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33158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数学故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篇一: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绝对原创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1) 有一天,妈妈在看书时候突然问我:“孩子你学习了乘 法了,我出一个题目你来算一算好不好?”我说好。妈妈 说:“我出个对联,上联下联说的都是一位老人的年龄, 你算一下老人多少岁了。 ”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 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 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 联。花甲是 60 岁,俗话说六十一花甲 ;古稀是 70 岁, 俗话说:人生其实古来稀 ,用来形容古代活过七十岁的 人都很少了。 ”我这样计算:上联的算式: 26037

2、=141,下联的算式:2701=141。 得出结论:老人 141 岁了。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2) 快过年了,爸爸说:“今天我去批发市场买水果,你们 都想要什么水果呢?”我想吃草莓、提子、橙子,妈妈想 吃苹果,弟弟想吃火龙果和小橘子,爸爸说好,一会就买 回来了。 两个小时后,爸爸买了水果回来了,妈妈问一共花了多 少钱。爸爸说:“这箱橙子 50 元,这包提子 280 元,草莓 60 元,苹果 45 元,火龙果 48 元,沙糖桔 26 元。孩子你来 算一算吧。 ” 我列算式:50+280+60+45+48+26=509 元。哇,水果这么 贵啊,要花这么多钱!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3) 今天我和弟弟

3、在玩足球,妈妈说:“我给你们出个题目, 看谁能回答的又快又对。足球是用黑白两种颜色的皮缝制 而成的。黑皮是正五边形的,白皮是正六边形的,那么假 如其中黑皮有 12 块,白皮有多少块呢?”我和弟弟都很茫 然,觉得非常困难,无处下手。妈妈说:我来提示一下, 黑皮的每条边都和白皮的边是共用的,但是每块白皮都只 有三条边是跟黑皮共用的,所以可以利用他们共用的边数 来计算, “所有正六边形的总边数正五边形总数*3”来求 解。我听懂了,于是开始思考: 每块黑皮有五条边,十二块黑皮共有 512=60 条边, 每块白皮有三条边与黑皮在一起,因此白皮共有 603=20 块。我检验了一下,足球真的是有 20 块白

4、皮。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4) 今天和妈妈去商店买铅笔和橡皮,小区里有两个商店, 一个商店 A 铅笔 0.40 元一支,橡皮两元钱 3 块,另一个商 店 B 铅笔一元钱 3 根,橡皮 0.70 元一块。妈妈问我,现在 我们要买 10 根铅笔和 10 块橡皮,最少花多少钱能买到? 商店 A 的橡皮便宜,所以我可以从商店 A 买 9 块橡皮共 6 元钱,剩下一块从商店 B 买 0.70 元,所以买橡皮最少花 6.7 元; 商店 B 的铅笔便宜,我可以从商店 B 买 9 根铅笔共 3 元 钱,剩下一根从商店 A 买用 0.4 元,这样买铅笔最少需要 3.4 元。 所以买 10 根铅笔和 10 块橡皮

5、最少需要 6.7+3.4=10.1 元。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5) 今天看电视上说吸烟有害健康,每抽一支烟寿命会缩短 3 分钟。爸爸是个大烟鬼,每天都要抽一包香烟,每包香烟 20 支,如果每支香烟能使人缩短寿命 3 分钟,那爸爸的寿命 每天就会缩短 20*3=60 分钟=1 小时,每年就要缩短 365 天 *1 小时=365 小时。好可怕啊,所以,我对爸爸说:“吸烟 有害健康啊,你以后不要抽烟了好吧!” 篇二: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超市的“画蛇添足” 周末是我一星期里最开心的时间,如果再赶上妈妈带上 我去超市,那就甭提多“happy”了。上个周末我就和妈妈 享受了这样的美好时光,一路上感觉天空是那

