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529719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水管网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供水管网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供水管网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供水管网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供水管网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水管网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管网改造 可行性研究报告(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田县城区地表水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1 概述项目概况项目名称: *城区地表水厂工程业主单位: *自来水公司项目负责人: 曾*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规模和内容: 建设日产 3.0 万吨净水厂及坑口水库至石牌引水输水管道。主要内容: 絮凝沉淀池一座二组、气水反冲滤池一座三口、4000 吨清水池一座、投药间、连接工艺管道和厂区平面布置、引水管道 12.8 公里、输水管 1.1 公里。项目总投资: 7601.45 万元;项目资金来源:财政拨付 1000 万元、企业自筹 2602 万元、贷款 4000 万元;项目计划实施时间: 2010 年 5 月至 2011 年 10 月。1.1

2、 项目背景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已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作为海西经济区的腹地承担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任务。泉南高速的建设和*点物流中转储备区规划的实施,使*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泉州中心城市的延伸,参与泉州经济圈的职能分工,重点建设旅游服务、交通物流和农特产品加工。*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一定的工业基础,农副产品资源、林木资源较为丰富,资源型工业比重较高。*是农业大县,茶叶、萝卜、柑桔、烤烟以及季节性蔬菜已形成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本省煤、铁、石灰石矿的主要产地,利用资源优势,形成建材业、矿产业和能源业三大产业。2008 年地区生产总值 48.74

3、 亿元,财政总收入 2.63 亿元,连续 5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随着泉三高速公路通车、长永泉铁路规划建设,*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县委、县政府经多方论证,决定规划开发南郊石牌枢纽、温镇和华安工业园,打造工业发展平台,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拓展新的用地空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县城将依托泉三高速公路和长永泉铁路交通干线,利用矿产、建材、农林资源培育轻型加工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和矿产化工工业。*市委要求*:“打造对接沿海,主业突出东南一翼”。*在*市总体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其毗邻沿海的

4、区位优势和矿产资源丰富的现实优势日益彰显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以产业集聚发展规划为引导,在做大做强纺织、建材、矿产、冶铸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精细电工、半固态金属冶炼等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中的工业园位于县城东面,处于均溪河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影响很小,目前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并已被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将为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产业布局上,县区重点发展矿产冶金机械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好上下游产品的生产,目前已有通祥铸造、长鑫船舶等重点企业生产制造项目,总投资 3000 万元;与闽南客商签订了年产 1 万吨植物多元醇项目,总投资 5000

5、 万元。这些项目投产后年产值 45 亿元人民币。这些项目建成后,将集采矿、生产、科研、物流、居住为一体,成为*的现代工业新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大田县城区地表水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1.2 城区地表水厂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2.1 *城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了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根据*总体规划,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福建中西部城市化进程,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需要*与周边县市的优势互补,加以整合,才能推进城市协调发展。 根据“十一五”交通建设格局,*在“海西”综合通道中承担着“承东启西、南接北联”的重要桥梁作用和区位优势日

6、益凸显。*将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区域性中心,担当闽中中心城市的角色,发挥从福建沿海向福建西部地区辐射的“二传手”作用。 城市发展必须依赖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可靠,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水与人日常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供水水源和供水系统的安全与可靠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脉。城市供水作为市政基础设施,一方面应配套完善,另一方面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与服务水平的提升等应当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借助*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完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环节。城区供水量增加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合理优化供水布局,使得供水安全可靠性与供水水质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1.2.2 城区安全供水的必要保障 城区供水水源的好坏直

7、接影响到城市供水的安全,当发生突发污染事件或发生突发地质灾害时,城市的供水安全性应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水源作为目前*城区主要而单一水源,供水保障性薄弱。 因此,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除了加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监管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水厂中设置应急处理设施外,兴建新的水源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内容。 1.2.3 实现水资源宏观调控的要求 根据城区现状,作为现有水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源保护相对困难,较难满足取水安全性的要求。目前地下水已超量开采,而地面水资源虽然距离城区较远,但过境水量充裕。 由于优质水资源有限,必须城区和工业区联动统一规划,实现区域供水,以实现*内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集约化利用。 1.2

