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猪病防治大肠杆菌病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456925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8.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技术猪病防治大肠杆菌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生物技术猪病防治大肠杆菌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生物技术猪病防治大肠杆菌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生物技术猪病防治大肠杆菌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生物技术猪病防治大肠杆菌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技术猪病防治大肠杆菌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猪病防治大肠杆菌病(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疾病的总称。临床上表现为腹泻、败血症或毒血症。随着大型集约化养畜(禽)业的发展,本病对畜牧业所造成的损失已日益明显。,大肠杆菌病特点,易感动物多,分布范围广。 血清型多,但在某地或某种动物引起发病的只有少数几个特定血清型。 临床表现类型多。 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 防治比较困难。,病 原,大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1.形态结构 为革兰氏染色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单个或成对排列,不形成芽胞,大多数有鞭毛,有的有荚膜。2.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对碳水化合物发酵能力强。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形成圆形、光

2、滑、突起、半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部分发生溶血。,革兰氏阴性、不形成芽胞的小杆菌,大肠杆菌,示纤毛 (Pili) 和鞭毛 (Flagella),P,F,在绵羊鲜血琼脂培养基生长良好,3.存在、作用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是人和动物肠道的常在菌,一般存在于大肠中,但当其进入小肠后,就说明动物已经发病。 大部分是有益菌,其本身是蛋白质,可被机体消化、吸收;可以合成维生素K、B等;可分解蛋白质、糖等供机体使用。 只有少数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4.抗原结构 病原性大肠杆菌与动物肠道内正常寄居的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等方面无差异,但抗原结构不同。 大肠杆菌有菌体抗原

3、(O)、表面(或荚膜)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根据抗原成分不同,可分为许多血清型。,5.分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在较温暖季节,引起幼儿流行性腹泻,食物中毒。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产生ST或LT,可引起动物、婴儿、成人腹泻。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主要引起食物中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多见于猪和绵羊的水肿病。,6.毒力因子与发病机理(1)定植因子(菌毛、黏附素、F抗原) ETEC(产毒素大肠杆菌)进入小肠后,必须首先克服自然清除机制,粘附于小肠粘膜才能发挥致病作用。粘附能力与粘附素有关。粘附素固着于肠粘膜表面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上,从而使E.coli定居于

4、粘膜。,大肠杆菌以其纤毛 附着在微绒毛上,常见粘附素有以下几种K88(F4) 由质粒编码,能粘着于小肠各段上皮细胞(致仔猪黄、白痢)。K99 (F5)见于牛、羊、猪源性ETEC,粘着仅限于年幼动物的小肠后段上皮细胞。987P(F8)见于某些牛、猪源性ETEC,粘着限于年幼动物的小肠后段上皮细胞。F41 见于具有O9、O101抗原的牛、猪源性ETEC,有的菌株还具有K99抗原。F18和其他,(2)肠毒素(外毒素)的作用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能产生两种肠毒素:热稳定毒素(Heat stable toxin,) 能耐热10015min(肠黏膜细胞吸收作用能力降低,作用迅速短暂)。热敏感毒素(Heat l

5、abile toxin,)不耐热,6015min即破坏(肠腺分泌增加,作用缓慢持久)。毒素的总效应 引起水、Na+、Cl-、HCO3-等离子分泌亢进,导致分泌性腹泻。,(3)水肿素(细胞毒素,志贺样毒素)的作用: 将水肿病猪肠内容物的无菌滤液作仔猪静脉注射,经8-72h发生水肿病。 已获得水肿素纯品,它是一种Heat-Labile 的神经毒素。 存在于病猪小肠,可致血管损伤,引起眼睑水肿,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经甲醛灭活后用明矾沉淀,可用于免疫接种。,(4)内毒素的作用 将水肿病菌株内毒素给仔猪注射,可引起内毒素血症,如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呕吐,血管内凝血等。(5)侵袭性与大肠杆菌毒素 直接侵

