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业安全最新讲座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457901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244 大小:19.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作业安全最新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244页
焊接作业安全最新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244页
焊接作业安全最新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244页
焊接作业安全最新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244页
焊接作业安全最新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2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作业安全最新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作业安全最新讲座(2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2,序言:,1、什么叫特种作业? (1)是相对普通作业而言的; (2)岗位更重要,危险性更大,易发生事故; (3)易对本人、他人主设备设施造成危害,技术要求高; (4)人员要求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严格按要求规范操作,确保安全。,3,一、操作人及相关法规,1、操作人要求 (1)基本条件:a、年满18周岁; b、初中以上文化; c、身体健康,视力好,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眩晕等疾病。 (2)技术要求:a、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b、熟练使用工具; c、对操作现场熟悉,并能有效保护自己; d、熟悉使用灭火器具,并按相关要求执行。,4,一、操作人及相关法规,2、相关法律法

2、规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颁布,11月1日实施;,5,一、操作人及相关法规,a、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适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b、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c、从业人员五项权利: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检举、控告权;合法拒绝权;遇险停、撤权;保外索赔权。,6,一、操作人及相关法规,d、从业人员四项义务:遵章作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隐患报告。 e、特别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7,一、操作人及相关法规,(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0日实施; (4)职业病防治法 (5)工伤保险条例 (6)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简介。,8,一、操作人及相关法规,3、安全监管: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3)监察机关; (4)社会中介机构; (5)社会公众; (6)新闻媒体。,9,一、操作人及相关法规,4、基本职业道德 (1)爱岗、尽责; (2)文明、守则 5、特种作业人员职业道德 (1)安全为公:“三不伤害”; (2)精益求精; (3)好学上进。,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 安全技术讲座,1、绪论、12-15 2、焊接与切割的防火防爆、16-44 3、焊接与气割的安全

4、用电、45-82 4、特殊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技术、83-119 5、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120-124 6、气焊与气割的安全技术、125-161 7、常用电弧焊与切割安全技术、162-177 8、其它焊接与切割安全技术、178-183 9、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184-191,1.1 焊接原理与分类 焊接是借助原子或分子的结合与扩散作用,使两块分离的金属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称为焊接 ,焊接分类见下图。,第一章 绪论,1.2 焊接作业有害因素及事故 金属焊接和气割具有操作简单、节约材料、劳动强度低,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特点,另一方面,焊接会产生一些影响工人安全和健康的因素,焊接操

5、作属于特殊工种,焊工需要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和电机电器接触,焊接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噪音和射线等。由于上述多种不安全因素,故有可能发生爆炸、火灾、烫伤、中毒(急性中毒)和高空坠落等工伤事故。,第一章 绪论,见下图富氩气保护自动立焊和数控自动切割,第一章 绪论,自动立焊,数控切割,1.3 焊接安全的重要意义 长期从事焊接工作会产生焊工尘肺慢性中毒(如锰中毒、金属烟尘等)血液疾病,电光性眼病及皮肤等职业病,严重危害焊工及其他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我们国家对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一直非常重视,特别指出对于焊接、电工、电气、起重、锅炉、受压容器等特殊工种的工人,必

6、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培训,经过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企业在安全部门主持下,定期进行焊工的体格检查,焊前做好预防,避免各种事故和疾病的发生。,第一章 绪论,15,第二章 焊接与切割的放火防爆 一、燃烧 1. 氧化与燃烧 根据化学定义,凡是使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强烈的氧化反应,并伴随有热和光同时发出,则称为燃烧。物质不仅与氧的化合反应属于燃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硫的蒸气等的化合反应也属于燃烧。但是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所起的反应是最普遍的,也是焊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我们将着重讨论这一形式的燃烧。 燃烧俗称着火,如果只有放热发光而没有氧化反应的不

7、能叫做燃烧,如灼热的钢材虽然放热发光,但这是物理现象,不是燃烧;而放热或不发光的氧化反应,如金属生锈、生石灰遇水放热等现象,也不能叫做燃烧。,16,2燃烧的必要条件 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亦即发生燃烧的条件必须是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共同存在,并有能导致着火的火源,例如火焰、电火花、灼热的物体等。 (1)可燃物质 凡能与氧和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质。就其存在的状态可分为固态可燃物、液态可燃物、气态可燃物三类;按其组成的不同又可分为无机可燃物质(如氢气、一氧化碳等)和有机可燃物质(如甲烷、乙炔等)两类. 物质的可燃性质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

8、化,大块,17,的铝、镁可看作是不燃物,但在纯氧中就是可燃物。铝粉、镁粉不但能自燃,而且还有爆炸性。 (2)助燃物质 凡是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起助燃作用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氧气、氟和溴等。 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必须要有充足的空气(氧在空气中约占21),如燃烧1kg石油需要1012m3空气。如果缺乏空气,燃烧就不完全。 (3)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都叫着火源。要使可燃物质起化学变化而发生燃烧,需要有足够的热量和温度,各种不同的可燃物质燃烧时所需要的温度和热量各不相同。着火源主要有下列几种:,18,明火,如火柴和打火机的火焰、油灯火、炉火、喷灯火、烟头火以及焊接、气割时的动

