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复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20164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复习(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高中语文,古 代 诗 歌 鉴 赏,(一)古代诗歌鉴赏考查内容 1、思想内容 大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诗歌表面写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情感。 2、形象(物象、意象、意境) 诗歌的形象,不同于一般的小说作品形象,但也表现了作者的态度、思想,写景短诗中景物一般就是诗中形象。 3、语言 4、表达技巧 (二)古诗鉴赏的形式 1、就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某一方面设问 2、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 3、结合作品思想内容鉴赏,第一讲: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诗歌思想内容分类,1、送别类,2、怀古咏史类,3、思乡类,4、战争类,5、闲适类,6、借景抒情(或即

2、事感怀)类,7、托物言志类,1、送别类,(1)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如雨霖铃(柳咏) (2)叙写别后的思念相思之苦。如一剪梅(李清照),2、怀古咏史类,(1)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如念奴娇(苏轼) (2)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如越中览古(李白) (3)借古讽今,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如永遇乐(辛弃疾),3、思乡类,(1)表达羁旅行役漂泊天涯的悲苦 (2)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4、战争类,(1)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造成家破人亡的惨痛悲剧的深切同情,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愤懑。 (2)表达为国戍守边疆,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报国无门,有志不得伸的悲愤。 (3)对边防的关注,对

3、士兵的同情,对古代英雄的仰慕,对朝廷的不满,对无能将士的讽刺和劝戒。 (4)讴歌边塞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5)表达了边疆战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5、闲适类,(1)表达清闲、恬淡的心境。 (2)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随遇而安,出山归隐的思想。 (3)刻画清高恬淡又可亲可敬的隐士形象,寄情山水,不以世俗为念,高洁不俗,潇洒豪放。,6、借景抒情(或即事感怀)类,(1)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 (2)体现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3)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人生的漂泊孤独,仕途的坎坷) (4)对大自然山水的热爱,充满乐观情绪。 (5)珍爱一切美好事物,珍爱青春年华

4、,珍重现实人生。 (6)表达凄凉寂寞的情怀。,7、托物言志类,(1)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 (2)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二)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方法,1、了解诗歌的社会背景。 2、了解作者个人的生活遭遇。 3、透过诗歌题目、注释,了解作品的内容范畴。 4、抓住诗歌中关键的带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把握。,(三)鉴赏下列诗歌,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

5、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吴钩:古时一种兵器,似剑的弯刃刀。 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黄河南北被藩镇割据的五十州。,第二讲:鉴赏诗歌的形象,一概念解析,二人物形象的把握,三景物形象(意象)的把握,一概念解析,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意象”及对“形象”的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

6、。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二人物形象的把握,【常用方法】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1)总体说明是什么形象(2)这一形象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3)结合诗的思想内容分析这一形象的意义。也就是说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

7、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小结一下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意义。,例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其性质,在理解诗歌深层内涵的基础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8、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例2: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答案】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

9、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诗歌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自己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二景物形象(意象)的把握,1概念解析:“意象”就是客观事物对象(景物、山川草木等),但它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2如何正确把握“象”之“意”,“象”之色彩,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象”之动静,例:王维山居秋暝 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象” 之远近,例: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象”

10、之修饰词,例1:(2005辽宁卷)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解析】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例2:(2005浙江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解析】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

11、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象”之组合方式,例1: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解析】诗里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例2:江月人去只数尺,

12、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解析】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3意境的把握,何谓意境?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之情与客观景物统一起来并物化于诗中的艺术境界。要体察诗歌的意象,包括人事物景、草虫鱼鸟、山川日月、菽黍稻禾,抓住了这些具体的意象,才能理解诗中蕴含的真谛,进而体察诗中的情和意,感悟诗中的人和景。 如何把握意境: ()解释诗句内容(翻译诗句) ()简述意象的特点 ()揭示这些意象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例:(2004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13、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颔联:我“就”象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颈联:“我”虽已暮年,就如日落西山,但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反觉病情渐渐好转,“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

14、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诗歌形象专题练习,1、读王安石的孤桐,请简要分析其笔下孤桐的形象?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已,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2、阅读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请简要分析其笔下菊花的形象。 3、阅读韦苏州的和陶诗:“霜露瘁百草,而菊妍其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回答问题:韦苏州笔下的菊花有什么特点? 4、阅读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

15、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回答诗中“石灰”的具有什么特点? 5、阅读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身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回答问题:郑板桥笔下的“竹”具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品格?,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自叙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 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 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 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 白发吾唐一逸人。 (1) 诗中“闲吟客”,“吟”的内容是 ;“不容真”,“真”指 。 (2)此诗描写了一个,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答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 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请简要分析诗中隐者的形象。,8、阅读下列唐诗,完成(1)、(2)小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 的环境。 (2)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