6、入并破坏肠黏膜细胞,引起败血症。5.抵抗力 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中等,在水中可存活几周至几个月。5030min、6015min即死亡。一般常用消毒剂均能将其杀死。,流行病学,1.易感宿主 猪、牛、羊、马、兔、禽等多种动物对本病均易感,以其幼龄动物的易感性较高。 2.传染源 患病的畜禽和带菌者。通过粪便排出病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源,饲料,以及母畜的乳头皮肤和周围环境,传播本病。,3.传播途径幼畜主要通过污染的乳头,饮水饲料或舐食粪便等经消化道感染;犊牛也可经子宫内或脐带感染。鸡可经呼吸道感染或病菌经入孵种蛋裂隙使胚胎发生感染。,4.流行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犊牛和羔羊多发于冬春舍饲时期。

7、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料和饲养条件的改变易于诱发本病。 大型集约化养殖场畜禽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饲养用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是加速本病流行不可忽视的因素。,(一)猪大肠杆菌病,可分为以下3种:1.仔猪黄痢 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出生1周内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以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液状粪便)、消瘦、迅速死亡为特征。,(1)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 多发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最早发生于生后8-12h,以1-3日龄多见。以第1胎母猪所产的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可100%。2)传染源 带菌的母猪。3)传播途径 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少数经产道感染。4)流行特点(缺乏母源抗体)

8、窝发,速死;发病率高,致死率高。,(2)症状 出生时体况正常,突然有1-2头表现全身性衰弱,迅速死亡,然后相继发病。最急性者 不见下痢、突然死亡。急性者 以黄色或黄白色稀粪为特征,带有粘液;腹泻剧烈时,粪便大多水样,内含有凝乳片,顺肛门流下,其周围不留粪痕迹,易被忽视,一小时可排多次;下痢严重时,小母猪阴户尖端可出现红色,后肢被稀粪玷污。食欲稍减,迅速消瘦、脱水,衰竭死亡,但一般不发热。经过治疗后没有死亡的常发展为僵猪。,黄痢黄色粪便,黄色粪便粘污后肢,肛门、后肢被稀粪玷污,阴门水肿,(3)病理变化 严重脱水,皮下常有水肿。 胃内有凝乳块。 肠管松弛、膨胀,有多量黄色液体内容物和气体,肠粘膜呈

9、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多汁。 肝、肾有凝固性小坏死灶。 肾脏有点状出血(但要与猪瘟相区别,猪瘟的肾脏有弥漫性出血,出血点均匀)。,黄痢胃内凝乳不全,全段小肠肠腔中充满水样粪便,肠黏膜充血,肠管充气、充血,(4)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做出诊断。 确诊需做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学检查、血清型鉴定、肠毒素检查、动物实验等。将濒死或死亡不久的仔猪小肠前、中、后段内容物(有时可用新鲜粪便)接种于麦康凯平板培养,挑取红色菌落做生化、溶血等试验。如从小肠前段分离到有大量单纯E.coli,可作为仔猪黄痢的一个特征,进一步通过血清型鉴定,确定其病原性。 应与仔

10、猪红痢、传染性胃肠炎区别。,(5)防治1)搞好猪舍的清洁卫生,防止仔猪接触到母猪的粪便。2)免疫接种 减少仔猪黄痢最有效方法。菌苗有灭活、弱毒及基因工程疫苗及主要0抗原和K88和多价菌毛抗原的疫苗。自场疫苗(用当地流行菌型)给妊娠母猪(产前3-4周)经口免疫(多价、不用抗生素)效果较好;灭活苗在产前1个月和半个月两次皮下或肌肉免疫母猪,也有较好效果。,3)口服微生态制剂 仔猪出生后口服NY-10冻干品。NY-10(O33)为非病原性大肠杆菌和一株猪源的嗜酸性乳酸杆菌混合冻干,用它喂刚出生的小猪,肠道中能繁殖处被大量NY-10菌占领,与乳酸杆菌共同组成一个正常肠道菌群,竞争性抑制排斥病原性E.c

11、oli繁殖。10d后NY-10菌从肠道中完全消失。4)抗菌药物或抗血清治疗 母猪临产和产后3-5d投喂抗生素,仔猪可口服抗血清或使用抗生素,2次/d,连用4-5d。,2.仔猪白痢,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10-30日龄仔猪发生的肠道传染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糊状粪便为特征,致死率低。(1)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 10-30日龄尤其是10-20日龄仔猪。2)传染源 带菌的母猪或病猪。,3)传播途径 消化道。4)流行特点 (正常优势菌群尚未建立) 与各种应激有关:冷热不定,气候不好,阴雨潮湿;饲料品质不良、配合不当、突然更换饲料;母猪乳汁过浓、过稀或乳头不干净等都可促进本病发

