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德与茶俗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20941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德与茶俗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茶德与茶俗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茶德与茶俗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茶德与茶俗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茶德与茶俗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德与茶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德与茶俗(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茶德与茶俗,一、茶德 1、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确提出 “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介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称之为日本“茶道四规”。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熏陶。

2、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别是禅宗)色彩很浓,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形式。它是通过非常严格、复杂甚至到了繁琐程度的表演程式来实现“茶道四规”的,较为缺乏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2、朝鲜茶礼清、敬、和、乐 朝鲜与中国土相连,自古关系密切,中国儒家的礼制思想对朝鲜影响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鲜茶礼之中,形成“中正”精神。创建“中正”精神的是草衣禅师张意恂(公元1786-1866年),他在东茶颂里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指的是茶人在凡事上不可过度也不可不及的意思。也就是劝要有自知之明,不可过度虚荣,知识浅薄却到处炫耀自己,什么也没有却假装拥有很多。人的性情暴躁或偏激也不合中正精神。所以中正精神应在一个人的人

3、格形成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从而使消极的生活方式变成积极的生活方式,使悲观的生活态度变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人才能称得上是茶人,中正精神也应成为人生中的生活准则。后来韩国的茶礼归结为“清、敬、和、乐”或“和、敬、俭、真”四个字,也折射了朝鲜民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由此亦可见,朝鲜的茶礼精神就是茶道精神。,3、中国茶德:廉、美、和、敬中国虽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浓,而是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面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因而也就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清规戒律。只是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茶

4、文化热潮的兴起,许多人觉得应该对中国的茶道精神加以总结,归纳出几条便于茶人们记忆、操作的“茶德”。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他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具体内容为:廉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美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起长寿。和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敬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二、茶俗,1、日本 日本人饮茶已有悠久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茶道”,讲究一点的人家都设有茶室。人们每次聚会,客人都先到距茶室不远的一个

5、小休息室敲击木钟以通报主人。主人得知客人已到的信息后,要跪坐在茶室门口,让客人一个个进去,客人经过门口时,要先用门口旁边的石臼(jiu)中的清水洗手,然后脱鞋,进入茶室,主人则最后才进入茶室,和客人鞠躬行礼,寒喧几句之后,主人开始煮茶,这时客人要退出茶室,到后面花园或石子路走走,让主人自由、从容地准备茶具、煮茶、泡茶。主人泡好茶以后,敲钟让客人再回茶室,然后开始一起饮茶,饮完茶以后,主人还要跪坐在门外,向客人一一祝福道别。,二、茶俗,2、印度 印度人饮茶方式较特别,把茶倒在盘子里用舌头舔饮,另外,绝不用左手递送茶具,因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厕所的。他们喜欢喝奶茶,也爱喝一种加入姜或小豆蔻的萨马

6、拉茶。,二、茶俗,3、俄罗斯 俄罗斯人喜欢喝红茶,他们先在茶壶里泡上浓浓的一壶,要喝时倒少许在茶杯里,然后冲上开水,随各人习惯,调上浓淡不一的味道。有客人来时,茶壶里的浓茶一倒,开水一冲,再在茶中加入果酱或蜂蜜,冲成果酱茶,即可尽情而饮。,二、茶俗,4、蒙古 蒙古人以肉食为主的,几乎餐餐都喝茶,喝砖茶。这种砖茶是一种制成块状的茶,沏时敲一小块放入锅内加水煮开,不能简单地用开水沏泡,这种茶加一些盐和牛奶、羊奶、奶油,就成了奶茶。,二、茶俗,5、泰国 泰国人喜欢冰茶。即在热茶中放入一些冰块。在气候炎热的泰国,饮用这种冰茶使人倍感清凉舒适。,二、茶俗,6、英国 英国人喝茶,颇成痴好,也十分隆重,早上

7、一醒来,清晨6点,空着肚子就要喝“床茶”,上午11点再喝一次“晨茶”,午饭后又喝一次 “下午茶”,晚饭后还要喝一次“晚茶”。就是说,正规的,一天起码4 顿。英国人泡茶是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在热水杯里,不是以水冲茶, 而是以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丢弃。家庭饮用时,由于茶叶很碎,通常茶壶里还有个过滤杯,用开水冲下去,过滤而出。英国茶里还可以加一片柠檬、方糖或新鲜牛奶,这样泡出来的茶和中国茶的味道就完全南辕北辙了。,二、茶俗,7、美国 美国人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因此,喜欢喝速溶茶,这与喝咖啡的原

8、理几乎一样。所以,美国至今竟仍有不少的人对茶叶只知其味,不知其物。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不过不是中国式的,而是欧洲风味的。欧洲饮茶也有很长的历史,一些人移民到美国后,习惯也带了过来。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香沁鼻,啜(chuo)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遗憾的是,由于这茶以饮、以凉为主,便没有中国茶沏出的那种品种,那种温馨,那种悠闲,喝茶的情调也大打折扣。,二、茶俗,8、德国 德国人也喜欢饮茶 德国人饮茶有些既可笑又

9、可爱的地方。比如,德国也产花茶,但不是我国用茉莉花,玉兰花或米兰花等窨制过的茶叶,他们所谓的“花茶”,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真正是“有花无茶”。中国花茶讲究花味之香远;德国花茶,追求花瓣之真实。德国花茶饮时需放糖,不然因花香太盛,有股涩酸味。德国人也买中国茶叶,但居家饮茶是用沸水将放在细密的金属筛子上的茶叶不断地冲、冲下的茶水通过安装于筛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壶内,之后再将茶叶倒掉。有中国人到德国人家做客,发觉其茶味淡颜色也浅,一问,才知德国人独具特色的“冲茶”习惯。,二、茶俗,9、土耳其 到土耳其没喝过苹果茶 就如同没到过土耳其一样。土耳其人的好客热情,请喝茶

10、更是他们的一种传统的习俗。主人往往热情的提供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是苹果茶。土耳其茶起来较苦,虽然茶味浓浓,却不是那麽讨喜;土耳其咖啡香郁扑鼻,然而浓的化不开的感觉并不是每个初者都可以接受的。只有土耳其盛产的苹果茶,可以说是老少咸宜,男女皆爱。酸酸甜甜的苹果茶,浓浓的苹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着清寒的秋日,喝来格外的舒爽。,二、茶俗,10、埃及 埃及人喜欢甜茶。 他们招待客人,常在茶里放许多白糖,同时送来一杯供稀释茶水用的生冷水。这种浓甜茶只要喝上二、三杯,嘴里就会感到黏黏糊糊的。,二、茶俗,11、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人的肉骨茶 ,它的口碑的确不俗。肉骨茶吃法独特,其汤配猪腰,再蘸豆卜或者油条来吃,大块肉则可吃可不吃。而另外替客人准备的猪腰、肉骨等更令人食欲大增、欲罢不能 。,二、茶俗,12、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等 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等都喜欢绿茶,但饮用时总要在茶叶里加入少量的红糖或冰块,有的则喜欢加入薄荷叶或薄荷汁,称为“薄荷茶”。这种茶清香甜凉,喝起来有凉心润肺之感。由于北非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不许饮酒,却可饮茶。因此,饮茶成了待客佳品,客人来访时,见面“三杯茶”,按礼节,客人应当看主人的面,一饮而尽 ,否则,视为失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