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08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472288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08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产业经济学08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产业经济学08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产业经济学08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产业经济学08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08(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政策类型,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 第二节 产业结构政策 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 第五节 综合性产业政策,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一、产业组织政策概述 二、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内容,(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概念界定所谓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质是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产业组织政策产生的依据在于:市场力量本身并不能自发地避免过度竞争,也不能防止大规模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采用共谋、卡特尔和价格歧视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取高额利润、抑制竞争。,一、产业组织

2、政策概述,从政策取向看,各国已有的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竞争促进政策,它着眼于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另一类是鼓励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合理化政策,它着眼于限制过度竞争的作用。 从政策对象看,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市场结构控制政策和市场行为控制政策两大类。前者是从市场结构方面禁止或限制垄断的政策;后者是从市场行为角度控制各种妨碍竞争和不公正交易行为的发生。,(二)产业组织政策的分类,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般目标是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以提高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创始人贝恩曾经提出,产业组织政策的具体目标可以细化为六个方面。(了

3、解),(三)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类:,(四)产业组织政策的手段,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控制市场行为,控制市场结构,从政策手段的属性看,还可以将产业组织政策的手段分为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保障合理性,保障公平竞争,直接干预,(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二、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内容,2.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例外原则的适用范围,(1)美国: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例外原则适用范围主要包括特殊行业、特殊组织和某些特殊活动。 特殊行业:自然垄断性的,容易波动和发生过度竞争的行业; 特殊组织主要指工会组织。 (2)原联邦德国:原联邦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反

4、垄断的竞争促进政策法规卡特尔法,其例外条款集中体现在对各种“合法卡特尔”的界定中。 (3)日本:日本反垄断政策的“适用除外”范围主要包括: 自然垄断所固有的行为。 基于特定事业法令的正当行为,产业合理化政策,是旨在促进规模经济形成、改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大批量生产方式和增加产业利润、实现产业振兴的基本政策。 “产业合理化”一词首先出现在1925年之后的德国、法国和英国。 日本的产业合理化政策是世界上最系统、最广泛和最富有成效的政策体系。 产业合理化政策不仅在一些工业化先行国家发挥过重要作用,更是广大后发国家实施赶超战略必不可少的基本政策之一。因为后发国家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企业规模

5、较小,产业集中度过低,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二)产业合理化政策,直接规制政策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垄断产业.其目的是防止因重复投资与过度竞争所带来的资源低效配置,并确保产品的稳定供给、收入的公正分配、物价的稳定,以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直接规制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量规制、设备规制、价格规制和退出规制等。 由于直接规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它不利于发挥经营者的创新能力,需要一定的规制成本,还容易为政府官员滥用职权,乃至“权钱交易”留下隐患,不利于行政的廉洁与高效。,(三)直接规制政策,一、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与内容 二、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性 三、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 四、

6、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第二节 产业结构政策,(一)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 所谓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 经济现代化过程的核心内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技术不断进步基础上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贯穿现代经济增长全过程的一条主线。,一、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与内容,产业结构政策的宗旨是以技术进步来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政策大致可以归纳为产业调整政策和产业援助政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后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高度化。 无论合理化还是高度化,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因此,产业结构政策的核

7、心和焦点无疑应当是推动技术创新。,(二)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容,从具体内容看,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衰退产业调整政策其中战略产业扶植政策和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是最基本的产业结构政策内容。,战略产业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它首先是一种新兴产业,但并非所有新兴产业都可以成为战略产业。 要成为战略产业就必须具备三大基本特征:一是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二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望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三是同其他产业的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战略产业的扶植政策,1.战略

8、产业的选择失误。反馈式修正 2.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失误。国际经验表明,政府为扶植战略产业所作的投入,并不总是同其收益成正比,它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效益低下与资源浪费。,在制定和实施战略产业扶植政策时,务必重视防止出现两类失误:,所谓衰退产业是指经历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期之后,进入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衰退期的产业。 衰退产业调整对策其立足点是帮助衰退产业实行有秩序的收缩、撤让,并引导其资本存量向高增长率产业部门有效转移。 即使在信奉“适者生存”法则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衰退产业也不是撒手不管的。,四、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1.加速设备折旧。 2.市场保护、援助。通过限制竞争品进口剧

