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测: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10313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测: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测: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测: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测: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测: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测: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测: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5 5 节节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建议用时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实际用时满分满分实际得分实际得分45 分钟100 分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共 60 分)1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

2、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2.一根轻绳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个灯泡,则( )A.灯泡受到的重力和灯泡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灯泡受到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3.2010 年 10 月 1 日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长征”系列火箭第 131 次发射,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奔月轨道.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起飞的情 形,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W 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

3、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下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 “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一方面表明中国航天事业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另一方面“嫦娥二号”的发射也带动了高科技的发展目前计算机的科技含量已 相当高,且应用于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如图 1 是利用计算机记录的“嫦娥二号”发射时,火箭和地面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图 1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作用

4、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不再适用5.如图 2 所示,质量为 60 kg 的 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 40 kg 的重物送入井中当重物以 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 10 m/s2)( ) 图 2A200 N B280 NC320 N D920 N6如图 3 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的人以加速度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AB C 图 3D7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 4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5、是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 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 图 4对斜面的压力 8.狗拉着雪橇从静止开始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狗对雪橇的拉力和雪橇对狗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狗对雪橇的拉力先产生,运动后雪橇才对狗产生拉力C.当狗拉着雪橇加速前进时,狗拉雪橇的力大于雪橇拉狗的力D.狗对雪橇的拉力和雪橇对狗的拉力的合力为零 9.如图 5 所示,甲、乙两物 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 力F 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

6、,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 图 5个数为( ) A.3 个B.4 个C.5 个D.6 个10.如图 6 所示,重 20 N 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 N 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 30角,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 )A.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24 N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12 N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5 ND.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二、二、计计算算题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1.(20 分)如图 7 所示,在台秤上放上盛有水的杯子,

7、台秤示数为G=50 N,另用挂在支架上的弹簧测力计悬挂边长为=10 cm 的正方体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3103 kg/m3,当把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平稳地浸入水深 4 cm 时(水未溢出),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的示数分别为多少?(水=103 kg/m3,g取 10 m/s2)图 712. (20 分)如图 8 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质量为的物体A,A与地面的摩擦不计.(1)当卡车以的加速度运动时,绳的拉力为,则A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2)当卡车的加速度2=g时,绳的拉力为多大?图 8来源: WWW.SHULIHUA.NET 图 6第第 5 5 节节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得分:得分: 一

8、、一、选择题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 答案二、计算题二、计算题 1112.第第 5 5 节节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课节训练课节训练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C 解析:解析:这里要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因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效果往往不同,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故选项 C 正确来源: WWW.SHULIHUA.NET 2. C 解析:解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是:成对出现在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一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灯泡受到的重力与绳对灯泡

9、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B 错误,C 正确;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错误.3.AD 解析: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在空气中飞行无关,因而 B、C 选项错误,A 选项正确;当卫星进入轨道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卫星,卫星也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 D 选项正确.来源

10、: WWW.SHULIHUA.NET 4. B 解析: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A、C 错,B对牛顿第三定律反映的规律与运动状态无关,D 错5.B 解析: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得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320 N,然后再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由物体的平衡知识得,得28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280 NB 正确6. B 解析:解析:对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摩擦力,有 , 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分析:受重力、竿上的人对杆向下的摩擦力Ff、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有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

11、”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g.B 项正确7. B 解析: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 A、C 两项错误,B 项正确物体的分力和合力应是针对同一物体,效果相同,故 D 项错8.A 解析:解析:狗对雪橇的拉力和雪橇对狗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同时产生,且与运动状态无关,A 正确,B、C 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不能分解合成,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D 错误.9. C 解析:解析:隔离物体乙,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围绕物体周围的接触面进行分析.正确答案 C .

12、10.AD 解析:将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竖直方向=Fsin30+G=24 N,A 正确;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C 错误,D 正确;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得摩擦力,,B 错误.11. 26 N54 N 解析:解析:金属块的重力为:=3103100.13 N=30 N 金属块所受水的浮力为=103100.120.04 N=4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金属块对水的作用力大小为 F浮,故台秤的示数为54 N12. (1) (2) 解析:解析:(1)卡车和A的加速度一致,由图知绳的拉力的分力使A产生了加速度,故有: 解得设地面对的支持力为,则有来源: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地面的压力为.1 3(2)设地面对A弹力为零时,物体的临界加速度为,则 故当=g时,物体已飘起,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mg,则由三角形知识可知,拉力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为您整理,全国最大的免费教学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