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1.绪论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16187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1.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1.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1.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1.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1.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1.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1.绪论(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Modern Testing Technique (Mainly in mineral material analysis) 矿物材料现代测试技术 资环学院 管俊芳,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2,Purpose: Learn how to measure or determine (1)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2) the structure, (3)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4)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武汉

2、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3,Main References 1 X射线结构分析 ,祁景玉主编, 同济大学出 版社 2003 2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哈工大出版社,2003 3 X射线分析简明教程,地质出版社,彭志忠主编 4 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杨南如主编,武汉理 工大学出版社 ,1990 5 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漆雍、戎咏华编, 上海交通大学,1992 6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王 成果 7 表面分析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 美A.W.赞德 纳,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4,现代测试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化学分析及光学显微镜鉴定方法,它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多项重

3、大发现(电子、X射线、放射性等)及相关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分析仪器行业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逐步形成(日本、美国、德国等)。70年代以后,由于真空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元器件的不断引入,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的突破,生产和应用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各种测试分析仪器逐渐完善,新的测试仪器不断涌现,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各学科研究及生产技术的发展。 现代测试技术具有如下六大特征:,现代测试技术特点:,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5, 以“三微”技术为主流: “三微”指微量、微束、微区。 微量:指极少的分析样品用量及对微量元

4、素的较低检测 极限(10-9); 微束:指极细的激发束(如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 等), 通常1nm。 微区:指极小的分析区域, 如微米纳米范围 以电子探针为例,其检测极限为100ppm,分析区域为几个nm3, 所以其绝对感应量为10-1410-16g,这比以往任何分析手段的灵敏度都高。,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6, 以高度自动化控制为主要趋势: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分析的误差,如X射线结构分析中衍射强度数据的获得,最早是采用多重胶片照相方法,对衍射点强度进行目估,而现在则采用计数器直接自动探测,极大地提高了精度及效率。 分析数据处理的高度计算机化 计算机对大批量数据的

5、复杂运算具有绝对的优势。 分析手段综合化 如电子探针配合扫描电镜、电子能谱、图形分析系统等,不但可以进行微区成分分析,还可进行微形貌及元素分布等的综合研究;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中也不仅可分析物质的微观形貌,同时也可进行对观察对象的实时成分测定。,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7, 分析功能多样化 在常规分析设备中增加其它附件,可以进行特殊条件下的测试分析。如在四园单晶衍射仪中增加高压附件,就可进行高压物相研究;在透射电镜中装上冷热台,则可进行生物或无机相变研究;扫描电镜与一动态拉伸系统连接,便可观察到材料在应力作用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测试分析网络化 许多大型测试分析仪器由于造价高昂,为达到资源共

6、享的目的,将分析过程网络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如美国国防部MMC项目(材料显微表征中心),把分布在美国各地的多个实验室的数台电镜进行联网,从而实现异地操作。,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8,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了解现代测试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2了解主要分析仪器的基本理论、基本概 念、主要技术 原理及应用特征; 3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能根据一定的 研究 方向和课题,提出合理的测试项 目设计;,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9,Preface 序论,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0,1.Outline 1.1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1.2 Struct

7、ural analysis 1.3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1.4 Analysi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2. Analyzing Methods 2.1 Chemical Composition 2.1.1 Wet chemical analysis 2.1.2 Adsorption spectroscope 2.1.3 Radiating spectroscope 2.1.4 Other methods,2.2 Structural Analysis 2.2.1 X ray diffraction 2.2.2 T

8、ransparent Electron Microscope 2.2.3 Infrared spectroscope 2.2.4 Laser Raman spectroscope 2.3 Surface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2.4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1,Outline 1.1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kinds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elements in a material. Qua

9、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2,describ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Weight concentration: for solid, liquid General element %wt Micro Element: ug/g (g/t) (stands for ppm) 10-6 Super-micro : ng/g (ppb) 10-9 Hint Element: pg/g (ppt) 10-12 Volume concentration: for liquid, gas Ge

10、neral: mol/L Micro: mmol/L,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3,Two kinds of composition expression: a) For metal, single element material, sulfide, and some other materials that their ions are not oxygen. Expressing as Element content. For example: Iron(钢材): Fe: 99.00%wt, C: 1.00%wt Pyrrhotite(磁黄铁矿) (Fe1-xS): Fe: 63.

11、00%wt S: 36.00%wt Ni: 0.50%wt,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4,For oxide(氧化物), Silicate(硅酸盐), and some other materials that their ion is oxygen (carbonate碳酸盐, sulfate硫酸盐). When expressing their compositions, generally as oxide types,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5,For example: Orthoclass 钾长石(KAlSi3O8): K2O15.13%wt SiO2 63.51%wt

12、 Al2O318.99%wt Na2O1.34%wt CaO0.13%wt Fe2O3 0.09%wt Calcite 方解石(CaCO3): CaO 55.03%wt FeO 0.12%wt MgO 0.22%wt CO2 43.97%wt,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6,validating digits and their round 35.01452 validating digits after point: 35.01 3 digits: 35.014 4 no, 6 yes, 5 odd yes even no 2 digits: 35.045 -35.04 35.035-3

13、5.04 35.0451 -35.05,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7,1.2 structural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ments in a material: Crystal system, Cell parameters, atom coordinates in the unit cell, and also to determine the mineral phase(s),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8,C (Carbon): can be graphite(石墨) or be diamond(金刚

14、石), because they have different structure (atom arrangement is different) SiO2: -Quartz, -quartz, Al2SiO4O: Andalusite (红柱石) Kyanite (蓝晶石),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19,Describing the crystal: Crystal system: cubic, tetragonal, orthorhombic, monoclinic, triclinic, hexagonal, triogonal, Symmetry: plane (m), Cent

15、er(c), Axles(1,2,3,4,6,3-,6-), Cell Parameters: a, b, c, , , Atomic coordinates: halite (NaCl) (石盐): Cl: 0,0,0; ,0, ; 0, ; ,0; Na:0,0,; 0,0; ,0,0; ,.,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管俊芳,20,1.3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Surface observation) To observe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terial. Macro Micro Super Micro: Macro - by naked eyes. Micro - by microscope , electron microscope Super Micro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