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指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34137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纱线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纱线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纱线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纱线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纱线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纱线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纱线指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研究棉纱的毛羽指数和捻度对其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 cTT 纱线性能测试仪,模拟了棉纱在高速运行状态下与机件的磨损,并测试了不同线密度、不同毛羽指数和不同捻度的棉纱磨损性能。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棉纱在相同线密度条件下,其磨损性能与纱线毛羽指数和捻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且毛羽指数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大于捻度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纱线的磨损性能是一项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如何更有效地改善纱线的磨损性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测定纱线磨损性能的方法无统一标准,相关研究报道也较少。因此,纱线磨损性能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多种来自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线密度的环锭精梳棉纱作为测试对象,模拟

2、了棉纱在高速运行中对机件的磨损。通过测试不同棉纱的磨损性能,探索并建立了在线密度相同条件下棉纱磨损性能与毛羽指数和捻度问的关系。1 试验部分11 试验仪器本文测试棉纱磨损性能和毛羽指数所使用的仪器均为美国劳森一亨谱希尔(Lawson?Hemp hill)公司生产的 CTT(Constanf tension tansport)纱线性能测试仪。磨损性能的测试原理如图 1 所示。仪器采用高速运动的棉纱对铜丝的磨损程度来模拟织造生产时棉纱存高速运行状态下对机件的磨损程度。铜丝由两个钳口固定,棉纱跨过铜丝在一定的初加张力和速度下运行,直到铜丝断裂,通过测长装置测最铜丝断裂时棉纱的运行长度,用这一长度反映

3、棉纱对纺织机件的磨损性能。CTT 对纱线毛羽的测试原理是利用 CCD 摄像头精密地扫描纱线直径,CCD 感光阵列将感应到的光姒转化为电压信号,再由其中的模数转换电路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得到一幅纱线外观的数字图像。并根据设定的灰度域值得到纱线的主十轮廓、纱线的毛羽图形以及相应的纱线毛羽指数,、所谓“毛羽指数”即单位长度纱线内,纱线单侧面上伸长出长度超过某一设定长度值的毛羽根数的统计值。棉纱捻度的测试办法采用的是退捻加捻法,测试标准为 GBT 2543?1989。12 试样及测试条件本文所使用的试样是来自 44 个不同企业的环锭精梳优级棉纱,其线密度值如下:纱线编号 线密度texAlA 10 18

4、2B1B12 145C1C13 97D1D9 72测试条件:温度 20,相对湿度 65,初始张力 1 cNtex。2 结果及分析21 测试结果在实际生产中棉纱对机什的磨损都是在高速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本文采用 360 mmin 的纱线运行速度进行测试。通过记录铜丝被磨断时棉纱运行的长度来表征棉纱埘铜丝的磨损情况。此外,由于公认的棉纱有害毛羽长度为 3 mm,本文在利用 CCT 测试毛羽指数时选取的设定毛羽长度为 2687 mm。测试结果如表 1 所示。2。2 结果分析221 回归模型的建立由表 1 所测数据可以看出,虽然试样均为优级的环锭精梳棉纱,即条干均匀度基本一致,但是由于纱线的线密度、毛羽

5、指数和捻度的不同,测试由铜丝断裂时的棉纱运行长度有很大差异,即各种不同线密度、不同捻度和不同毛羽指数的棉纱对铜丝的磨损是不同的。本文分别采用 182tex、145 tex、97 tex、72 tex棉纱,对铜丝断裂时的棉纱运行长度与其毛羽指数、捻度进行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如下所示。在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后,在显著水平 =010 的条件下,本文还埘其显著性进行了相关系数 r 的检验、F 检验以及 t 检验,具体计算结果如表 2 所示。由表 2 可以看出,在线密度一定和显著水平 =010 的条件下,相关系数 r 均接近于 1,F值也均大于 F。所以认为 x1、x2与 y 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即回归

