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453000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九章 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旅游,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旅游业,顺应人类文明的更替应运而生,并努力寻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迅速兴起。它是当前各国生态学界和旅游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将成为21世纪的最新国际流行色。,2,第一节 生态旅游概述 第二节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第三节 生态旅游环境问题 第四节 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3,第一节 生态旅游概述,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生态旅游在近期迅速兴起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1、从人类文明角度看:人类社会已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目前正处于工业

2、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导发展思想。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旅游,也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应运而生。,4,2、从旅游环境问题看:20世纪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最严重破坏的时代。进入21世纪,解决旅游环境问题,关键是处理好旅游与环境的关系,选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生态旅游。 3、从绿色文化角度看:绿色文化是指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与和谐。绿色革命绿色旅游生态旅游。,5,(二)生态旅游的发展 1、生态旅游的最初诞生地: 1)非洲的肯尼亚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1977、1978年提出了“请用照相机拍摄肯尼亚

3、”中号,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招揽游人,生态旅游由此而生。 2)哥斯达黎加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从1970年开始建立43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6,2、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经济发达国家主动开展生态旅游。 1)欧美国家:a: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b:英、法、德:提出“森林向全民开放”。 c:西班牙的乡村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亚太地区: a:日本:开展“森林浴”。b:马来西亚:提出把该国建成东南亚生态旅游的大本营。 c: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开展生态旅游较为成功的国家。 d:夏威夷群岛: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7,3、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我国生态旅

4、游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上,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场所主要有: 1)自然保护区; 2)森林公园; 3)风景名胜区; 4)民族生态旅游区; 5)宗教生态旅游区; 6)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8,4、世界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1)主体地位日趋明显。 2)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3)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并存。 4)客源市场日益拓宽。,9,二、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生态性旅游的缩写(ecological tourism)。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1、生态旅游: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

5、游活动。,10,2、生态旅游含义,1)从本质上考虑,生态旅游强调生态与旅游有机结合。从需求角度看,生态指的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从供给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实践上,运用生态学思想指导旅游规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监控体系,保护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经历,取得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11,2)从外文词汇构成上考虑,生态旅游,英文为ecotourism,词冠eco代表二层含义, 一是eco代表ecology(生态),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表述; 二是eco代表economy(经济)

6、,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表述。 总而言之,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保持、促进生态环境,至少不破坏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必须使当地居民在开展这样的活动中在经济上获得益处。,12,(二)开发生态旅游的特点 生态旅游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二者的角度考虑,实际上是保护大自然、实现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形式,它与传统旅游活动相比尚有很大不同。 1、普及性 2、环保性 3、多样性 4、低投入,高效益性 5、专业性 6、精品性,13,(三)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功能 1、旅游功能 2、扶贫功能 3、保护功能 4、环境教育功能,14,三、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一)我国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1、山岳生态景区 2、湖泊生态景

7、区 3、森林生态景区 4、草原生态景区 5、海洋生态景区 6、观鸟生态景区 7、滑冰滑雪生态景区 8、漂流生态景区 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 10、赏花生态景区 11、观日出生态景区 12、农业旅游生态景区,15,(二)我国生态旅游活动项目 1、森林旅游 2、体育旅游 3、观光农业旅游 4、探险旅游 5、山地旅游 6、草原生态旅游 7、温泉保健医疗旅游 8、文物古迹保护旅游 9、民族风情文化旅游 10、海滨海洋旅游,16,第二节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一、生态旅游对旅游环境保护的意义 1、生态旅游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1)生态旅游的主要客源地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花费较大,接待这

8、些旅游者,可以为国家赚取巨额外汇。 2)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基本原因来自于贫穷。当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就会意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就会成为当地环境的自觉保护者。 2、生态旅游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17,二、生态旅游开发促进旅游环境的保护,生态旅游开发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根本宗旨是促进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所以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要有严肃的科学性,必须遵循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一)保护性开发原则 1、制定旅游开发、城市发展规划时,把资源保护作为重要内容。 2、旅游开发出现破坏资源和环境时,及时调整修改开发计划。 3、全民绿化,普及园林开发,

9、变开发为保护。 (二)保护民族性与地方特色原则 1、开发运动旅游 2、实行“抵制汽车”政策,保持岛内特色 3、强调建筑特色 4、开发民俗歌舞,18,三、生态旅游管理促进旅游环境的保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包括三个方面的管理。 (一)对旅游者的管理塑造“负责任的旅游者”要使旅游者符合生态旅游者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三步管理。 1、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 2、通过法规、制度手段制约旅游者行为 3、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生态旅游者的管理 1)合理划分保护区功能分区,根据不同保护区段的特点,采取封闭或关闭的办法,减少游客不当行为对旅游资源环境的冲击。 2)做好旅游容量管理工作,19,(二

