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阅读设备相关的术语和定义-read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31004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5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条码阅读设备相关的术语和定义-read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条码阅读设备相关的术语和定义-read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条码阅读设备相关的术语和定义-read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条码阅读设备相关的术语和定义-read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条码阅读设备相关的术语和定义-read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条码阅读设备相关的术语和定义-rea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码阅读设备相关的术语和定义-read(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实施-发布条码阅读设备技术规范Barcode reader criterion(征求意见稿)GB/T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 xxx.xx.xxX XX目录简介1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缩略3.13.2其他相关的定义24条码阅读设备原理35功能指标36应用指标37试验方法44- I -简介本标准由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制定。该标准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条码阅读设备的制造、集成、包装等过程。本标准规范了条码阅读设备的术语定义,技术指标,并对阅读设备的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规定。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所有包含扫描功能和译码功能的条码阅读设

2、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条码阅读设备的技术规范及阅读设备的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中界定了条码阅读设备的相关术语定义。此标准适用于条码阅读设备的研发、制造、生产及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2.1 与条码码制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AIM ITS/99-001 国际码制规范-缩短码(RSS)。AIM ITS/99-002 国际码制规范-E

3、AN.UCC复合码。ISO/IEC 15417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特征规范-128条码。ISO/IEC 16388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特征规范-39条码。ISO/IEC 15438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码制规范-PDF417。ISO/IEC 1602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处理技术-条码码制规范-Data Mtrix。GB/T12907-1991 库德巴条码 GB/T12908-2002 三九条码 GB/T 15425-2002 EANUCC系统128条码 GB/T18347-2001 128条码 2.2 与条码印制质量相关

4、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GB/T 12905 条码术语GB/T 18348 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 14258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测试规范GB/T 14257 商品条码符号位置 ISO/IEC 15424 数据传输标识符;ISO/IEC 15426-1 条码检验一致性规范-第一部分:一维符号;GB/T 14257-93 通用商品条码符号位置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ISO/IEC15426-1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捕获技术 条形码校验一致性规范 第1部分:线性符号ISO/IEC15426-2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捕获技术 条形码校验一致性规范 第2部分:二维符号。ISO/IEC

5、15415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刷质量的测试规范二维条码。ISO/IEC/5424:1999 信息技术-数据载体/符号标识。2.3 其他通用技术标准:GB/T 18030-2000 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 2423-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7618-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3. 术语和缩略3.1条码阅读设备相关的术语和定义。3.1.1条码阅读设备 能

6、够对条码符号进行阅读并译码的设备的总称。3.1.2阅读设备的出射窗口(exit window)阅读设备的出射窗口是指设备上最靠近阅读端的阅读光束的中心点。3.1.3分辨率(resolution)分辨率是指被测试的阅读设备可以读取的最窄单元的宽度。3.1.4阅读速度(reading speed)阅读速度是指每秒阅读条码次数。或者说是设备每秒的采样次数。3.1.5首读率首读率是进行条码符号阅读时,第一次就能够进行阅读的数目与总阅读次数的比值。3.1.6解码冗余度(decode redundancy)译码冗余度是指设备在接受一个有效解码之前,预先定义的、相同解码的次数。3.1.7阅读角度(readi

7、ng angle)在条码阅读设备对条码符号进行阅读时, X轴为平行于阅读光束的运动方向且垂直于线性符号的条高方向。Y轴为垂直于阅读线的运动方向且平行于线性符号的条高方向。Z轴为与符号的平面正交的开始于阅读终点的方向。3.1.8偏转角度?条码符号绕坐标轴转动时偏离空间三维坐标轴的角度,分别称之为:X轴偏转角,Y轴偏转角和Z轴偏转角。如下图所示。X轴A.1.1.1 Y轴Z轴图1:偏转角度图3.1.9阅读图(reading diagram)阅读图是指具有特定X尺寸(或者其他参数)条码符号的阅读区域图形表示。 3.1.10景深(depth of field)条码符号的垂直方向,或法向阅读设备能够读取条

8、码符号的距离范围。3.1.11最大阅读距离(maximum reading distance)从阅读终点到景深上限之间的距离。3.1.12最小阅读距离(minimum reading distance)从阅读终点到景深下限之间的距离。3.1.13光栅间距(raster distance )两条空间相邻阅读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在平面上的投影。该平面到阅读设备阅读终点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3.1.14光栅宽度(raster width)最外两条阅读线之间的距离在平面上的投影。该平面到阅读设备阅读终点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3.1.15阅读图的参数(测量值)? Z轴方向的阅读距离;X尺寸;X偏角,Y偏角,Z偏