6、效果显著,也就是说毛羽指数和捻度从整体上能较好的反映铜丝断裂时的棉纱运行长度。通过对每个自变量的 t 检验,?T1?和?T2?均大于 说明毛羽指数和捻度单独对铜丝断裂时的棉纱运行长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对于线密度为 182 tex、145 tex 和 97 tex 的棉纱,回归系数即铜丝断裂时的棉纱运行长度与毛羽指数是正相关的,与捻度是负相关的,说明棉纱的磨损性能会随着毛羽指数的增大、捻度的减小而增强;而对于线密度为 72tex 的棉纱,回归系数即铜丝断裂时的棉纱运行长度与毛羽指数和捻度均是负相关的,说明线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棉纱的磨损性能会随着毛羽指数的增大、捻度的增大而减弱。222 回归模型的

7、比较通过上述回归模型的建立不难看出,在棉纱规格相同、条干均匀以及线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棉纱的磨损性能与其毛羽指数和捻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而且毛利指数和捻度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也均是显著的。但是对于相同线密度的棉纱,回归模型中毛羽指数和捻度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大小是不同的。为了比较各自变量作用的大小,本文将样本数据作了标准化处理,求得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各纱线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如下所示:纱线 毛羽指数系 捻度系数数的绝对值 的绝对值A 棉纱 1 44045 107413B 棉纱 1 71082 83345C 棉纱 2 31956 49422D 棉纱 3 24211 137692从以上可以看

8、出,标准化处理后毛羽指数的系数均大于捻度的,说明毛羽指数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程度是大于捻度的。此外,毛羽指数的系数是随着纱线线密度的减小依次变大的,也就是说随着线密度的减小,毛羽指数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程度会增强;随着线密度减小且不小于 97 tex 时,捻度的系数是变小的;随着线密度进一步减小,捻度的系数却又迅速变大,表明捻度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程度是随着线密度的减小先减弱后增强的,并在线密度达到 97 tex 左右时最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纱线捻度和毛羽情况来改善棉纱的磨损性能。3 结论(1)棉纱在线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其磨损性能与毛羽指数和捻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而且毛羽指数和

9、捻度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也均是显著的。(2)182 tex、145 tex 和 97 tex 棉纱的磨损性能随着毛羽指数的增大、捻度的减小而得到改善,而线密度较小的 72 tex 的棉纱其磨损性能则是随着毛羽指数的减小,捻度的减小而得到改善。(3)毛羽指数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程度是大于捻度的。随着棉纱线密度的减小,毛羽指数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程度增强;捻度对棉纱磨损性能的影响是先减弱,然后大幅增强,并在线密度到达 97 tex 左右时最低。关于减少浆纱毛羽的探讨关于减少浆纱毛羽的探讨2008-04-21 随着无梭织机应用的不断扩大,织机速度越来越高,减少浆纱毛羽是浆纱的主要目的之一。浆纱毛羽的

10、多少直接影响到无梭织机生产的坯布产品质量。因此,如何减少浆纱毛羽己成为广大浆纱人士共同关心的热点课题。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浆料和浆纱技术 2007年会”上对其作为主题进行研讨,本文是在学习和消化会议研讨内容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积累的一些数据,提出了减少浆纱毛羽的有关工艺措施,并从工艺创新方面作大胆设想,提出进一步减少浆纱毛羽的一些新举措,供浆纱同仁们探讨。1 对织造有害毛羽的认识在织机的织造过程中,普遍认为毛羽长度超过 3才会对织造产生有害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在开口过程中,经纱毛羽与相邻经纱发生缠绕而造成梭口不清,从而增加经纱断头和纬向阻断,影响织机效率的提高,并且会影响布面质量(雨状条影)和

11、增加织造疵点。所以研究减少浆纱毛羽这一课题,应把毛羽长度锁定在 3以上的毛羽为研究对象,将 3以上的毛羽降低率作为浆纱质量的重要指标。2 重视上浆前的纱线毛羽状况从现有的上浆工艺条件看,短纤纱线通过上浆只能减少毛羽,而无法消灭毛羽,所以必须重视纱线上浆前的毛羽状况,尤其是毛羽长度的分布,毛羽长度越长,浆纱贴伏的难度越大,对织造的危害越大。2.1 Uster 公报的毛羽指数(H)毛羽指数(H)是表示在检测纱线长度内,所有伸出毛羽的总长度与检测长度的比值。纺纱厂提供的筒纱毛羽指数(H) 是一项重要参考数据,但对提高浆纱可织性存在以下两点不碓定性:一是毛羽指数(H)包括对织造影响几乎很小的 3以下的