10、)对旅游企业的管理创建绿色企业 绿色企业是指为游客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符合充分利用资源、符合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并对人体无害的企业。当然,绿色,并非指颜色,而指达到生态保护标准,是无污染的标志。 1、建设绿色旅行社 1)建立旅行社绿色产品体系生态旅游产品 2)树立绿色经营理念 a:旅行社尽量选择具备生态条件的旅游目的地,避开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 b:旅游团人数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提倡小团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3)开展绿色教育与培训培养具有丰富环境和生态保护知识的专业领队和导游员 4)注重绿色宣传与促销旅行社组织公益性活动,20,2、建立绿色旅游交通体系 绿色旅游交通具备游览性、舒适性

11、、快捷高效、环保性、自然性、地方特色性, 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更加贴近自然和生活。 1)绿色陆运交通减少或彻底限制机动交通工具的使用,提倡人力、畜力,鼓励游客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少使用私人交通工具。 2)绿色水上交通 3)绿色空中交通,21,3、创建绿色旅游饭店 1)绿色旅游饭店的标准 第一:饭店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 第二:饭店设备的运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第三:饭店的物资消耗降到最低点 第四:饭店提供满足人体健康要求的产品 第五:饭店积极参与社会的环境保护活动,22,2)建设绿色旅游饭店的内容 第一: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第二:开发绿色产品,创造绿色服务创建绿色客房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基

12、础营造绿色环境气氛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补充推广绿色食品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绿色服务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核心 绿色服务:指饭店提供的服务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宗旨的,并能满足绿色消费者要求的服务。 第三:倡导绿色行为 第四:注重绿色宣传,23,(三)对旅游地居民的管理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保证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1、提出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目的就是让当地人或企业成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充分地参与生态旅游,并从中获益。 2、对保护区居民的管理必须遵循利益优先的原则:让他们从生态旅游的实际发展中受益,并感到满足,如此才能说服他们放弃放牧、砍伐、农耕等传统土地利用方式,以及

13、彻底解决盗猎问题。否则,当地居民为谋生存,难免会重操旧业,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黄山风景区在生态旅游开发、管理过程中把保护黄山、发展旅游与周边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24,第三节 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二战后,旅游者喜欢到海滨去休闲度假,海滨特有的温暖的阳光(sun)、碧蓝的大海(sea)、舒适的沙滩(sand),使居住于污染严重、竞争激烈、身心疲惫的都市游客的身心得到平静,“三s”作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地成为游客向往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游客环境意识的增强,旅游热点从“三s”转向“三N”,即到大自然中(nature)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o

14、lgia)情结,使自己在溶入自然中进入天堂(nirvana)最高精神境界。从“三s”到“三N”,标志着人类从以身体享乐为主的旅游追求转变为以精神追求为主的生态旅游追求。但是,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即使是生态旅游,也会对生态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如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旅游环境问题,阻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5,一、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表现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虽然是考虑环境保护的、人与自然协调的旅游,但并不能保证生态旅游中游客和从业者都能注意保护环境,并不能保证生态旅游就一定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而言,开发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是自然保护区,而

15、这些地方多为生态敏感区。著名旅游学家Edward Inskeep曾提出,在生态脆弱区或环境敏感地带,最易产生旅游环境问题。在我国1000多个自然保护区中已有相当部分开展了生态旅游,在已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体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22%的自然保护区中,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26,二、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类型 (一)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成因类型,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原生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生态旅游环境破坏,生态旅游环境退化,次生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生态旅游环境破坏,生态旅游环境污染,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社会

16、生态旅游环境问题,27,1、原生生态旅游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作用而引起的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包括因自然灾害引起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以及自然因素(如风化等)而引起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质量的劣变。 2、次生生态旅游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不合理的生态旅游活动、生产、生活等引起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污染和价值降低等问题,包括因旅游经营者、管理者和旅游者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生态旅游活动及其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三废”等而造成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质量下降(退化)以及建筑或其它景观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和谐等。 3、社会生态旅游环境问题是指因人类社会经济畸形发展或政治动乱(如战争、交通事故等)

17、所造成的生态旅游环境质量降低或破坏。,28,(二)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程度类型 生态旅游环境问题按其影响程度也可划分三类: 1、生态旅游环境破坏。生态旅游包含旅游开发和旅游者的活动,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和引导,就会导致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如旅游者到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观看月夜沙滩上乌龟下蛋的例子。 2、生态旅游环境退化。生态旅游虽然是以不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经营者、活动者的行为都多少对生态旅游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生态旅游环境退化。如生态旅游者所产生的固体垃圾中往往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毒性很强,经雨水淋溶而进入土壤,使土壤寸草不生;有时导致土壤酸化或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