9、角。3.1.16阅读区域(reading zone) 非接触式阅读设备对规定的条码符号进行正确阅读的所有区域。3.2其他相关的定义和常用缩位语3.2.1光栅(raster )多条近似平行光束组合成阅读线。3.2.2隐形码(cryptical symbol)隐形码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一种将条码符号隐形的特种条码符号,该种符号可见光和肉眼都是不可见的。3.2.3非特定区域条码符号中,代表码制特性的区域以外的部分称之为非特定区域。3.2.4 X尺寸(X dimension)条码符号中窄单元的标称尺寸。3.2.5 Z尺寸(Z dimension)条码符号中窄单元的实际尺寸。3.2.6 符号反差(SC)阅读

10、反射率曲线的最高反射率和最低反射率之差。3.2.7 印刷对比度(PCS)条码符号中空反射率、条反射率之差与空反射率的百分比。3.2.8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设备件的缩写形式。3.2.9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缩写形式。3.2.10 LED(light-emitting diode)?3.2.11阅读线阅读线是指阅读设备发出的完全通过条码符号的有效的、连续的光点移动形成的光学线条。通常表示激光式阅读设备的阅读速度。4.条码阅读设备的结构条码阅读设

11、备的结构通常为以下几部分:光源、光学系统、光电转换部件、信号放大整形电路、译码电路、数据传输接口。5.条码阅读设备工作原理基本工作原理为: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照射到条码符号上面,被反射回来的光经过光学系统成像在光电转换器上,使之产生电信号,信号经过电路放大后产生一模拟信号,它与照射到条码符号上被反射回来的光成正比,再经过滤波、整形,并转换成与模拟信号对应的数字方波信号,经译码器解释为计算机可以直接接受的数字信号。6.条码阅读设备的分类6.1激光阅读设备6.2 CCD阅读设备6.3 CMOS阅读设备6.4隐形条码阅读设备6.5一维、二维条码阅读设备?7.条码阅读设备的技术规范7.1 功能

12、指标7.1.1首读率进行条码符号阅读时,第一次就能够进行成功阅读的次数与总阅读次数的比值,该值是一个统计数字,通常情况下在试验中得到。在温度范围在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在6080之间时,条码符号质量能够达到2级以上的情况,首读率要求达到93以上。7.1.2 抗污损能力针对可以对二维条码符号进行阅读的设备提出的一个功能指标。指阅读设备对纠错率确定的且污损面积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条码符号进行阅读时,阅读率的大小。7.1.3 阅读速度阅读设备每秒阅读条码次数。或每秒的阅读线数(激光式阅读设备的阅读速度通常采用每秒的阅读线数表示,为每秒30100线)。7.1.4 光学分辨率:一维条码阅读设备的特性参数,

13、它标识设备的阅读可能达到的精度。在打印设备精度达到一定的要求时,一般的阅读设备的光学分辨率要求达到的分辨率的值为5mil(0.125mm),最高可达到3.3mil。二维码阅读设备,采用激光技术的阅读设备的分辨率通常情况为10mil左右,最高可以达到6.6mil。而图像阅读式阅读设备的光学分辨率是用象素表示的,通常要求达到30万象素以上。7.1.5 光学特性阅读设备通常采用的光源波长位于两个区域,一个在可见光波段,一个红外光波段。7.1.6 景深范围和角度范围分不同类型的阅读设备给出技术规范不同类型的阅读设备的景深范围要求不同,在本标准中给出景深需要达到的范围。CMOS阅读设备的景深范围在25c

14、m30cm之间。激光式阅读设备的阅读景深范围较大,最大可达到10m。该种阅读设备的景深与符号的最小单元尺寸密切相关,下面的表格给出详细的景深要求。景深范围mm阅读精度5mil7mil10mil条码码制CODE128条码(5-10)mil 22位景深范围301003017030300景深范围mm阅读精度13mil15mil20mil条码码制CODE128条码(13-20)mil 22位景深范围404005045075600景深范围mm阅读精度30mil40mil55mil条码码制CODE128条码30mil 22位, 40mil 20位,55mil 14位景深范围1406502007002007

15、00曲面阅读mm阅读条件内外圆半径R=30mmCODE128条码10mil 20位阅读距离30230阅读条件内外圆半径R=75mmCODE128条码10mil 30位阅读距离603005. 应用指标5.1 激光设备的安全性能要符合GB/T 15167-1994:半导体激光光源总规范的要求。5.2 可靠性性能符合SJ 20454-1994: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方法指南的要求。5.3 安全防护等级符合国际标准IEC 61508-1-1998 :电气/电子/可编程序的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标准的要求。5.4 阅读范围:可以进行阅读的条码码制主要有,一维条码:EAN/UCC-128、EAN-13、E

