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490947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技术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检测技术基础知识,检测技术基础知识,2.1 检测系统误差分析基础 2.2 系统误差处理 2.3 随机误差处理 2.4 粗大误差处理 2.5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 测量误差的定义检测系统(仪表)不可能绝对精确,测量原理的局限、测量方法的不尽完善、环境因素和外界干扰的存在以及测量过程可能会影响被测对象的原有状态等,也使得测量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被测量的真值而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个偏差就是测量误差。,2.1.1 误差的基本概念,2 真值一个量严格定义的理论值通常叫理论真值.,约定真值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通过并发布的各种物理参量单位的定义,利用当今最高科学技术复现的这些实物单位基准,其值被公认为

2、国际或国家基准,称为约定真值。相对真值如果高一级检测仪器(计量器具)的误差仅为低一级检测仪器的误差的1/31/10,则可认为前者是后者的相对真值。,2.1.1 误差的基本概念,3 标称值计量或测量器具上标注的量值,称为标称值。4 示值检测仪器(或系统)指示或显示(被测参量)的数值叫示值,也叫测量值或读数。,2.1.1 误差的基本概念,1 绝对误差检测系统的测量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X0之间的代数差值x称为检测系统测量值的绝对误差 :,(2-1),式中,真值可为约定真值,也可是由高精度标准器所测得的相对真值。绝对误差说明了系统示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其值可正可负,具有和被测量相同的量纲单位。,2.1.2

3、 误差的表示方法,2 相对误差检测系统测量值的绝对误差x与被测参量真值X0的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的相对误差,常用百分数表示 :,(2-4),一般来说相对误差值越小,其测量精度就越高。相对误差是一个量纲为一的量。,2.1.2 误差的表示方法,3 引用误差检测系统测量值的绝对误差x与系统量程L之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值的引用误差。引用误差通常仍以百分数表示:,(2-5),比较式(2-5)和(2-4)可知:在的表示式中用量程L代替了真值X0 。,2.1.2 误差的表示方法,4 最大引用误差(或满度最大引用误差)所有测量值中最大绝对误差(绝对值)与量程的比值的百分数,称为该系统的最大引用误差,由符号

4、max,可表示 :,(2-6),最大引用误差是检测系统的基本误差,是检测系统的最主要质量指标,能很好地表征检测系统的测量精确度。,2.1.2 误差的表示方法,1 精度等级取最大引用误差百分数的分子作为检测仪器(系统)精度等级的标志,也即|x|,精度等级用符号G表示。0.1、0.2、0.5、1.0、1.5、2.5、5.0 七个等级,是我国工业检测仪器(系统)常用精度等级 。检测仪器(系统)的精度等级按选大不选小的原则套用标准化精度等级值 。,2.1.3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容许误差,例: 量程为01000 V的数字电压表,如果其整个量程中最大绝对误差为1.05V,则有,由于0.105不是标准化精度

5、等级值,因此该仪器需要就近套用标准化精度等级值。0.105位于0.1级和0.2级之间,尽管该值与0.1更为接近,但按选大不选小的原则该数字电压表的精度等级G应为0.2级。,2.1.3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容许误差,仪表精度等级的数字愈小,仪表的精度愈高。如0.5级的仪表精度优于1.0级仪表,而劣于0.2级仪表。 值得注意的是:精度等级高低仅说明该检测仪表的引用误差最大值的大小,它决不意味着该仪表某次实际测量中出现的具体误差值是多少。 2 容许误差容许误差是指检测仪器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范围。检测仪器的准确度、稳定度等指标都可用容许误差来表征。,2.1.3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容许误差

6、,例2.1被测电压实际值约为21.7 V,现有四种电压表:1.5级、量程为030 V的A表;1.5级、量程为050 V的B表;1.0级、量程为050 V的C表;0.2级、量程为0360 V的D表。请问选用哪种规格的电压表进行测量所产生的测量误差较小? 解:根据(2-6)式,分别用四种表进行测量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如下:,2.1.3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容许误差,A表:B表: C表: D表:,V,V,V,V,四者比较,通常选用A表进行测量所产生的测量误差较小。,2.1.3 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容许误差,由上例不难看出,检测仪表产生的测量误差不仅与所选仪表精度等级G有关,而且与所选仪表的量程有关。

7、通常量程L和测量值X相差愈小,测量准确度较高。所以,在选择仪表时,应选择测量值尽可能接近的仪表量程。,2.1.3 检测仪器的精度等级与容许误差,1 按误差的性质分类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2.1.4 测量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参量时,其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误差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这种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误差值恒定不变的又称为定值系统误差,误差值变化的则称为变值系统误差。,2.1.4 测量误差的分类,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被测参量时,测量误差的大小与符号均无规律变

8、化,这类误差称为随机误差。通常用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精密度越低,随机误差越大;精密度越高,随机误差越小。,2.1.4 测量误差的分类,粗大误差粗大误差是指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特点是误差数值大,明显歪曲了测量结果。正常的测量数据应是剔除了粗大误差的数据,因此我们通常研究的测量结果误差中仅包含系统和随机两类误差。,2.1.4 测量误差的分类,2 按被测参量与时间的关系分类按被测参量与时间的关系测量误差可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两大类。被测参量不随时间变化时所测得的误差称为静态误差;被参测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量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称为动态误差。,2.1.4 测量误差的分类,检测技术基