9、增对衰退产业实施一定的保护,为其调整、转移创造时机。但这类措施不宜长期采用,否则容易引发消极后果。 3.促进转产。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指定某个衰退产业部门减少或停止生产某些产品,协助其选择适宜的转产方向。,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4.技术与经营支持。政府通过协调专利与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对衰退产业转产的目标领域提供及时的技术和经营上的指导、咨询与援助。 5.转岗培训。即利用政府所掌握的公共教育与培训设施,对不适应转产后新岗位技术要求的职工提供培训服务。,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一、产业布局政策概述 二、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政策 三、中国“十五”期间(2001年 2006年)产业布局政策,一、产业

10、布局政策概述,产业布局政策一般指政府机构根据产业的经济技术特性、国情国力状况和各类地区的综合条件,对若干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引导和合理调整的意图及其相关措施。 产业布局政策的特点: 1.从产业布局政策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地区发展重点的选择和产业集中发展战略的制定。 2.从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来看,产业布局政策往往与特定的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相关联。 3.从产业布局政策的实施手段上看,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是规划性的,同时也包括一定意义上的政府直接干预。,从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来看:在 经济不发达阶段,政府通常更强调产业布局的非均衡性,即强调优先发展某些地区,通过超常规增长,带动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国家经济

11、的增长; 当经济较为发达之后,政府则从维护经济公平和社会稳定等目标出发,偏重于强调地区经济的均衡性。,从产业布局政策的实施手段上看:政策主要是规划性的,同时也包括一定意义上的政府直接干预; 在地区发展重点的选择上国家直接投资方式;在产业集中发展战略方面政府规划的形式,(一)美国的产业布局政策 美国是两党制整体,又实行三权分立。产业布局政策实际上是利益集团相互冲突、相互摩擦的产物。表面上,决定产业政策的是国会和政府。实行上,是各不相同的利益集团,尤其是大企业、大财团。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过程,就是各不相同的利益集团之间争夺资源的过程。 所以在美国,产业发展政策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个价值体系。,二

12、、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政策,在德国,确定未来的经济结构和调整经济政策,不是联邦政府的任务,而是由企业来完成。 产业结构的转化是由市场竞争来推动,而不是由政策进行直接干预。德国政府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改善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经济框架条件方面。在实施产业布局政策方面,也主要是采取财政补贴促进产业布局合理化发展。既有由上而下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有富裕州补助较贫穷州的横向财政转移的支付制度,而且这种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对产业布局均衡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德国的产业布局政策,二战后,日本的产业布局政策围绕尽快增强国力,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80年代以后,为解决工业布局过密、过疏的不协调问题,日本先后

13、制订了四个全国性的综合开发计划,而且后一个计划主要是针对前一个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的问题而制订的,使得区域政策具有连贯性和针对性,能够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三)日本的产业布局政策,三、中国“十五”期间(2001年2006年)产业布局政策(了解),第五节 综合性产业政策以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为例,对两种常见的综合性产业政策,即农业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进行归纳和总结,(一)农业的产业特性 农业不仅提供食物,而且还为工业提供原料等生产要素和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几乎所有先进国家都拥有相对发达的农业,

14、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多数受到农业落后的困扰。只要农业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工业化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这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农业的特征使得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一、农业政策,由于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质产业”。 “重农轻商”、“固本抑末”几乎是我国历史上最持久的政策理念。 当前,世界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所谓“农业工业化”趋势。此外,随着各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的扩大,农业的国际竞争将会加剧,世界农业将逐步走向一体化。农业政策理应成为国家产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弱国。除了运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农业生产者投身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制定和推行有效

15、的农业政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二)农业政策的重要性,农业政策的一般目标与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2.增加和稳定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3.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4.建立发达、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的农 业必须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5.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尤其要主动承担这方面的责任。,(三)农业政策的一般目标与手段,(一)中小企业概述 1.中小企业的概念。中小企业是一个企业规模的概念,其含义是因时代、国家和所在产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并不存在一条绝对的界限。,二、中小企业政策,在我国,

16、发展最快的中小企业是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他们是我国实行市场取向改革的产物。不仅是我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推动力量,而且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 引擎”。中小企业的活力与它的高淘汰率密切相关。,2.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一般认为,中小企业政策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政策,是包涵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多种成分的产业政策统一体。从起源上看,中小企业政策是国家为了缓和、解决同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相关的各种问题而采取的对策。中小企业政策的基本课题包括保护、扶植和指导等三个方面。,3.中小企业政策的性质和基本课题,乡镇企业是中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全国范围看,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最为发达,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实力则依次递减。 中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基本是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产生,在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中不断壮大起来的。 进入90年代以来,在国家“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的指导下,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逐步加快,并涌现出一批技术装备先进、开发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优秀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