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类创造力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469671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人类创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劳动——人类创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劳动——人类创造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劳动——人类创造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劳动——人类创造力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人类创造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人类创造力(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第一单元 总目标,第一单元 劳动人类创造的源泉 单元总目标 1、 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 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

2、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1、课题 劳动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活动(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要求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3、。,课前准备:,课件,课本,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欣赏课件,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对美术的兴趣,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引入课题),二出示自学目标:,1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2.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 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3.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出示重点难点,要求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 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四.自学

4、指导(一),教师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学生讨论反馈,教师总结:在激流中前进作者运用了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运用衬托和对比手法刻画船工们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船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对比。,粮食主要表现了苏联集体农庄女庄员们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面。那兴奋的笑脸和欢快而有节奏的动作,充分显示崭新的生活面貌。作品构图宏伟,形象生动,主体鲜明。,自学指导(二),1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分组讨论,写观后感学生自愿发言。 2生反馈意见。 3.学生自愿发言,教

5、师总结,牛耕是一幅砖画,这是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5号墓中出土的、前室壁的一幅砖画。墓室中绘有大量的砖画。这幅砖画最大特点是,除了表现墓主生前宴欢、舞乐等享乐生活外,大部分是表现劳动人民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场面。是墓主为了祈求死后永远有一批劳动群众供他们驱使奴役、但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这幅表现牛耕的砖画,画面十分单纯,两头牛有意画成一黑一白,以对比的手法突出画面的明快感。画扶犁者,只寥寥几笔,不仅生动地画出了扶犁者的形态,而且其缓步前行时的姿态极富运动 感。,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反映北宋都城汴梁繁荣景象的、具有价值的著名之作。 全画内容大体分为三段,开头是画汴梁的郊野风光

6、,中段是两岸舟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繁忙的活动场景;后段为巿区街道的繁华场面。教材中所选的是中段也是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一艘载着货物的大船,即将通过虹桥。桥下湍急的水流使大船好像一时失去了控制,船工们急忙放下桅杆和帆,有的指挥,有的掷缆绳,大船安全地通过虹桥。具有戏剧性的场面,吸引桥上众多的行人。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桥下发生的一切。桥上桥下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热烈、紧张而又极其生动的画面。,捣练图让我们看到了盛唐时期制练的劳动过程。作为一件艺术品,其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作者描绘这一劳动场面的高超技巧。这主要表现在由四个妇女组合而成的画面,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有独具匠心的安排;人物站立的位置和姿态各不相同,既统一,又富有变化。“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具有唐代妇女的共同特征。描画勾线工细又劲健,设色富丽而又匀净雅致,衣服的质感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充分显示了唐代的工笔人物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五 展示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通过欣赏,评述,交流。写自己的心得,提出小意见(反馈),六课后拓展,利用课余时间,多搜集优秀中外美术图片,通过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