢复。,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 -1013 倍,适宜的pH,适宜的温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3、酶的浓度,4、底物浓度,酶量一定,2、pH,(反应速率随酶浓度的_而_),(在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浓度范

6、围内,反应速率随浓度的_而_,但达到_后,反应速率不再变化),升高,加快,升高,加快,一定浓度,1、人在发高烧时,常常食欲大减,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B.胃没有排空C.体温超过合适温度,消化酶的活性下降D.吃药使人没有了胃口 2、胃蛋白酶在进入小肠后就几乎没有了催化作用,主要原因是A.pH不适合B.胃中已经起了消化作用,不能再起作用了C.被小肠中的物质包裹起来,所以起不到催化作用D.小肠中没有蛋白质可被消化,3、能够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是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肽酶 4、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将A.继续催化淀粉水解 B.停止催化淀粉水解C.自身被酶催化水解 D.受胃液

7、保护不分解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大多数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少数的酶是RNAC.每种酶都具有高效性,专一性D.酶都具有消化功能6、白蚁可以吃木材,其原因是白蚁体内含有A.淀粉酶 B.强酸 C.强碱 D.纤维素酶,7、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A.化纤 B.纯毛 C.纯棉 D.真丝 (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还可以加入什么酶?,B D,脂肪酶,8、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

8、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1)图中代表酶的是_,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 (2)从图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性,做出判断 依据是_ (3)如果D代表脂肪,那么E、F则是_和_,A,反应前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专一,在B、C、D物质同时存在时,只催化D物质,甘油,脂肪酸,一、ATP的结构,全称为三磷酸腺苷,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由1分子腺嘌呤 、1分子核糖 和3分子磷酸 组成。,磷酸基团,ATP的分子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高能磷酸键,这就是ATP能够储存能量的奥秘所在噢!,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1.元素组成:C、H、O、N、P,2.结构简式,ATP的水解过程,A P

9、 P P,酶,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能量的储存,能量的 释放,ATP 酶 ADP + Pi + 能量,ADP+Pi+能量 酶 ATP,有机物,A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 来源,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 物质 脂肪是生物体的 物质,光能,是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直接,能源,储能,对比,1.下列哪些有机化合物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固醇,2.下列哪些脂类化合物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A.脂肪 B.类脂 C. 固醇,课堂练习,3.对ATP ADP+Pi+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存在着存在着能量释放和储存 B.该过程保证

10、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C.所有生物细胞内ADP转换为ATP所需要的能量 均来自呼吸作用 D.该反应无休止的在活细胞中进行,5 、如果一个ATP脱去两个磷酸,该物质就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之一,称为( )A、腺嘌呤核苷酸 B、鸟嘌呤核苷酸C、胞嘧啶核苷酸 D、 鸟嘧啶核苷酸,4、一分子ATP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团和高能磷酸键数目依次是( )。A、1,2,2 B、1,2,1C、1,3,2 D、2,3,1,主要能源物质,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不能。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也能形成ATP。,能不能说呼吸作用是ATP的全部来源?为什么?,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 吸

11、 作 用,葡萄糖的初步分解,丙酮酸彻底分解,H的氧化,丙酮酸不彻底分解,乳酸发酵,酒精发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VS,1、场所,3、物质变化,4、能量变化,2、条件,(一)有氧呼吸的过程,葡萄糖的初步分解,C6H12O6,酶,+ H + 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丙酮酸彻底分解,酶,CO2 + H + 能量,场所: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H的氧化,酶,H2O + 能量,场所:线粒体内膜,H + O2,+H2O,(大量),(少量),(少量),2丙酮酸,H,2个丙酮酸,CO2,少量能量,H,少量能量,H2O,大量能量,有氧呼吸全过程图解,C6H12O6,主要场所:,线粒体,能量去向:,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

12、失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总反应式:,有氧呼吸概念:,细胞在_的参与下,通过_的催化作用,把_等有机物_,产生_和_,释放_,生成_的过程。,(1709kJ/mol,约60%),(1161kJ/mol,约40%),氧,多种酶,葡萄糖,CO2,H2O,能量,彻底氧化分解,许多ATP,38molATP,葡萄糖,丙酮酸,酒精 + CO2 + 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中,(二)无氧呼吸的过程,H,少量能量,或 乳酸 + 少量能量,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无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酶,2 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C6H12O6,2 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酶,

13、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酒精发酵、乳酸发酵),无氧呼吸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主要在线粒体内,需氧分子参加,CO2 H2O,较多能量,细胞质基质内,不需氧分子参加,C3H603,较少能量,C2H5OH和CO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之处:,1.第一阶段都在细胞基质内,由葡萄糖先分解成丙酮酸; 2.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3.都有能量释放。,、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产生的

14、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产生的能量太少A、 B、 C、 D、蛔虫在体外培养难成活的原因是、失去运动能力 、失去捕食的能力、不能忍受较高氧分压 、感觉太迟钝,、豌豆发芽的早期,CO释放量比O吸收量多 倍,这是因为种子此时的( ) 、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 、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强 、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强、贮存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存的时间,主要是由于( ) 、抑制有氧呼吸 、促进有氧呼吸 、抑制无氧呼吸 、促进无氧呼吸,6、如果一定重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的( )、多、多 、少、多、多、少 、少、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