12、生。 无季节性,但冬、夏发病较多。 有时窝发,有时同窝内发病有先后;发病率高致死率低。,(2)症状1)拉白痢 突然发生腹泻,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糊状粪便,具腥臭、性粘腻,腹泻次数不等。2)一般症状 腰背拱起,行动缓慢,被毛粗糙无光,皮肤也失去光泽,体表不洁,食欲减少,发育迟滞。3)体温 一般不高,若继发感染时体温升高。病程长短不一,短的2-3d,长的1周左右,能自行康复,死亡很少。发病率高,死亡率低。,(3)病理变化 病猪死后体表不干净,苍白、消瘦。 结肠内有浆状、糊状乳白色、灰白色粪便。 小肠内容物无明显变化,可能有气泡,肠粘膜卡他性炎症,肠道变薄。 胃中乳汁凝固不全,含有气泡。 肠系

13、膜淋巴结轻度肿胀、有出血点。,胃积有大量乳酪,小肠壁充血,肠腔气肿,结肠内有浆状、糊状乳白色、灰白色内容物,(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年龄不难进行诊断。(5)防治1)预防 消除病原性大肠杆菌和各种应激因素,增强猪消化道的生理机能。2)治疗 用母猪或公猪血清给病猪进行静脉注射,或用抗菌药物治疗。,3.仔猪水肿病,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毒素引起断奶后仔猪的一种过敏性疾病。其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麻痹;胃壁和结肠系膜水肿。(1)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断奶后的仔猪。2)传染源 带菌母猪或感染的仔猪。,3)传播途径 消化道。4)流行特点(与应激因素有关) 无季节性,但以4-

14、5、9-10月份较多;特别是气候剧变、阴雨潮湿的季节。 呈地方性流行,常局限于某些猪场或某几窝猪,不会广泛传播。 同一窝内最初患病的为生长最快、膘情最好的仔猪。,(2)症状1)一般症状 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完全停食,但体温正常。 2)神经症状 全身肌肉振颤,抽搐,作游泳状态。站立不稳,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摇摆无目的,盲目前进,作圆圈运动,触摸皮肤时异常敏感,发出嘶哑尖叫。3)体表某些部位水肿 如脸部、眼睑、结膜、齿龈等部位出现水肿。但也有些病猪无水肿。病程多为1-2d,也有长达7d以上的,病死率可达90%。,游泳状态,水肿病,神经症状(转圈),水肿病,神经症状,呈划水状,皮下水

15、肿,面部及眼睑肿胀。 耳倒向后方(头痛)。颈部肿胀,眼睑水肿,(3)病理变化 胃壁、结肠系膜、体表某些部位皮下水肿。 胃底和小肠粘膜有弥漫性出血。 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 心包、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液,呈黄色或红色,暴露空气后凝成胶冻状。 有时见、喉头、肺及大脑水肿。 有的病例无明显水肿,而呈明显出血性肠炎。,胃粘膜水肿,胃粘膜水肿、出血,胃壁水肿,结肠系膜水肿,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出血性肠炎(结肠袢水肿),小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明显水肿,肠浆膜充血、出血,心房冠状沟水肿,眼睑肿胀,前额皮下水肿,小肠卡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诊断。但要与临床上出现水肿

16、的疾病,如猪瘟、猪丹毒、贫血、胃溃疡等进行区别。 (5)防治1)做好母猪饲养管理,培育健康仔猪。2)搞好仔猪饲养管理,提早补料,断奶后分群饲养,断奶后要逐渐改变饲料和饲养方式。3)断奶后可给一些抗过敏药物或抗菌药物。4)治疗效果不明显。可用抗菌药物;内服泻剂,以排出毒素,防止继续吸收;对症治疗,如镇静等;减少精料,多喂一些青绿饲料。,(二)禽大肠杆菌病,由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性血清型或菌株引起各类家禽的疾病的总称。常见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鸡 有50余种,其中最重要的是O78:K80、O2:K1、O1:K1,其次是O55、O35等。母鹅 有O141:K85、O7:K1等。雏鸭 有O73、O141、O7、Ol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