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法空三加密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1893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束法空三加密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光束法空三加密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光束法空三加密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光束法空三加密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光束法空三加密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束法空三加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束法空三加密(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线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 (Block Aerotriangulation By Bundle ),光线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一基本原理 二原始误差方程的建立与简化 三平差过程 四平差精度 五附加参数平差 六GPS辅助的联合平差 七POS辅助的联合平差 八自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主要内容,一 光线束法区域网平差的原理,一、基本思想,二、原始误差方程式,三、平差计算,一、基本思想,一 光线束法区域网平差的原理,平差单元:单张像片(即光线束)作为平差基本单元,像点坐标(xi,yi)为平差观测值。,平差条件:控制点:控制点(单片平高点;双片平高点、平面点和高程点)的内业计算坐标(XT,YT,ZT)

2、与外业坐标(XT,YT,ZT)相符合。加密点:同名光线相交的地面点坐标(XT,YT,ZT)坐标相等。,平差目的:在整个区域内,利用共线条件方程统一平差,联合解算出各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XD,YD,ZD)。,理论模型:共线条件方程。,一、光线束法区域网平差的基本思想,说明一点:预先消除像点坐标的系统误差。,二、原始误差方程式,1、基本公式:,式中:,(dX,dY,dZ) 地面坐标改正数。 (dXS,dYS,dZS) 摄站点坐标改正数。 (d,d ,d ) 像片外方位角元素改正数。,2、平差计算的基本原理:,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原始误差方程式:,i:点的序号,j:像片序号,矩阵形式

3、:,二、原始误差方程式,已知地面控制点:,加密点:,参加平差的点列原始误差方程式,二、原始误差方程式,整体平差计算:解算每张像片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1)、给定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的近似值,和所有加密点地面坐标的近似值; 2)、加密点列原始误差方程; 3)、控制点列原始误差方程式; 4)、在最小二乘条件下,法化,整体解答,确定出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近似值的改正数和每个加密点的地面坐标近值的改正数; 5)、用这些改正数修正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6)、重复25,迭代计算,最后求出各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以及加密点的地面坐标。,三、平差计算,二原始误差方程式的组建和简化,一、原

4、始误差方程式的组建 二、法方程式的简化,一、原始误差方程式的组建,一、原始误差方程式的组建,1,2,3,4,点1,点2,点3,点7,点8,4-6略,A,B,L,用向量表示为:,一、原始误差方程式的组建,二、法方程式的简化(消元),对,按最小二乘进行法化,消去待求加密点,三光线束法区域网平差的计算过程,一、区域网概算,二、消元法区域网平差计算步骤,三、两类未知数的交替趋近法,目的:提供初值。用航带法区域网平差,可以确定出各个加密点的地面坐标(近似值); 利用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计算出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近似值)。 在概算的过程中,可发现并剔除粗差。,一、区域网概算,二、消元法区域网平差计算步

5、骤,1、利用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坐标近似值,逐片建立旋转矩阵M,7、采用多片前方交会法,计算各加密点的地面坐标。,改正数小于给定限差否?,否,是,2、计算各点的变换坐标,3、按共线条件方程计算像点坐标,4、逐点组成 误差方程式,法化,5、答解简化法方程,求出各片外方位元素的改正数,并改正近似值。,6、用新外方位元素,采用多片前方交会法,计算各连接点的新地面坐标。,三、两类未知数的交替趋近法,1、区域网概算,得到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近似值,2、将加密点的近似值作为真值,按最小二乘原理计算外方位元素的改正数,并得到新的外方位元素近似值。,3、用新的外方位元素近似值,按最小二乘原理计算加密点地面坐标

6、的改正数,并得到新的加密点近似坐标。,4、各改正数是否小于规定的限差?若不是,重复2、3;若是则停止迭代,结束运算。,注意:两套误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有何区别?,四平差精度,一、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分析方法,理论分析-理论精度 实际测定-实际精度,四平差精度,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理论精度,单位权中误差,若,得:,四平差精度,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理论精度,作用:,1、掌握区域网的精度分布规律 2、为野外控制点布设提供理论根据,四平差精度,三、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实际精度,用多余野外检查点进行比较计算,五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一、问题的由来,1、实验结果表明,进行了像点系统误差改正后