16、AN-8、Code 39、Codabar、I-2/5、UPC-A、UPC-E、ISBN、ISSN 等,二维条码:PDF417、QR、Data Matrix、Code16K、Code11、LP码、GM码、CM码等。5.5 输出端接口方式主要有: USB式、RS232式、PS2式 、GPRS、CDMA等多种方式。5.6 抗环境光干扰:日光: 8000英尺烛光86112LUX/1200LUX阳光直射;荧光:室内450英尺烛光4842LUX/2500LUX荧光)5.7 运输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产品的其他标识标志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58 电压,操作电流59 重量6. 试验方法6.1 试验测

17、试的参数及试验对象的选择下面的表格列举了依据阅读模式进行分类的各类阅读设备的被检参数:分类参数单轴双轴三轴功能指标分辨率可测可测可测首读率可测可测可测阅读速度可测阅读范围可测可测可测抗污损度可测可测可测弯曲度可测可测X轴偏转角可测可测可测Y轴偏转角可测可测可测Z轴偏转角可测可测可测侧摆可测可测环境适应性环境温湿度可测可测可测环境光强可测可测可测安全性能抗冲击、抗振动试验可测可测可测对大批量的设备进行测试时,依据GB 2828进行抽样。6.2 标准测试卡标准测试卡是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且性能比较稳定的材料制成的。它包含试验所用的符号特性。测试卡中包含的条码符号是依据GB14258条码符号印制质

18、量的检验制定的。对测试卡上的条码符号采用满足ISO/IEC 15426-1技术要求的条码测试仪进行测试,且字符为3.5级或者更高(在测试图表2中,符号反差、边缘反差和调制比的等级可以忽略,使用剩余的参数进行字符等级评估)。测量孔径的尺寸与GB14258中的表1相一致。被检字符的可译码度不小于0.80。测量得到Z尺寸在测试图表中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测试字符采用128码或39码,当被检设备不能处理这类符号时,可以使用其他适用于该设备的测试符号。本标准中采用已经形成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的码制符号制作标准测试卡。测试图表1,测试功能项目:分辨率,阅读速度,阅读区域图,阅读角度,侧摆灵敏度参数值码制39码

19、和128码X尺寸从0.10mm到0.50mm以0.05mm步进步进公差+-0.01mm,Z尺寸的最大值是X+0.01mm,Z尺寸的最小值是X-0.01mm单元的宽度公差+-0.05z平均条宽公差+-0.02z宽窄比3:1Rmax85%+-5%Rmin3%+3%Rmax和 Rmin的公差正负4个百分点符号容量包含起始符和结束符共6个字符Rmax最高反射率; Rmin最低反射率制造商可以在规范的基础上扩展符号参数的值(如,X尺寸)。可以采用与测试图表中码制数据信息相类似的其他码制符号制成的测试图表。针对特殊应用场合和特定功能的阅读设备,制造商可以自行选择适合其设备的符号标签进行试验。下面的图表给出

20、了符号反差的样板,该表包含两组符号,每个码制中一组,列出了X尺寸的两个值,在下面的表8中为每个X尺寸给出了八个不同的名义上的符号反差。符号反差的公差是正负4个百分点,这将限制模糊度或者光反射公差的综合影响。符号反差的值Rmax和Rmin通过使用波长为660nm的光线确定,并在测试图表中列出。几何测量的定义在ISO/IEC15416中给出。 测试图表2,测试项目:符号反差表5:测试图表2的参数参数值码制39码和128码X尺寸0.20mm和0.40mm单元宽度公差+-0.05Z平均条宽公差+-0.02ZY尺寸20mm宽窄比在39码制和其他两个宽码制中为3:1符号反差如下表所示符号反差的公差+-4个

21、百分点Rmax和Rmin如下表所示Rmin和Rmin的公差+-4个百分点符号容量包含起始符和终止符的6个符号特性表6:符号反差的值和对应的等级名义符号反差RmaxRminISO/IEC 15416中的符号反差等级47%80%33%230%80%50%125%80%55%120%80%60%147%57%10%225%35%10%120%30%10%115%25%10%010%20%10%0二维条码的测试卡和测试功能项目参数表下面的图表定义了PDF417 的测试表。此表由符号反差较高的符号组成,其X尺寸在一定范围变化。该测试图表的技术要求与ISO/IEC 15415和ISO/IEC 15438的