8、.4 需水量增加和实现区域集约供水的要求 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和*的交通格局大变化,以及市县一体化规划提出,*将破除因地理位置和发展用地的限制,迎来建设发展新高潮。 近期,*周边工业发展较快,工业区、开发区的用水量增加较多。 为满足*的发展,顺应城区和工业区一体化的发展要求,需进一步优化水资源调控和供水布局,合理确定水厂的服务范围、改变现有地下水供水规模偏小的格局,实现供水集约化。而形成区域集约化供水格局是为满足城市供水水质水量要求的安全保证和节能降耗的必行之路。 *城区地表水厂工程可以作为服务城区和石牌工贸区一体化的区域水厂,形成集约化的区域统一供水格局,而且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降

9、低运行成本,提高处理工艺技术和服务管理水平,为确保良好供水水质提供物质及技术保障。实行区域供水一体化工程是供水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已是大势所趋。 1.2.5 水质达标的要求 为了全面提高供水水质,加强水质安全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使水质指标全面与国际接轨。建设部于 2005 年 3 月颁布了自 2005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 2062005) ,该标准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质标准。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也于 2006 年 12 月 29 日联合发布了大田县城区地表水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 生

10、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以 WHO饮用水水质准则和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为基础,参考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既体现国际先进水平的要求,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是比较先进的标准。全部指标要求最迟于 2012 年 7 月 1 日实施。 综合目前县水厂存在的地下水过量开采水源问题来说,要保证县区供水正常运行和出水达标,必须引入地表水水源,同时必须采用新的工艺和构筑物设新水厂。目前城区其他地表水水源无法满足扩建新水厂的供水需求,因此必须开辟优质的水源均溪作为*城区供水的新水源,新建地表水厂工程。 1.2.6 城区供水布局和水源条件的

11、要求 根据*城总体规则修编(20072020) ,县城区实行“南进东拓北扩” ,将石牌镇区和老厝、华安、京口纳入城区建设规划常住人口 14 万人。 兴建的城区地表水厂工程将扩展供水范围,为石牌工贸区供水,满足城区和交通物流枢纽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地表水水源应有充足的量。 城区地表水供水工程用水区标高差别较大,可以充分利用水源水头,采用重力输水,有条件争取建高位净水构筑物达到重力式配水。节省能耗,减少供水成本。 因此县水司可利用此新建地表水供水工程,改善水厂布局,使得城区供水范围内压力均衡,减少高、低压区对供水的不利影响,同时节省水厂运行费用。1.2.7 新建城区地表水厂工程是必要的和急迫的 综上

12、所述,新建城区地表水厂工程是保障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发展和实现城区和工业区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实现城区供水安全,水资源宏观调控和规模化效益的重要措施、是改善供水格局、水质贯标达标的必要内容。因此,实施*城区地表水厂工程,推进城区和工贸区一体化供水是必要和紧迫的。1.3 编制依据1.3.1 *发展改革局关于*城区地表水厂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1.3.2 *自来水公司委托设计此项目的协议书。1.3.3 2008 年 8 月*城总体规划 (修订)文本。1.3.4 福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1.3.5 福建*城区发展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 。1.3.6 *市水文局*坑口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 。1

13、.3.7 *城区供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3.8 *水文站均溪水文资料。1.3.9 *乐祠石牌中学后山 1:1000 地形图。1.3.10 *城区输水管线 1:1000 带状地形图。1.3.11 供水工程原水输水管选线 1:1000 带状地形图。1.3.12 *城区 1:1000 地形图。1.3.13 *市水质监测站均溪水系坑口电站、拱桥电站、老厝坪电站尾水水质检测报告。1.3.12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1.3.12.1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1.3.12.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13-2006)1.3.12.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14-2006)1.

14、3.12.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1.3.12.5 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大田县城区地表水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1.3.12.6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1.3.12.7 埋地给水钢管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 (CECS10:89)1.3.12.8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50331-2002)1.3.12.9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206-2005)1.3.12.10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93)1.3.12.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1.

15、3.12.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1.3.12.13城镇给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41-91)1.3.12.14城镇供水水量计算仪表的配备和管理通则 (CJ/T3019-93)1.3.12.15滤池气水反冲洗设计规程 (CECS50:1993)1.3.12.16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58-94)1.3.12.1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1.3.12.1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1.3.12.19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范 (CECS138-2002)1.3.12.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1.3.12.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1.3.12.22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