9、火等(包括灼热铁屑和高温金属)。 电气火,电火花(电路开启、切断、保险丝熔断等),电器线路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电炉丝、电热器、电灯泡;红外线灯、电熨斗等。 摩擦、冲击产生的火花。 静电荷产和珠火花。电介质相互磨擦、剥离或金属摩擦生成的。如液体、气体,沿导管流动;气体高速喷出产生静电。 雷电产生的火花,分直接雷击和感应雷电。 化学反应热,包括本身自燃、遇火燃烧与其他抵触性物质接触起火。,19,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便不能燃烧。燃烧反应在浓度、压力、组成和着火源等方面都存在着极限值,如果可燃物未达到一定浓度,或助燃物数量不足,或着火源不具备足够的温度或热

10、量,那么,即使具备了三个条件,燃烧也不会发生。对于已进行着的燃烧,若消除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燃烧便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基本理论。 3燃烧的过程及类型 (1)燃烧的过程 可燃物质的燃烧一般是在蒸汽或气体状态下进行。由于可燃物质的状态不同,其燃烧的特点也不同。,20,气体容易燃烧,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需的热量便能迅速燃烧,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烧光。 液体在火源作用下,首先使其蒸发,然后蒸汽氧化分解进行燃烧。 固体燃烧,如果是简单物质,如硫、磷等受热时首先熔化,然后蒸发、燃烧,没有分解过程。若是复杂物质,在受热时首先分解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产物和液态产物的蒸汽着火燃烧。 (2)燃烧的类型 闪燃

11、与闪点 各种液体的表面都有一定量的蒸汽存在,蒸汽的浓度取决于该液体的温度。可燃液体表面或容器内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遇明火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瞬间火苗或闪光,这种现象叫闪燃。,21,引起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闪点的概念主要适用于可燃性液体)。当可燃性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点燃的危险。 不同的可燃液体有不同的闪点,闪点越低,火险越大。它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着火与燃点 所谓着火,则是可燃物质与火源接触能燃烧,并且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可燃性物质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或燃点。 受热自燃与自燃点 可燃物质在外部条件作用下,温度升高

12、,当达到其启燃点时,即着火燃烧,这种现象称为受热自燃。,22,自燃点是指物质(不论是固态或气态)在没有外部火花和火焰的条件下,能自动引燃和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物质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就越大。物质受热自燃是发生火灾的一种主要原因,掌握物质的自燃点,对防火工作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身自燃 能自燃的植物有:稻草、麦秆、木屑、仔棉、麻等。植物的自燃是由于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引起的。,23,植物油有较大的自燃性,动物油次之,纯粹的矿物油不能自燃,引起油脂自燃的内因是油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其不饱和程度越大,含量越多,则油脂的自燃能力就越大,这种不饱和化合物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发热作用。

13、引起油脂自燃的外因:有较大的氧化表面(如浸油的纤维物质)、有空气、具备蓄热的条件。烟煤、褐煤、泥煤和硫化铁等也能自燃。,24,二、爆炸 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大类。 1物理性爆炸与化学性爆炸 物理性爆炸是由于物理变化引起的。如蒸汽锅炉的爆炸,是由于过热的水迅速变化为蒸汽,且蒸汽压力超过锅炉强度的极限而引起的,其破坏程度取决于锅炉蒸汽压力。发生物理爆炸的前后,爆炸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化学性爆炸是由于物质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化学变化,形成其他物质,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和气体的现象。,25,例如用来制作炸药的硝化棉在爆炸

14、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CO、CO2、H2和水蒸气等)。爆炸时的体积突然增大4了万倍,在几万分之一秒内完成燃烧。由于一方面生成大量气体和热量,另一方面燃烧的速度又极快,在瞬间内生成的大量气体来不及膨胀和扩散开,仍然被约束在原有的较小的空间内。众所周知,气体的压力同体积成反比,即户yVK(常数),气体的体积越小,则压力就越大,而且这个压力产生极快,即使坚固的钢板、坚硬的岩石也承受不住。同时,爆炸还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冲击波不仅能推倒建筑物,对在场人员还具有杀伤作用。,26,化学反应的高速度,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这是化学性爆炸的三个基本要素。 发生化学性爆炸的物质,按其特性可分

15、为两类:一类是炸(火)药;另一类是可燃物质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燃气体、蒸气及粉尘的爆炸性混合物都属于后一类。 2爆炸极限 可燃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才能发生爆炸。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反之,则为爆炸上限。在低于下限和高于上限的浓度时,是不会发生着火爆炸的。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27,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性气体或蒸汽在空气或氧气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有时也用单位体积气体中可燃物的含量来表示(gm3)。爆炸性混合物的温度、压力、含氧量及火源能量等数量的增大,都会使爆炸极限范围扩大。从爆炸极限的大小和范围,可以评定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的火灾及爆炸危险性。爆炸下限较低的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危险性较大,爆炸极限的幅度越宽,其危险性就越大。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爆炸极限”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把它总结成四句话:“上上下下保安全,中间范围最危险,温度压力有影响,氧气火源能拓宽。”,28,3化学性爆炸的必要条件 凡是化学性爆炸,总是在下列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发生:a可燃易爆物;b可燃易爆物与空气混合并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c爆炸性混合物在火源的作用下。防止化学性爆炸的全部措施的实质,即是制止上述三个条件的同时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