22、一致。采用符合15426要求的检测仪,得到3.5级或更高的级别(在测试图表4中,不考虑符号反差和边缘反差的等级,其总体的等级通过其他的参数进行计算)。测量孔径与ISO/IEC15415中的一致。测试符号的可译码度要求不小于0.8。另外,X尺寸需要测量,且其公差要满足测试规范的要求。符号与ISO/IEC 15438规定的一致,制造商可以扩展符号某些特性(如X尺寸)的范围。当采用与被检阅读设备相同波长的光束进行测量时,测试卡上符号的反射率和符号反差的值必须满足下面测试图表的规定。空白区的测量值不得小于码制规范中规定的最小值。测试表3:码制:PDF417,测试功能项目 :分辨率,阅读区域示意图,阅读

23、角度,环境光强等 表7:测试图表3的参数参数值码制PDF417 纠错率3X尺寸0.10 mm 到 0.50 mm 以 0.05 mm步进步进公差0.01mm, 也就是说,最大Z尺寸为(X + 0.01 mm) 最小Z尺寸为(X 0.01 mm).单元宽度公差 0.05Z 平均单元宽度公差 0.02ZY尺寸或行高3X(PDF417)符号格式12行,3列Rmax85% 5%Rmin3% 3%符号容量参考值:160字节信息量注: Rmax 和Rmin 在 ISO/IEC 15415中定义测试图表4PDF417的符号反差,测试项目:符号反差这组图表包含一系列的符号。给出两个X尺寸的值,每个X尺寸的符号

24、包含9个不同的符号对比度的值。符号反差的允差为正负4个百分点,这样就可以限制单一的亮对比度允差和暗的对比度允差的综合影响。符号反差的值,Rmax 和 Rmin可以采用光波波长为660nm的光束测量。表8:检测图表4的参数参数值码制PDF417 纠错等级3X尺寸0,20 mm和0,40 mm 单元宽度公差 0.05Z平均单元宽度公差 0.02ZY尺寸或行高3X(PDF417)S符号格式12行,3列符号反差按行计算符号反差的公差4 个百分点Rmax 和Rmin按行计算Rmax 和 Rmin 公差4个百分点,但可超越符号对比度公差符号容量参考值:160字节信息量与CCA结合的复合码RSS14测试图表

25、5中定义的与AIM ITS/99-001 和AIM ITS/99-002一致的一组RSS14的符号是可用的。测试图表中符号的测量必须与ISO/IEC 15415一致,采用符合ISO/IEC 15426的要求的测试仪,得到3.5级或者更高级别的符号(在测试图表6中,不考虑符号反差和边缘反差的等级,其总体的等级通过其他的参数进行计算)。测量孔径与ISO/IEC15415中的一致。测试符号的可译码度要不小于0.8。另外,X尺寸需要测量,且其公差要满足测试规范的要求。符号要满足码制规范的要求。当采用与被检阅读设备相同波长的光束进行测量时,反射率和符号对比度的值必须满足下面测试图表的规定。空白区的测量值

26、不得小于码制规范中规定的最小值。测试图表5RSS14的总体分辨率、阅读区域示意图、阅读角、周边亮度和侧摆灵敏度该表包含既定X尺寸范围内高反射率符号表9: 测试图表5的参数参数值码制RSS-14 复合码X尺寸从0.10mm到0.50mm以0.05mm步进步进公差0,01mm., 也就是说,最大Z尺寸为(X + 0,01 mm) 最小Z尺寸为(X - 0,01 mm).单元宽度公差 0.05Z平均单元宽度公差 0.02ZY尺寸对于二维合成码为2X 对于线性合成码为 33X Rmax85% 5%Rmin3% 3%符号容量参考值:160字节信息量注意:Rmax 和Rmin 在 ISO/IEC 1541

27、5中定义 测试图表6RSS14复合符号反差这组图表包含一系列的符号。两个X尺寸的值,每个X尺寸的符号包含9个不同的符号对比度的值。符号反差的允差为正负4个百分点,这样就可以限制单一的亮对比度允差和暗的对比度允差的综合影响。符号反差的值,Rmax 和 Rmin可以采用光波波长为660nm的光束测量,该数据在测试表中给出。测量的几何图形在ISO/IEC 15415中定义。表10:测试图表6的参数参数值码制与CCA复合的RSS14码X尺寸0,20 mm 和0,40 mm单元宽度公差 0.05Z平均单元宽度公差 0.02ZY尺寸对于二维合成码为2X 对于线性合成码为 33X符号反差百分点记符号反差的公