12、毛羽;二是不同毛羽长度对织造的危害不同,同一毛羽指数值,对提高浆纱可织性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山东某公司生产的 CJ 7.3tex 纱,各项质量指标(包括毛羽指数)均达到Uster 公报 5% 25%的水平,但由于超长毛羽多,最长毛羽达 15mm 以上,最后浆纱质量无法满足织造要求,喷气织机效率只能达到 60%左右。该公司生产的 CJ7.3tex,几乎没有一家织厂能用得满意;相反,毛羽指数(H)值在 75%水平,但短毛羽多,结果织厂反映很好,喷气织机效率高达 95%以上。这说明 Uster 毛羽指数(H)无法正碓反映原纱毛羽和浆纱质量的关系。2.2 建立机织用纱的毛羽评估标准鉴于上述分析,建

13、立机织用纱的毛羽评估标准,就有一定实用价值,可让其指导生产实践,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水平的目的。普遍认为,毛羽对织造发生危害的长度是指 3以上的毛羽,长度3毛羽,一般认为较小,可以略计。在机织用纱的毛羽评估标准中可以不予计数。而毛羽长度越长,对织造的危害就越大。为了体现毛羽对织造危害的程度,并且要易于操作,采用毛羽长度分挡评分制,分值越大,对织造的危害就越大,其评分标准建议如下:(1)毛羽长度在35,每根毛羽评 0.5 分;(2)毛羽长度在 510,每根毛羽评 5 分;(3)毛羽长度在 10以上,每根毛羽评 50 分。2.3 毛羽检测方法的讨论2.3.1 检测工具(1) 毛羽检测板在黑色绒面板(深

14、色纱用白色板)上分别划有纱线位 10 条,每根检测纱线长度为 10,并在纱线位两端设有夹纱槽,以便固定纱线位置; 在纱线位的上方,分别划出与纱线位相距 3、5、10三根测量线;(2) 纬密镜(3) 织物分析针(4) 记录统计卡: 每张卡上可记录 10 根纱线长度为 10的毛羽数,分别统计35、510和 10以上毛羽根数,并分别按标准评分,总分即为 1m 纱线的毛羽评估。2.3.2 检测操作及步序(1) 检测纱线依次固定在毛羽检测板的纱线位上;(2) 用织物分析镜和织物分析针清点纱线 10长度内,35、510和10以上毛羽根数,并分别记录到统计卡。对倾斜状态的毛羽长度可用分析针轻轻拨正后测长,要

15、避免毛羽与纱线连接处被损伤;(3) 统计不同毛羽长度区间的平均值和 CV 值;(4) 按评估标准计算分值。收集不同纱号、织机效率、纬停次数的浆纱样品进行实际检测,以寻找出碓保浆纱质量的毛羽分值。2.4 机织用纱的毛羽评估标准的特点(1)工具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2)能正确反映纱线毛羽对织机生产的影响,为织厂采购机织用纱提供可靠的依据;(3)为广泛开展减少浆纱毛羽的试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数字依据。3 减少浆纱毛羽的讨论3.1 正确选用浆料上浆不用 PVA 是减少浆纱毛羽的基础。由于 PVA 浆膜的断裂伸长高达 200%以上,在模拟浆纱干分绞状态做浆膜撕裂强度时发现,PVA 浆膜的撕裂强度等同于浆膜强度,加之 PVA 对纤维的粘结强度高,在对浆纱进行干分绞时,当浆膜撕裂强度和对纤维粘结强度都大于纤维在纱线内的摩擦阻力时,纱线内纤维的一端就会被迫拉出浆纱表面,形成浆纱再生毛羽。虽然使用 PVA 时,大部分均混有淀粉类浆料,其混合浆的浆膜断裂伸长大致在 4%5%左左,但各组分之间仅是物理混合,上浆纤维中肯定会有部分纤维直接由 PVA 相粘结,这部分纤维干分绞时,就有可能成为再生毛羽的根源。目前我国浆料市场已出现能等量完全取代 PVA 的淀粉类浆料 PR-Su,其对纤维粘结性优于或接近 PV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