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4432476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7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幻灯片(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主讲:,邓国平,主 要 内 容,精神科护理安全患者安全十大目标2012卫生部标准新增内容,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护理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护士个体的因素 住院患者的因素 人员构成方面 医院环境和物质因素,精神科护理安全,一、护理安全的相关概念 1、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为确保病人生命安全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包括确保护理单元的病人在医院生活安全,病人享有有效安全的护理服务。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重要的环节之一。 2、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的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包括意外.自杀.出走.跌倒.自伤.噎食等

2、。,精神科护理安全,二、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精神病人,特别是重性精神病人由于受症状的支配,其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常处于幻觉.妄想之中,加之服用抗精神药物,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镇静作用,导致某些行为不能自控.不计后果或因患者感觉迟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护理安全事件不仅给患者.家属造成痛苦还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 持序和给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带来危机。,精神科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 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安全管理可以消除各种隐患和风险,最大程度的预防和避免意外发生 2、安全管理通过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不安全行

3、为因素,达到避免发生病人和医护人员受伤的事故,从而避免和减少病人.家属和医院的经济损失,避免医患纠纷发生。,精神科护理安全,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3、安全管理通过对各种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和品质。 4、安全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具备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降低意外事件的严重后果。,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一)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事件 1、精神病人冲动暴力行为 是指病人 针对他人或物品的暴力行为,包括冲动伤人.毁物.辱骂威胁等。精神病人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了,可能与患者的个性.成长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周围环境.疾病本身

4、等有关。,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2、精神病人自杀及自伤行为 包括非致命的自我伤害行为如有意识的用烟头烫伤自己,用小刀划伤自己等使自己受到伤害.疼痛.痛苦的事件;有意识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自杀行为,如服安眠药或毒药,吞服电池,戒子或玻璃,割腕,绝食等自杀行为,有的患者还可能采取一些更激烈的自杀方法:如跳楼,触电,撞墙,咬舌,自焚等自杀行为。,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3、精神病人出走行为 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 4、其他意外事件 如病人跌倒受伤,病人进食时出现噎食等。,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二)精神科护理安全常见护理因素 1、精神疾病的特殊性 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如严

5、重抑郁.被害幻想.幻觉.应激事件导致了许多不可预见的及突然的风险事件发生。不承认有病拒绝住院.认为被迫害.限制等,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认知判断能力下降,对环境的危险性没有正确的认知,超出正常的爆发力量.强烈的求死念头和逃跑念头。,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二)精神科护理安全常见护理因素 2、环境因素 精神科住院环境与是否发生护理风险关系很大,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 门窗的牢固性不够,有棱角有突出的窗台,暴露在外的各种管道,电线,可移动的凳子,易碎的物品,刀剪绳子,化学制剂,药物等。,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3、人员因素: (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对护理行为中的那些情况可能导致风险和纠纷认识不

6、够和重视不足等。(2)对危险的认识和评估不准确:如忽略或未及时发现精神病人潜在的一些危险的情绪或精神精神症状,没有把握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如不清楚重点关注病人.重点环节.观察的关键点和技巧和方法不够等。(3)对环境中的危险和病人的危险性敏感不够,危险时间段,如夜班.中班.交接班.上下班 .有学生或家属探视等未高度重视,对病人危险行为,如表情紧张.关注四周.有冲动行为.易激惹.四处寻找机会.或有意装出合作态度等未重视。,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4、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必须要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涉及环境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巡视等,精神科

7、管理注意的环节,一、精神科病区安全管理的内容 (一)环境安全管理 精神科病区环境安全性包括: 1、病室内的陈设 室内无易碎物品,如玻璃等;床.床旁柜.凳子等不易搬动;墙上无暴露的钉子.电线.电源插座有保护装置等。 2、病区门窗 要求病区所有门窗必须牢固,不能让病人翻出;办公区及治疗室.药柜等的门有专用门锁。,精神科护理的环节质量管理,(二)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病区内的危险物品必须妥善保管.严格管理。1、办公区因工作需要使用的刀.剪.针线.体温计.约束带等物品必须:定点.定量存放.使用后及时归还,每班有交接。2、病人使用剪刀.针线时,必须在护士监督下使用。3、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包括新入院病

8、人.外出返回病人家属探视后回病房的病人都要对其所带物品进行检查,如发现危险物品应交回家属或统一妥善保管.,精神科护理的环节质量管理,(三)病人安全管理 精神病人由于受精神病状影响,随时都存在潜在的安全危险,护士要做好病人的安全管理,包括: 1、加强安全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问题。 2、根据病人病情和危险性确定病人开放程度和活动范围。有暴力冲突.自杀.自伤.出走危险的病人应在护士的可观察的活动范围,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行为等。,精神科护理的环节质量管理,(三)病人安全管理 3、病人外出活动和检查,应做登记。 4、病人新入.外出返回应做好安全检查,防止危险物品带入。 5、住院期间严防病人在办公区获取