28、差4 个百分点Rmax 和 Rmin百分点记 Rma和 Rmin 的公差4 个百分点,但是要在总体符号对比度允差范围之内符号容量参考值:160字节信息量二维阵列符号数据阵列测试图表7中定义的与ISO/IEC 16022一致的一系列数据阵列的测试图表是可用的。测试图表的测量必须与ISO/IEC 15415一致,采用符合ISO/IEC 15426的要求的测试仪,得到3.5级或者更高级别的符号(在测试图表8中,不考虑符号对比度和边缘反差的等级,其总体的等级通过其他的参数进行计算)。测量孔径与ISO/IEC15415中的一致。测试符号的可译码度要不小于0.8。另外,X尺寸需要测量,且其公差要满足测试规

29、范的要求。符号要满足ISO/IEC 16022的要求。当采用与被检阅读设备相同波长的光束进行测量时,反射率和符号对比度的值必须满足下面测试图表的规定。空白区的测量值不得小于码制规范中规定的最小值。测试图表7数据阵列的总体分辨率、阅读示意图、阅读角、周边亮度和侧摆灵敏度该表包含X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高对比度的符号表11:测试图表7的参数参数值码制数字矩阵ECC 200X尺寸0.10mm到0.50mm以0.05mm步进步进公差0,01mm., 也就是说,最大Z尺寸为(X + 0,01 mm) 最小Z尺寸为(X - 0,01 mm).模块宽度的公差 0.05Z 平均模块宽度公差 0.02ZRmax8

30、5% 5%Rmin3% 3%符号容量参考值:160字节信息量注:Rmax 和Rmin 在 ISO/IEC 15415中定义 测试图表8数据矩阵符号的符号反差这组图表包含一系列的符号。两个X尺寸的值,每个X尺寸的符号包含9个不同的符号反差的值,如表10和表12中列举的一样。符号反差的允差为正负4个百分点,这样就可以限制单一的亮对比度允差和暗的对比度允差的综合影响。符号反差的值,Rmax 和 Rmin可以采用光波波长为660nm的光束测量,该数据在测试表中给出。测量的几何图形在ISO/IEC 15415中定义。表12:测试图表8的参数参数值码制数据矩阵ECC 200X尺寸0,20 mm 和0,40

31、 mm模块宽度公差 0.05Z平均模块宽度的公差 0.02Z符号反差百分点记符号反差的公差4 个百分点Rmax和Rmin百分点记Rmax 和Rmin 的公差4 个百分点,但是要在总体符号对比度允差范围之内符号容量参考值:160字节信息量注:Rmax 和Rmin 在 ISO/IEC 15415中定义专用于污损试验的测试卡测试卡中包含的条码符号是依据GB14258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制定的,在这里选择线性码制的39码和128码;二维条码PDF417和QR码,其符号的X尺寸选择为0.20mm和0.40mm。制定用于该项试验的测试卡的符号要求具有严格的污损程度报告,污损度要求如下表所示:测试图表9

32、用于污损度试验的测试卡,测试项目抗污损度表13:用于污损测试的测试表(适用于二维条码)码制(容量)污损面积(%非特定区域)纠错等级首读率PDF417(20个字符)510%15%30%50%QR码(20个字符)510%15%30%50%测试标准:为确定一个测试码是否被正确的阅读或扫描,在此定义了相应的测试标准。对于完整的阅读设备,如果阅读次数最少为10次,则阅读率要求至少达到80以上,保证被测设备的合格,测试指标达到要求。测试报告格式:作为测试结果给出的设备测试报告需要包含以下内容:测试设备名称;测试类型;测试标准;测试温湿度;测试项目表;测试表的选择;测试结果记录,详细记录测试表中选择的参数和

33、结果。7. 测试方法依据阅读设备的性能和使用要求,本标准中制定了阅读设备的测试方法,该方法依据阅读视角分类的方法对条码阅读设备进行分类,并对各种不同模式的阅读设备进行了细分。 7.1 单轴阅读式阅读设备的功能试验:该节介绍的方法适用于单轴阅读式阅读设备中的接触式阅读设备和非接触式阅读设备中的激光阅读设备。 7.1.1 测试设备一个直径为60mm(或更大些)的旋转鼓或者一个可以线性移动的支架适用于阅读设备的物理结构,这样的测试设备可以将测试符号和被测试的阅读设备安装在垂直于旋转或者移动方向的条高方向上,测量符号相对于阅读设备的移动速度。阅读设备或者测试符号要求要保证阅读线完全通过符号,可以区分并

34、测量得到阅读线和通过阅读线和符号的交点的切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同时区分并测量得到阅读设备接收面和符号之间的距离。7.1.2 分辨率的测试测试步骤:1) Z值最大的测试符号适用于条高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测试设备,阅读设备的阅读终点的轴线将通过条高的中点。2) 阅读设备阅读终点和符号之间的距离d最小。3) 测试设备的运动速度和阅读设备要求的使用条件一致。4) 如果不满足测试标准,持续加大距离d,直到满足测试标准为止;如果距离d已经到达或超出阅读设备使用条件,仍不能满足测试标准,使用较低Z值的测试符号,从第一步开始重新测试。5) 如果满足了测试标准,使用具有较低Z值的测试符号,从第一步开始重新测试。6)

