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458666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隐患排查治理培训,2,主要内容,事故隐患分类及表现,2,如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4,为什么要事故隐患排查?,3,什么是事故隐患?,1,3,事故隐患的定义,隐患:广义中的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它是一种潜藏着的因素,“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蔽,而“患”字则体现了祸患,不好的状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注意:事故隐患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1)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 不稳、路面太滑等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 (2)

2、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 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一类是“违反”型隐患;另一类是由于某些因素而引起的三种现实表现。 在事故隐患的三种表现中: 物的危险状态是指生产过程或生产区域内的物质条件(如材料、工具、设备、设施、成品、半成品)处于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指示或其他具体行为不符合安全规定; 管理上的缺陷是指在开展各种生产

3、活动中所必须的各种组织、协调等行动存在缺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28001-2011中的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具备导致事故、事件的潜在能力 危险源的对象:根源;状态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根源为能量物质/载体,状态为能量物质/载体约束措施的缺陷。 危险源事故隐患,但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将最终导致事故。,危险源,6,风险因子,理论可替代实际可转换,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

4、,7,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A风险因子,B风险因子,隐患:内部失控,事故,外部激励,产生了人们不期望的后果,超出设定安全界限的状态或行为,8,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乙炔,钢瓶,装满 乙炔 钢瓶,强度不够或碰撞,乙炔 钢瓶 破损,风险因子,危险源,隐患,爆炸事故,事故隐患的十个特征 主要有隐蔽性、危险性、突发性、因果性、连续性、 重复性、意外性、时效性、特殊性、季节性。,9,事故隐患,事件,未遂事故,事故,安全 = 治理事故隐患,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公司生产大豆主要为浸出工艺,该工艺使用正己烷为溶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容易因设备设施老化、腐蚀、超压、作业人员违章作业等造成溶剂泄漏,进

5、而形成可燃或爆炸性气体,遇点火源,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正己烷,精炼车间、污水处理车间、循环水处理等都使用酸碱,有泄漏、灼烧伤等危险。,变配电室、各车间配电室、前清、预榨、瓶胚等有机械、电气伤害等危险。,酸碱作业,公司主要安全危害因素,公司榨油厂、前清、粕打包车间、卸料口、除尘工段、锅炉车间等,存在粉尘爆炸和噪声的危险。,机械、触电伤害,噪声 粉尘,11,主要内容,事故隐患分类及表现,2,如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4,为什么要事故隐患排查?,3,什么是事故隐患?,1,12,事故隐患的分类及表现,事故隐患的常见表现形式,事故隐患的分类,(一),(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举例,(三),13,(

6、一)事故隐患的分类,按照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可分为20类,按照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为3大类,事故隐患分类方法,按照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治理难度分2大类,14,1、按照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分类,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事故隐患按照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可分为20类,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它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它伤害,15,2、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类,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类,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16,

7、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3、按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后果和治理难度分,17,(二)事故的表现形式,1、人的不安全行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13类共51种 1.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3 使用不安全设备 1.4 手代替工具操作 1.5 物体存放不当 1.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7 攀、坐不安全位置 1.8 在起吊物

8、下作业、停留 1.9 机器运转时进行维修清理等作业 1.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1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12 不安全装束 1.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18,(二)事故的表现形式,2、物的不安全状态 2.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2.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2.4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3、管理上的缺陷表现 主要有8类,也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管理上的主要间接原因。 3.1技术和设计上缺陷; 3.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 3.3劳动组织不合理; 3.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3.5没有安全生产

9、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 3.6操作规程,或者不健全; 3.7没有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或者不健全; 3.8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经费不落实。,(三)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举例,1. 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2. 不安全装束 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 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3)其它,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三)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举例,4. 其他类型不安全行为,未执行监护监督制度,单人进行危险作业、检修作业等操作行为,封闭或阻塞安全通道,(三)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举例,22,主要内容,事故隐患分类及表现,2,如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4,为什么要

10、事故隐患排查?,3,什么是事故隐患?,1,23,安全管理的效益在哪里?,降低事故成本; 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事故成本是隐藏的,包括:,直接成本:治疗、工资、赔偿 间接成本:损坏的的设备和产品、生产和质量的损失、生产 中断和减产,=人员更安全=更少的伤害=,=提高效率=降低操作成本=,=降低保险费用=,=更多的生意=,改善安全,更多的利润,24,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是不可避免吗? 是管理不到位吗? 是设备、设施不安全吗? 是操作的方式不对吗? 是所处的位置对吗? 是因为运气不好吗? 是外力因素吗?( 是由于有意的人为破坏吗? ?,之所以会发生事故,是因为事故隐患的存在!,2

11、5,小隐患往往酿成大事故!,事故金字塔理论,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海因里希 Heinrich 20世纪50年代 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 其中1666件死亡、重伤事故,48334件轻伤事故,其余为无伤害事故 1:30:300:3000:30000,为了预防1起死亡或重伤事故,我们必须要消除30000个事故隐患!,记 录 性 事 故,非 记 录 性 事 故,26,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当前伤亡事故中,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目前技术还不能解决的原因而造成的事故极少,绝大多数属于责任事故。其中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基层班组,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消除等因素造成的。,

12、27,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新安全生产法,28,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

13、实记录在案。 第五十六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新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的要求,29,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法律法规的要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30,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

14、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法律法规的要求,31,主

15、要内容,事故隐患分类及表现,2,如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4,为什么要事故隐患排查?,3,什么是事故隐患?,1,32,如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业危害(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直观经验分析法事故隐患提示表法 安全标准化法,33,1、作业危害分析法,作业危害分析(作业安全分析),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此方法适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作业危害分析将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作业危害分析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

16、彻实施。这种方法的基点在于职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所谓的“作业”(有时也称“任务”)是指特定的工作安排,如“操作研磨机”、“使用高压水灭火器”等。“作业”的概念不宜过大,如“大修机器”,也不能过细。,34,1、作业危害分析法,分析步骤开展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辨识原来未知的危害,增加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促进操作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得到更为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为操作人员的培训资料,并为不经常进行该项作业的人员提供指导。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职业安全健康检查的标准,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 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 (1) 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 (2) 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 (3) 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 (4) 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35,作业危害分析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