9、危险物品或药物等。 6、向病人进行安全宣传,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等,避免危险物品带入,精神科护理的环节质量管理,(四)家属管理 1、做好家属的安全宣传工作,告知家属在探视病人时不应带入危险物品。在接触病人时避免有刺激病人的语言和行为,以避免病人受刺激有情绪冲动和危险行为。 2、对留陪家属,应做好有关病人危险行为的观察指导,使家属能够理解一些病人的情况,协助观察和发现病人的一些危险行为。,精神科护理的环节质量管理,(五)精神科护士自身安全防护措施 对有攻击或严重自杀危险病人应掌握接触技巧和防范技巧。 (1)检查时最好有其它医护人员同时在场,以防暴力行为。 (2)缓慢的从正面接近病人,从后面或侧面接近

10、病人有可能引起病人惊慌。 (3)不要靠病人太近,保持2米,停下。 (4)向病人表明身份,说话要慢,清楚,自信。 (5)礼貌的接触,不勉强病人。 (6)保持出口畅通。 (7)注意倾听。 (8)必须要学会有原则妥协。,精神科护理的环节质量管理,(五)精神科护士自身安全防护措施 (9)保持温和态度,不要频繁变动。 (10)注视病人,不要急于记录。 (11)尽可能快的获得你决定处理所需的资料,不要问过于敏感的问题,并注意沟通技巧。 (12)约束病员应该是团结合作,忌个人英雄主义与事不关己的态度。 (13)学会分工,尽快联络其他工作人员。,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策略,1、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检查制度,巡视制

11、度,交接班制度,约束带使用安全制度,探视制度。 2、建立病人风险评估和干预流程,将精神病人的风险管理纳入护理工作流程。 3、病房安全管理的高危环节是:夜班.中班.交接班.外出检查.会客探视时间等是病房安全管理的重点。 4、确定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 根据危险评估后确定安全管理重点对象,密切观察,班班交换,使每位工作人员对重点对象做到心中有数.防范有目的。 5、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和班,记录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组织 修订并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护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提高住院环境安全度

12、,加强物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一、病室安全管理 病室环境整洁,做到“四化八字” 治疗室、抢救室整齐清洁,物品放置规范 值班室及护士办公室整齐、清洁 配餐室、开水房、污物处理间及卫生间清洁,污物处理及时 病房安全措施落实,消防通道畅通 病房秩序良好,病人及陪护探视人员管理规范,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控制流程 1、危重病人应安排在抢救室。 2、危重病人根据病情制定危重病人护理工作计划和完整的危重患者护理单,随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必要时专人陪护。 3、严格执行床头交班制度:交病情变化、生命体征、皮肤、用药、各种管道、出入量等。 4、危重病人生活护理均由护士完成,每日做好晨晚间护

13、理,确保病人头发、手足、脸、口腔、会阴部清洁。做好病人“三短”“六洁”。随时保持病人床单位的清洁、整齐、有序。,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控制流程 5、护士巡视病房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根据病情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通畅,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预防各种并发症,按时翻身、拍背,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6、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用药准确无误,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和物品。 7、主班护士应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护士长全面负责病房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三、患者出人院安全管理 (一)入

14、院流程 1、医生根据病房床位及患者病情安排并通知新患者入院。 2、患者接到入院通知后,持有效证件、押金及生活必需用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3、患者及家属要保存好交费收据、挂号证,以备出院时使用。 4、住院病人持住院证到病房。 5、专业护士或分管床位护士,准备病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一)入院流程 6、病人进入病房,医护人员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做好与住院处工作人员的交接。 7、办公室护士填写各种卡片,做好入院登记并及时与营养科联系膳食事宜。 8、分管床位护士协助病人进行卫生处置。主动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诊疗计划,及时执行医嘱。 9、评估病人病情,完成常规项目检测,制定护理计划。入院

15、后1小时 内完成病人入院评估和入院介绍。,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二)患者办理出院流程 1、由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其出院时间。 2、出院前一日由主管医生告之患者,并向患者交代病情及出院后应注意的问题。 3、患者出院当日,医生开出院医嘱,病房主班护士见医嘱后办理相应的出院手续,并办理出院带药。 4、出院病历由主班护士送至住院处。由治疗护士给病人办理出院带药。,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二)患者办理出院流程 5、病房接到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通知后,主班护士通知患者家属到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 6、责任护士为患者做出院指导。 7、家属先到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再结算零用钱。 8、家属持出院证明回到病房,责任护士

16、接到出院证明后,帮助患者整理物品,送患者离开病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四、药品安全管理 1、病房内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病房内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要药、退药和保管工作。 3、每日清点并记录,检查药品数量及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药品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四、药品安全管理 4、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标签清楚,每班检查,确保应急使用。 5、特殊及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 6、需要冷藏的药品,如 血浆、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内,以保证药效。 7、患者的药物专药专用,停药后及时退药,患者安全十大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