35、测试符号的Z尺寸确定阅读设备的分辨率,该尺寸是满足测试标准的最低Z尺寸值。测试结果的确定和记录:分辨率的测试结果以mm为单位记录,记录X轴偏转角和最小阅读距离d,在满足测试标准的情况下,Z尺寸就等于阅读设备的分辨率。7.1.3 阅读速度的测试该测试用来记录设备的最大阅读速度和最小阅读速度。安装要求:与分辨率测试相同,且必须满足测试条码符号适用于条高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测试设备,阅读设备的阅读终点的轴线通过条高的中点。测试图表的选择:使用测试图表1中Z尺寸大于或者等于设备分辨率的测试条码符号。要求测试结果中给出Z尺寸测试步骤:1) 阅读设备和符号之间的距离d与分辨率测试相同。2) 测试装置是可动的,

36、记录满足测试标准的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测试结果的记录:测试结果以mm/s为单位记录最大阅读速度和最小阅读速度。并且记录使用的测试符号、X轴偏转角和距离d。7.1.4 阅读区域的确定该测试用来确定阅读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测试条件下的阅读景深。设备安装要求:安装要求与分辨率测试相同测试图表的选择:从测试图表1中选择三个或者多个具有不同名义尺寸的条码符号进行测试并确定阅读图像。最小的Z尺寸等于阅读设备的分辨率,最大的Z尺寸由制造商确定,第三个和后续的字符尺寸在这两个尺寸中间取值。Z尺寸将在测试结果中给出。测试步骤:对于每一个字符:1) 测试条码符号适用于条高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测试设备,阅读设备阅读

37、终点的轴线通过条高的中点。2) 阅读设备阅读终点和符号之间的距离d最小。3) 阅读设备是可动的,测试设备以上述速度测试确定的范围中某一速度运动。4) 如果不满足测试标准,则距离d将增加到d1,为首次满足测试标准的距离。5) 距离d1为设备阅读距离的最小值。6) 距离d继续增加到更高值d2,为满足测试标准的上限。7) 距离d2为设备阅读距离的最大值。测试结果的确定和记录:测试结果以mm为单位给出测试使用的每个Z尺寸值,最大阅读距离和最小阅读距离以及在这两个距离上不同的读取景深。阅读图像描绘了阅读区域的范围。注意附加的阅读区域的确定是由使用测试图表2中符号反差不同测试符号确定的。或者采用其他参数(

38、如阅读角)不同值的符号确定。这些不同类型的参数值将在测试结果中给出。7.1.5 符号反差的测试该测试用来反映被测试设备可以进行阅读的符号反差的最小值。安装要求:阅读设备的安装保证Z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在02度之间。此时的X轴偏转角设定要避免从条码的感光低层直接反射,其结果将在测试结果中给出。用测试图表2中Z尺寸为设备的分辨率的1.5倍的一系列的条码符号进行测试。过程重复两遍,第一遍采用从符号反差的最大值Rmax开始依次减小的测试字符的子集进行,第二遍采用从符号反差的最小值Rmin开始依次增大的测试字符的子集进行。测试步骤:1)具有最大符号反差的测试字符以条高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形式安装在测试设备上

39、,阅读设备的阅读终点的轴线通过条高的中点。2) 阅读设备阅读终点与符号之间的距离d为阅读区域测试中确定的Z尺寸的最大阅读距离和最小阅读距离的中间点。3) 测试设备是可动的,其速度与阅读设备的使用条件相对应。4) 如果满足测试标准,使用符号反差值递减的测试符号从第一步开始重复测试,以确定满足测试标准的最小的SC值。测试结果的记录:测试结果记录符号反差的最小值、Z尺寸、X轴偏转角和能够进行阅读的距离d。两个不同的测试字符子集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小符号反差得到的两个值与对应的Rmax和Rmin的值一并列出。7.1.6 环境光强的测试该测试用来确定阅读设备操作可顺利进行的周边亮度。安装要求:要求符号放置