7、,平差结果仍不能达到预期的精度。什么原因?,2、由于像点系统误差的复杂性和预改正方法的近似性,单靠预改正仍有较大的系统误差残留,使平差的数学基础共线条件方程不成立。怎么解决?,3、解决方法:试验场检校法验后补偿法自检校法,五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二、基本思想:采用一个用若干附加参数描述的像点系统误差模型,在区域网平差的同时解求这些附加参数,进而达到自动测定和消除像点系统误差的目的。,原始误差方程式为:,假如,像点的系统误差改正数为:,是x,y的函数?,则在误差方程式中,将x加上x,y加上x,即可消去系统误差对观测值的影响 。,五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二、基本思想:,这时,误

8、差方程式变为:,五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三、 基本解算过程,进一步表示为:,在实际平差中,我们将控制点和像点改正数都看作是期望值为零的观测值,并单独列出有一定权的误差方程式。即,五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三、 基本解算过程,法化后有:,五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四、 像点系统误差模型的确定,像点系统误差是像点坐标的函数,即:,如何确定这个函数?,五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一个典型系统误差模型:,共有12个参数,五利用附加参数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五、 平差结果评价,信噪比 0.8适合于高精度要求的平差,一、基本思想,六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1、假设用GPS可

9、以准确测定摄站坐标,此时,不用地面控制点,只用像片连接点即可解求各像片的外方位角元素。,六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一、基本思想,未知数个数: 3个4片+3个10点=42个,观测值个数(误差方程数): 4+4+4+4+8+8+4+4+4+4=48个,完全可以 解算。,但是,解算出的是GPS坐标系坐标,且可能存在系统误差。需用3-4个地面控制点,进行坐标转换和系统误差消除。,一、基本思想,六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2、GPS的相位中心并不与投影中心重合,这时应如何求解摄站坐标呢?,确定GPS相位中心与投影中心的关系,六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X,Y,Z,OT,设投影中心的地面坐标为XS、YS

10、、ZS,天线相位中心的地面坐标为XA、YA、ZA,实际测量的A-S位移为u、v、w,则,六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六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令,对F进行线性化处理,六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误差方程式为,注意该式的意义?,六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仍采用自检校平差,则GP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的全部误差方程为:,明确各符号的意义,七GPS/IMU(POS)辅助的空中三角测量,八自动空中三角测量,一、自动空三的基本概念,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就是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和多像影像匹配等方法代替人工在影像上自动选点与转点,同时自动获取像点坐标,提供给区域网平差程序解算,以确定加密点在选定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

11、和影像的定向参数。,二、主要作业过程1构建区域网首先需将整个测区的光学影像逐一扫描成数字影像,然后输人航摄仪检定数据建立摄影机信息文件、输人地而控制点信息等建立原始观测值文件,最后在相邻航带的重叠区域里量测一对以上同名连接点。2自动内定向通过对影像中框标点的自动识别与定位来建立数字影像中的各像元行、列数与其像平面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八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八自动空中三角测量,二、主要作业过程,3自动选点与自动相对定向用特征点提取算子从相邻两幅影像的重叠范围内选取均匀分布的明显特征点,并对每一特征点进行多点影像匹配,得到其在另一幅影像中的同名点。为了保证影像匹配的高可靠性,所选的点应充分地多。然后

12、,进行相对定向解算,并根据相对定向结果剔除粗差后重新计算,直至不含粗差为止。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干预。4多影像匹配自动转点对每幅影像中所选取的明显特征点,在所有与其重叠的影像中,利用核线(共面)条件约束的局部多点松弛法影像匹配算法进行自动转点,并对每一对点进行反向匹配,以检查并排除共 匹配出的同名点中可能存在的粗差。,二、主要作业过程5控制点的半自动量测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时,要求在测区的固定位置上设立足够的地面控制点。研究表明,即使是对地面布设的人工标志化点,目前也无法采用影像匹配和模式识别方法完全准确地量测 它们的影像坐标。当今,几乎所有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都只能由作业员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对地面控制点影像进行判识并精确手工定位,然后通过多影像匹配进行自动转点,得到其在相 邻影像上同名点的坐标。6摄影测量区域同平差利用多像影像匹配自动转点技术得到的影像连接点坐标可用作原始观测值提供给摄影测量平差软件,进行区域网平差解算。,八自动空中三角测量,作业与思考题,1、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基本单元、平差条件、理论模型各是什么?参与平差的点有哪些?观测值是什么? 2、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前,为什么要进行区域网概算?如何概算? 3、简述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基本过程? 4、在下图所示的平差区域中,若控制点没有误差,则有多少个未知数?有多少个观测值?按顺序列出未知数,并绘制误差方程系数阵的结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