6、么的蓝,妈 妈是那么的可亲。 到了超市,妈妈对我说:“小飞,你的任务是买牙刷和 牙膏,奖励是可以适当买点你自己喜欢吃的零食,最后我 们在 1 号结算口不见不散。 ” “遵命,母亲大人。 ”听了妈妈 的吩咐我对妈妈笑着喊道, “开始喽,我的快乐购物旅程! ”说完一溜烟儿就跑到我的购物区了。 我认认真真地挑选着我喜欢的牙膏品牌,并不时地比较 它们的价格,真的是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咦? 不对呀,价值 2 元 5 角 8 分的肥皂商品标价为 2.58 元,我 能理解,可是价值 3 元的牙膏为什么标价成 3.00 元,付钱 时都是 3 块钱,这不是画蛇添足嘛!”我看到牙膏的标价 时有点纳闷儿,心

7、里想, “不行,我得去找妈妈问问清楚, 说不定我还为商场提了一个好建议呢!”我没有了刚开始 的购物心情,急匆匆地去找妈妈了。 看见妈妈在买菜,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蔬菜区,在价格 表上寻找着?嘿!还真让我找到了!我指着标价 3.00 元/ 千克的价签饶有兴趣地说:“妈妈,为什么每千克西红柿 的价格是 3 块钱,不直接写成 3 元而写成 3.00 元,大小都 是一样的多写两个 0,这不画蛇添足吗?”妈妈看见我突然 冒出来并且表情严肃地这样说,她会心一笑,说:“乖乖, 我们国家的钱最小的面值是以分为单位的,超市里的 标价统一都精确到了分 。不过,你们学过的嘛,3 元是 以元为单位计数的,3.00 元是

8、以分为单位计数的,虽然大 小相等,但它们计数单位不同,表达的内容也就不一样了 呀!” “老师讲过,这个我知道,但他们既然大小相等,就 好像没什么不同,根本没有必要这样麻烦。 ”妈妈话还没说 完我就打断争辩道。妈妈不再说话了,而是把手放进包里 摸 着什么,我有点不解。 随后只见妈妈伸出左手说:“这 是多少钱?” “一块钱嘛!”看着妈妈手里的一枚一元硬币 我脱口而出。 “这是多少钱?”妈妈不慌不忙伸出右手又说 道。 “1、2、3?9、10,也是一块钱。 ”看到妈妈手里全是 一角的硬币,我一边数一边说。妈妈看了看我意味深长地 对我说:“对呀,左右手都是一块钱,那么他们完全一样 吗?你好好想想!”我沉

9、默了? 我想起了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因为计数单 位不同。还有分数化简后虽然和原来的分数大小相等,但 分数单位不同,分数意义也不一样。 那一天我过得很愉快,因为我在超市见到了我学习过的 数学,从此以后我好像更加喜欢上有生活味儿的数学了。 教师评注: 看到这篇文章,作为数学老师,我真心地感到高兴,我 为有这样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研究数学问题的 学生感到由衷的、发自内心的自豪。 首先,董鹏飞同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生活中 的数学是鲜活的、生动的、有趣的、有价值的。超市的价 签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小作者能在逛超市的时候看到商

10、品 的价签并和自己学习过的相关数学知识建立起联系是非常 了不起的。 小作者由对标价签上 3.00 元和 3 元表示的价格相同, 超市却用了复杂的表示方式的不理解开始,去寻求妈妈的 帮助,到在妈妈的帮助下加深了对小数计数单位的理解, 又对小数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再到对分数单 位的再认识,以及对分数意义的进一步领悟,说明他是个 求知欲很强又很会学习的学生,他这种把学习和生活联系 到一块儿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碰到问题搞不清楚誓不罢 休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老师非常地佩服他。当然了, 通过这件事情也发现他学习小数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时候对 知识掌握的不够深刻,以后学习过程中要细致认真不留遗 憾

11、。 小作者一次小小的购物经历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对比、 分析、反思的认知过程,琳琅满目的商品、司空见惯的价 签成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载体,主动的观察过程成为学 生研究数学现象的过程,详细的分析思考过程呈现了学生 灵动的思维路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数学不再是 冷冰冰的、抽象的符号和数字,触摸到的却是数学的本质。 第二,董鹏飞同学在妈妈的帮助下经历了利用直观操作 深刻理解的学习过程。通过妈妈两只手分别拿一枚一元硬 币和 10 个一角硬币来帮助他理解,在数一数、比一比的过 程中打通了数学知识与生活、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反思老师平常的课堂教学,可能更多的时候讲授得过多、 模仿得过多、记忆得