40、在阅读区域示意图中间合适的位置上。阅读设备安装满足Z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在02度之间,同时,X轴偏转角也在02度之间。然而,如果需要,需调整X轴偏转角的度数,以防止直接从条码感光底层反射,其度数在测试报告中给出。光源应该是色温为3000K 500K高温卤灯。光源以45度入射到测试图表上。测试步骤:1)在灰暗的环境中依据前面讲述的要求安装设备2)设备以一定的速度运动,该速度为速度测试中确定的范围中的一个。3)移动阅读设备4)确定是否满足标准。5)在另外一个亮度环境下重复进行该试验测试结果的记录:测试报告需要给出Z尺寸,X轴偏转角、阅读距离、阅读速度和周边亮度参数。7.1.7 阅读角度的测试该测试

41、用来确定Z轴偏转角、X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三个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实现对每一个参数进行单独测试,而其他两个参数如在第一步中定义的一样保持不变的初始值。设备的安装要求:测试设备安装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保证测试符号位于阅读光束的轴线上,而与阅读终点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d为最大阅读距离和最小阅读距离之间的某一个值。测试图表的选择:选取Z尺寸等于或者大于设备的分辨率的条码符号用来检验。测试步骤:1) 测试开始时需要满足Z轴偏转角为0度(也就是说条高垂直于运动方向),X轴偏转角或Y轴偏转角为0度或者角度很小(取决于哪个角被测试),以满足避免镜面反射的要求。2) 测试设备以速度测试中确定的速度范围中的某

42、一速度运动。3) 测试条码符号和阅读设备夹角以5度(如果需要可以更小)为步长沿对应于测试阅读角的轴线步进,直到不满足测试标准得到最大旋转角度和最小旋转角度为止。测试结果的记录:测试结果将给出每个参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和测试符号的Z尺寸。7.2 双轴阅读式阅读设备的功能试验:该节介绍的方法适用于双轴阅读式阅读设备中的接触式阅读设备和非接触式阅读设备。该测试采用一个可以在包含阅读设备的阅读线的平面内的两个轴线方向进行运动的支架,测试符号可以垂直于平面的中心轴线放置,条高垂直与该平面。阅读通过该平面,得到符号在两个尺寸方向上和阅读设备接收面之间的距离和夹角。7.2.1 分辨率测试该测试用来获取被测设备

43、能阅读的最小单元的宽度。 测试设备安装要求:阅读设备的安装必须保证Z轴偏转角和X轴偏转角在02度之间。此时X轴偏转角的设定要避免从条码的感光低层直接反射,其结果将在测试结果中给出。测试图表的选择:采用测试图表1、测试图表3或测试图表5中,Z尺寸从0.10mm到0.30mm步进(或者其他适合于该测试设备的值)的一系列的测试条码符号。 测试步骤:1)具有最大Z尺寸的测试符号适用于条码高度垂直于阅读设备的阅读线,并且其中点位于阅读设备阅读终点轴线上的测试设备。2)阅读设备的阅读终点和符号之间的距离d调至最小。3)阅读设备是可动的。4)如果没有满足测试标准,逐渐增大d直到满足测试标准为止,如果d已经增

44、大到超出阅读设备的使用条件仍然不满足测试标准,使用较小Z尺寸的测试符号从第一步开始重新进行测试。5)如果满足测试标准,使用较小Z尺寸的测试符号从第一步开始重新进行测试。6)阅读设备的分辨率定义为满足测试标准的测试符号的最小Z尺寸。测试结果的记录:测试结果以mm为单位给出分辨率。给出Z尺寸值等于阅读设备的分辨率时,满足测试标准的最小d值。7.2.2阅读区域的确定该测试确定测试条件下设备的最大阅读距离、最小阅读距离、读取景深和阅读区域的边界。设备安装要求: 设备的安装与分辨率测试相同测试图表的选择:使用图表1、测试图表3或测试图表5中具有多个测量距离的条码符号或多个条码符号分别进行测试得到阅读区域

45、。Z尺寸的最小值上面得到的阅读设备的分辨率,Z尺寸的最大值由制造商制定,而第三个或者其他字符必须在前面两个字符之间。测试结果将给出使用的Z尺寸。测试步骤:采用每个测试字符进行测试都必须满足: 1) 测试字符的条高垂直于阅读设备的阅读线,其中点位于阅读设备的出射窗口的轴线上。2) 阅读设备和字符之间的距离d恰好是最小值。3) 阅读设备是可动的。4) 如果不满足测试标准,逐渐增大d至d1,d1为第一次满足测试标准的d值。5) 距离d1即为设备相应的最小阅读距离。6) 测试符号在正交于阅读图样的中心轴线的各个方向渐次运动,确定满足测试标准的最远点。这些点确定的阅读图像的边缘定义为该测试符号空白区的外

