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睛必修一第2章核心考点突破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01436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点睛必修一第2章核心考点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名师点睛必修一第2章核心考点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名师点睛必修一第2章核心考点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名师点睛必修一第2章核心考点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名师点睛必修一第2章核心考点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点睛必修一第2章核心考点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点睛必修一第2章核心考点突破(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知识网络构建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 1 大气的热力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体现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 方面。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削弱形式参与的物质作用特点影响吸收作用对流层大气中的水 汽和二氧化碳;平 流层大气中的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 吸收紫外线和红外线, 臭氧吸收紫外线,对 可见光吸收较少平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 而上升,避免过多紫外线对地 面生物伤害反射作用大气中的云层和较 大颗粒的尘埃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 将投射到其上的太阳 辐射的一部分反射回 宇宙空间,云层越厚, 大气层越厚,反射作 用越强避免了夏季白天温度过高散射

2、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 埃颗粒较大的尘埃越多, 散射作用越强,使一 部分太阳辐射改变方 向,从而不能到达地 面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故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前 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 仍然明亮,污染指数较大,城市 阴天多,天空呈灰白色,影响 环境质量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二、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 1.逆温含义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 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如下图)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类型成 因特 点辐射逆温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 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

3、快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尤以冬季 最强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 冷接触作用愈近地表,降温愈快来源:学科 网锋面逆温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出现于锋面附近地形逆温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盆地流动出现于山谷或盆地3.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4.逆温的危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 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气凝结物等 聚集在它的下面,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 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 三、影响地面辐

4、射的因素 1.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主要因素主要影响纬度因素纬度越高,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越长,大 气的削弱作用越大,太阳光线射到地面的角度越小,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热 量越少,所产生的地面辐射越少季节因素夏季,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冬季,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地面辐射也较少主要因素主要影响地势因素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越差,地面辐射昼夜差 别越大地形因素阳坡接收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坡度与太阳光线越垂直,地面辐射也越 强地面性质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不同,硬化地面、冰雪反射率 较高,水体、植被反射率较低,导致各

5、地地面吸收热量、辐射不同气象因素同纬度地区,天气状况不同,日照时数长短不同,从而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 辐射不同,导致地面辐射强度不同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 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 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 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 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核心考点 2 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

6、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注意: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 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关键点:热量差大气上升或下降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易错点:(1)图中气压的高低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高度而言的,因而图中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 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低压的 数值要高于对应高空高压的数值。 (2)气流不一定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 压区;但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则有可能由低气压区流向高气压区。 二、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1.海陆风形成白天

7、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 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 海风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 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 陆风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 水增多2.山谷风形成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 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 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 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 坡下滑,形成山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 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 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

8、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 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 岛环流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 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三、等压面的判读方法 等压面是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1)等压面的规律 垂直递减规律: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 度的增加而减小;下高上低是绝对规律。 水平凸凹规律:地面受热均匀的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引起等 压面的上凸或下凹。一般规律是,地面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地面 温度低空气下沉形成低压等压面上

9、凸。因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 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即“凸高凹低” ,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凹方向相反。(2)常见等压面判读方法 根据等压线(面)的弯曲状况确定下垫面的冷热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同一高度面上 a 处等压线向上凸出,说明该处气压较高, 而处于同一高度的 b 处气压较低,因为 ac,cd,而 db,所以 ab。 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地面气压状况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近地面 A 处气压较低(这里必须 特别注意,A 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 a 处相比,而是与近地面的 B 处相比而言的,对 A 处来说,其气压远远大于高空的 a 处),B 处气压较高。A、B 两处的气压差异是地面

10、热力 性质的差异引起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所致。地面温度较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 气压较低;地面温度较低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地面气压较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面 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 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得出地面 温度较高的结论。 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 图 A 图 B 在等压面图中,经常见到比较不同的高度及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的问题,以及考查等压 面凸向的问题。这类问题解答的原则是:如上图 A,不同海拔高度上,越向高空,气压值 越低,因为越向高空,空气的密度越小;在近地面附近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 方气压低。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

11、。如上面图 B,甲、乙、丙、丁四地气 压由高到低顺序为乙、甲、丙、丁,丙为高气压,丁为低气压,而地面上的甲为低气压, 乙为高气压。在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上,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下凹的地方为低压。气 压高低是指同一水平面(海拔高度)上的比较,而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因为越向高空,空气的密度越小。 核心考点 3 风 一、形成风的三种力 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有的地方气压高,有的地方气压低。我们把单位 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气压梯度。因为它们是表示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变化情况,所以也称水平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南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 力,这个力称为

12、水平气压梯度力。这个力的作用下,推动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压区做水平 运动,这就形成了风。总体来说,风的形成共受三种力的影响:对向的影响来源:学+科+网 Z+X+X+K作用力方向来源:学. 科.网大小风速风向水平气 压梯度 力 (F)始终与等压线 垂直,由高压 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 水平气压梯度 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 力越大,风速 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 指向低压地转偏 向力 (G)始终与风向垂 直大小随纬度而 增加,赤道为 零不能影响风速北半球使风向右偏,南 半球使向向左偏。与水 平气压梯度力共同作用 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摩擦力 (f)始终与风向相 反大小与下垫面 有关,起伏越 大摩擦力越大

13、, 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下, 使向向与等压线形成一 夹角二、不同状态下的风向作用力受力及风向风的类型名称方向受力作用分析风向理想状态 的风水平气压 梯度力沿垂直等压线,由高压 区流向低压区垂直等压线,由高 压区流向低压区水平气压 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 流向低压区高空的风地转偏向 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 偏,南半球向左偏;只 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当地转偏向力增大 到与气压梯度力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时,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水平气压 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 流向低压区地转偏向 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 偏,南半球向左偏;只 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近地面的 风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当地

14、转偏向力和摩 擦力的合力与气压 梯度力相平衡时, 风向斜穿过等压线, 由高压吹向低压核心考点 4 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面与天气 1.锋面与天气类型冷 锋暖 锋准静止锋气团位置 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暖气团密度大,冷气团密度小)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冷暖气团势均力敌移动方向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暖 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暖气团徐徐爬升来回移动锋面图示锋面符号天气图示雨区位置雨区范围 小中大锋面坡度 较大较小很小过 境 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 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 朗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 境 时常出现阴天、大风、雨雪、 降温(慢行冷锋:连续性 降

15、水,快行冷锋:狂风暴 雨或沙尘天气)云层加厚,产生连续性降 水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 形成持续性降水(降水强 度小)天气 特征过 境 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 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 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 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 下降、天气转晴单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我国典型 的锋面天 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 节的大风、沙面暴;寒潮; “一场秋雨一场寒”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 ; 江淮地区的梅雨;贵阳冬 半年“天无三日晴”2.冷锋与暖锋的判断 (1)根据锋的符号来判断 若天气形势图中出现符号,则表示冷锋,且有三角锯齿的一侧

16、是锋前,也是 锋的移动方向;若出现符号,则表示暖锋,且有半圆形的一侧是锋前,也是 锋的移动方向。 (2)根据冷、暖气团运动方向来判断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 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根据锋面坡度来判断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 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根据雨区范围及位置来判断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5)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来判断3.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以下几个: 华南准静止锋: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 季,秋季出现最少。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 10 天以上。华南 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 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江淮准静止锋:每年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