12、过多,而很多时候语言在行动面前显 得是苍白的、无力的。所以今后会改变我们的数学课堂, 多一些生活的味道,多一些学生操作的机会,多一些思考 的空间,多一些学生活动的经历(转 载于:wWW.cSsYq.cOM 书业网),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让我们一起加油哦! 处处留心皆学问!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大到宇宙 的星系,小到身边伸手可及的东西,都蕴含着很多数学问 题,数学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推动科技发展,方便 了我们的生活,只要有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生活学 习不分家的学习方法,相信他们一定会学得开心快乐,也 相信他们在数学学习的旅途中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篇三:生活中的数学故事(唐立钢)

13、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数学课程基地校本教材 (个性辅导) 小 初 中 衔 接 株洲县渌口镇中学 唐立钢 前言 亲爱的同学们: 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已经打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你 开始步入人生新的征程。从一个小学生摇身一变为一个初 中生了。从只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一下子 变成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七门主科,对于你来说,任务加重了。尤其是在学习方法 上,学习主动性方面更是难以接受。在小学,大都是老师 带着你们学习,而初中则要求你能有计划、有目的的自主 学习。为了让你能尽快地适应初中学习,我们特编写了这 个衔接教材。站在数学的角度,把小学的数学知识予以提 升,将初中的数

14、学知识接轨,让你更好的认识数学,提高 对数学的兴趣,在生活中领略数学的魅力,在活动中感受 数学的神奇! 目录 第一讲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1 第一讲 一、衔接要点 1.知识发展 通过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学科的特殊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简单的计算到周密的思 考,从单一的方式到多样的转变。 2.能力提高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思考问题的周密性、灵活性。 2.培养学生数学计算的综合能力。 二、承上启下 例 1 有一幅扑克牌 52 张(大王、小王除外) ,从中任 意抽取四张牌。如果它们是:2,5,3,3.请你用“加、减、 乘、除、括号”等符号列出一个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 次

15、,使其结果等于 24. 【思路分析】 本题是用“加、减、乘、除、括号”把“2,5,3,3” 四个数字连起来构成一个算式,使其结果为 24.这种算式可 能有多种,鼓励学生动脑筋思考,同学间互相交流。答案 不唯一。 例如:(2+5)3+3=24 【题后小结】 本题是一个数字计算游戏,它把小学数学学过的运算符 号、括号和数字有机的结合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开发了学生智力,寓数学于游戏中。为初中数学学习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例 2 某人有 10 元钱,想去买啤酒。已知一瓶啤酒 3 元,啤酒喝完后瓶盖可以换取 1 元钱。问:10 元钱最多可 以买多少瓶啤酒。 (数学故事:借酒还盖) 【思路分析】

16、本题关键是:一瓶啤酒 3 元,还瓶盖得 1 元,实际上每 瓶啤酒只需 2 元,因此,10 元钱可以买 5 瓶啤酒。 【题后小结】 本题要善于分析题目的实质,不要被 10 元钱以及一瓶 啤酒 3 元所迷惑。在生活中要学会灵活应对, “借酒还盖故 事”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灵活性。 例 3 有一个桌面,有四个角。如果有锯子锯掉一个角, 桌面还有几个角? 【思路分析】 本题要善于联系实际,来思考桌面会有几种情况? 【题后小结】 本题用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周密性,在考虑问题时, 一定要注意全面性、完整性。 三、探究新知 1.有一种足球,售价为每个 40 元。在 2015 年“十一” 国庆假期间,某店举行优惠促销活动,即:买 10 个足球 (含 10 个)以上按照原价的 75%销售。问:在这期间,340 元钱最多能买多少个足球? 【题后小结】 在计算这类销售问题时,学生最难理解的是“进价、售 价、标价” ,能求出优惠价后,题目就很容易了。 2.(鸡兔同笼)鸡兔头 10 只,足 34 个。问:鸡兔各几 何? 【题后小结】 数学中经常用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