9、础知识,2.1 检测系统误差分析基础 2.2 系统误差处理 2.3 随机误差处理 2.4 粗大误差处理 2.5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在一般工程测量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总是同时存在的,但系统误差往往远大于随机误差。为保证和提高测量精度,需要研究发现系统误差,进而设法校正和消除系统误差的原理、方法与措施。,2.2 系统误差处理,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其出现的有规律性,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一般可通过实验和分析研究确定与消除。 系统误差(x)随测量时间变化的几种常见关系曲线如图2-1所示。,2.2.1 系统误差的特点及常见变化规律,2.2.1 系统误差的特点及常见变化规律,1 恒差系统误差的确定 实验比对对

10、于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差型系统误差,通常可以采用通过实验比对的方法发现和确定。实验比对的方法又可分为标准器件法(简称标准件法)和标准仪器法(简称标准表法)两种。,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原理分析与理论计算 对恒差型系统误差,可通过原理分析与理论计算来加以修正。此类误差的表现形式为在传感器转换过程中存在零位、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被测参量间存在非线性、传感器内阻大而信号调理电路输入阻抗不够高,处理信号时可略去高次项或采用精简化的电路模型等。,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改变外界测量条件由于有些检测系统在工作环境或被测参量数值变化的情况下,测量系统误差也会随之变化。对这类检测系统需要通过逐个

11、改变外界测量条件,以发现和确定仪器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系统误差。,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2.变差系统误差的确定变差系统误差是指测量系统误差按某种确定规律变化。可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是否存在变差系统误差。 残差观察法残差(剩余偏差):测量数据及各测量值与全部测量数据算术平均值之差。,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具体实现: 把测量值及其残差按先后次序分别列表, 观察和分析残差值的大小和符号的变化, 若残差序列呈递增或递减,且残差序列减去其中值后的新数列以中值为原点的数轴上呈正负对称分布,则存在累进性的线性系统误差; 如果偏差序列呈有规律交替重复变化,则

12、存在周期性系统误差。,使用前提:系统误差比随机误差大 。,马利科夫准则马利科夫准则适用于判断、发现和确定线性系统误差。准则的使用方法是将同一条件下重复测量得到的一组测量值X1、X2 、Xi 、Xn按序排列,并求出相应的残差1、2 、i 、n,,(2-8),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将残差序列以中间值k为界分为前后两组,分别求和,然后把两组残差和相减,即,当n为偶数时,取k=n/2、s=n/2+1;当n为奇数时,取k=(n+1)/2=s 。若D近似等于零,表明不含线性系统误差;若D明显不为零(且大于i),则表明存在线性系统误差。,(2-9),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阿贝赫梅特准

13、则阿贝赫梅特准则适用于判断、发现和确定周期性系统误差。准则的使用方法是将同一条件下重复测量得到的一组测量值X1、X2 、Xn按序排列,并根据(2-8)式求出残差1、2 、n,然后计算,(2-10),如果(2-10)式中 成立(2为本测量数据序列的方差),则表明存在周期性系统误差。,2.2.2 系统误差的判别和确定,1 针对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对应措施对测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统误差的环节作仔细分析,寻找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是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2.2.3 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2 采用修正方法减小恒差系统误差具体做法: 测量前先通过标准器件

14、法或标准仪器法比对,得到该检测仪器系统误差的修正值,制成系统误差修正表; 用该检测仪器进行具体测量时将测量值与修正值相加,从而大大减小或基本消除该检测仪器原先存在的系统误差。,2.2.3 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3.采用交叉读数法减小线性系统误差交叉读数法(对称测量法):在时间上将测量顺序等间隔对称安排,取各对称点两次交叉读入测量值,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即可有效地减小测量的线性系统误差。,2.2.3 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4.采用半周期法减小周期性系统误差对周期性系统误差,可以相隔半个周期进行一次测量,如图1-2所示。,2.2.3 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检测技术基础知识,2

15、.1 检测系统误差分析基础 2.2 系统误差处理 2.3 随机误差处理 2.4 粗大误差处理 2.5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随机误差是由没有规律的大量微小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因而不易掌握,也难以消除。但随机误差具有随机变量的一切特点,它的概率分布通常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因此,可以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分布范围做出估计,得到随机影响的不确定度。,2.3 随机系统误差处理,假定对某个被测参量进行等精度重复测量n次,其测量值分别为X1、X2 、Xi 、Xn,则各次测量的测量误差,即随机误差(假定已消除系统误差Xi )分别为X1=X1-X0X2=X2-X0 Xi=Xi-X0 (2-11)Xn=Xn-X0式中,X0为真值。,2.3.1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大量的试验结果还表明: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多数都服从正态分布。如果以偏差幅值(有正负)为横坐标,以偏差出现的次数为纵坐标,作图可以看出满足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整体上具有下列统计特性:,2.3.1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2.3.1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1 正态分布高斯于1795年提出的连续型正态分布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为:,(2-12),式中 ,为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值;e为自然对数的底;,2.3.1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为随机变量x的标准偏差(简称标准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