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4531690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第18讲 学习目标导航,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2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第18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 1 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18世纪,随着_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2)市场: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还为其提供了广阔的_。(3)劳动力:英国的_使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4)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_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海外市场,圈地运动,

2、生产技术,第18讲 主干考点梳理,2进程(1)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2)动力技术: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_,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3影响(1)社会经济: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要求_、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珍妮机,改良蒸汽机,工厂,自由经营,第18讲 主干考点梳理,(3)对外扩张:资产阶级加快了_和殖民掠夺的步伐。4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_。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_条件,世界各地

3、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的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_之中。,殖民扩张,原料产地,交通运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表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_基本形成。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_,也是世界贸易中心。(3)影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_,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归纳总结】 英国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1)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第18讲 主干考点梳理,世界市场,世界工厂,生产方式,第18讲 主干考点梳理,(2)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争夺,于18世纪中期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

4、,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3)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4)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工业发展。,第18讲 主干考点梳理, 考点2 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2)很多科研成果都应用于_,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人类进入“_” 。(2)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_。,生产,电气时代,汽车和飞机,第18讲 主干考点梳理,(3)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煤和石

5、油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制成多种_材料。(4)传统工业的进步:由于_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3影响(1)推动了电力、汽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及传统工业部门的改造。(2)推动_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垄断组织的出现原因:重化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_趋势日益加强。,炼钢技术,化学合成,重化工业,社会化,第18讲 主干考点梳理,表现: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_。影响:垄断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4世界市场的发展(1)背景:_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_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

6、地的联系。(2)表现: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_额增长了三倍左右。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当地的_工业艰难发展。,垄断组织,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型交通工具,世界贸易,民族资本主义,第18讲 主干考点梳理,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_最终建立起来。其过程如下图:,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18讲 主干考点梳理,【特别说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

7、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用新史观全面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例1 2011海南卷 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答案 D,解析 解答本题应从题干中的时间“1870年”入手,再现相关史实分析。1870年在英德法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出现了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促进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和生产力的大发展,史称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

8、了欧洲文明的快速扩张,A、B、C三项是对外扩张的具体手段。,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命题分析 本题说明高考注重要求考生运用现代化(文明)史观综合分析现代化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近年来,关于19世纪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碰撞交流的高考命题日渐增多,题目大多渗透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多角度迁移认知能力。考查方式都是通过提供新的材料情景,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及灵活运用能力。,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 郭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

9、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民主思想的传播,冲击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A B C D答案 A,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工业革命对东方国家多重影响的准确认知和理解能力,渗透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命题理念。回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题干中是问“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的巨大冲击的表现”,而是东方农业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的表现,与题意不符。,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组织

10、形式的变化拓展探究 问题一 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有着不同的特征。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与工厂制度这两种生产方式的异同。提示 (1)相似点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2)不同点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问题二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性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请分析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

11、产生的深远影响。,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提示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迈进工业文明,工业逐渐控制经济生活,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2)引起了经济布局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推动了城市化进程。(3)大工厂制度的确立,创立了进行大工厂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能,使社会表现形式发生了分化重组,社会日益分裂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4)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使社会又一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

12、潮,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或革命等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5)促进了思想、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工业革命使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了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例2 2010江苏卷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对工业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化的准确

13、理解。棉纺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故正确选项是B项。命题分析 高考注重考查考生对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的准确识记与理解。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从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及经济政策(经济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梳理两次工业革命后的相应变化线索。,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

14、致了经济垄断答案 C,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解析 本题考查能源的发展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新能源的应用对工业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C项正确。,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史料链接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探究。材料一 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筑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了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大的面积由于这种工业的特点,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发出一种特别讨厌的气味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材料二 工厂成为生产组织的一种新形式。工厂在蒸汽机出现之前就早已有之。早期的纺织厂和钢铁厂都是这种类型的工厂,而不是具有中世纪和较早技术

15、特征的作坊。可是在,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18世纪,工厂这个词并不是按照现在的意义来使用的。那时的工厂只不过是一个店铺、一个货栈或一座库房,只是到18世纪末这个词才被用于表示磨坊或机械工厂。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辛元欧主译技术史解读史料 材料一记述了当时英国曼彻斯特棉织工厂的状况。该材料说明,当时曼彻斯特的棉织工厂的规模已经能够招收几百个工人做工,而且工人生产是每天24小时工作。与此同时,该材料也反映出当时资本家仅为自己争取更大利润而根本不顾工人的生命安全问题。,第18讲 重点要点探究,材料二表明第一次技术革命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是以工作机的出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这种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转变,是牛顿力学的科学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的结果。两则材料表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厂的演变进程中,导致了社会阶级关系和政治状况的巨大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