46、边缘。7) 测试符号返回第一步中确定的位置。8) 距离d逐渐增大到满足测试标准的最大值d2。9) 距离d2即为设备的最大阅读距离。10) 在距离为d2时重复操作步骤6。11) 在距离d1和距离d2中间的点上重复操作步骤6,更加准确的确定阅读区域的边界。 测试结果的记录:测试结果将以mm为单位给出测试使用的每一个Z尺寸值、最大阅读距离和最小阅读距离以及在这之间的不同阅读距离上的读取景深;阅读图像将显示阅读区域的边界。注意:使用测试图表2中给出的具有不同符号反差的测试符号将得到附加的阅读区域图,并且还能得到阅读角等参数的不同值,这些值将在测试结果中给出。7.2.3 符号反差测试该测试确定被测试设备

47、可读的符号反差的最小值。设备安装要求:阅读设备的安装必须保证Z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在02度之间。而X轴偏转角的确定必须避免条码感光低层的直接反射,大小在测试结果中给出。测试图表的选择:使用图表2、测试图表4或测试图表6中Z尺寸接近设备的分辨率的1.5倍的一系列的条码符号进行两次检验,第一遍采用从符号反差的最大值Rmax开始依次减小的测试字符的子集进行,第二遍采用从符号反差的最小值Rmin开始依次增大的测试字符的子集进行。 测试步骤:1) 具有最高字符反差的测试字符适用于条高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测试设备,这样阅读设备出射窗口的轴线经过条高的中点。2) 阅读设备出射窗口和字符之间的距离d恰好为所使用的

48、Z尺寸的最大阅读距离和最小阅读距离的中点。3) 阅读设备是可动的。4) 如果满足测试标准,使用字符反差值递减的测试字符从第一步开始重新测试确定满足测试标准的最小的SC值。测试结果记录:测试结果将给出字符反差值的最小值、Z尺寸、X轴偏转角和获取测试的测量值的距离d。如果两个测试字符的子集获得不同的结果,则最小的字符反差值和对应的Rmax和Rmin同时列出。7.2.4 环境亮度的测试该测试用来确定阅读设备可操作的亮度水平。该测试使用上面的测试中确定的分辨率的值,其他步骤与单轴阅读式阅读设备的测试步骤相同,阅读示意图的测试与双轴阅读式阅读设备的测试方法相同,并采用测试图表3和测试图表5中的附加符号进

49、行。单轴阅读式阅读设备的测试方法相同。对环境亮度测试,确定是否符合测试标准。7.2.5 阅读角的测试该测试确定Z轴偏转角、X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等几个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这些参数中的每一个进行单独测试,保证其他两个参数具有固定的初始值。测试设备的安装要求:与分辨率测试的安装要求相同。被测试的设备安装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保证测试字符和出射窗口之间的距离d是最大阅读距离和最小阅读距离之间的一个值。测试图表的选择:这里使用测试图表1中Z尺寸等于或者大于设备分辨率的一个测试条码符号。测试步骤:1) 测试条码符号开始时需要满足Z轴偏转角为0度(条高垂直于运动方向)X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为0度(取决于

50、哪个角被测试)或者角度很小,以满足避免镜面反射的要求。2) 阅读设备是可动的。3) 测试条码符号与阅读设备之间的夹角以5度(如果需要可以更小)为步长沿对应于测试阅读角的轴线变化,直到不满足测试标准,得到最高旋转角和最低旋转角。测试结果的记录:测试结果将给出每个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非零情况)以及测试字符的Z尺寸。7.2.6侧摆的测试该测试用来确定:当阅读设备与测试符号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阅读设备是否可以进行阅读。测试设备的安装和测摆要求:为不同的设备依据其涉及要求选择不同的侧摆速度,如手持式阅读设备的侧摆速度的范围为20 mm/sec到 100 mm/sec,为链式系统配备的固定式阅读设备的侧

51、摆速度范围为0.5 m/sec 到 5 m/sec。测试图表的符号选择:使用测试图表1、测试图表3或测试图表5中Z尺寸接近设备分辨率的符号进行测试,测试步骤:1) 阅读设备出射窗口和字符之间的距离d恰好为所使用的Z尺寸的最大阅读距离和最小阅读距离的中点。2) 阅读设备安装满足Z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在02度之间,同时,X轴偏转角正交放置,其允差在02度之间。然而,如果需要,需调整X轴偏转角的度数,以防止直接从条码感光底层反射,其度数在测试报告中给出。3) 从规定速率的最小值开始。4) 尽可能在被检符号离开阅读设备之前读取数据5) 如果满足了测试标准,记录侧摆的速率。6) 以15的幅度加大平动的速

52、度,回到步骤3。对于双轴和三轴的阅读设备,旋转阅读设备与符号之间的夹角,确定度数为90度,然后从步骤3开始重复测试结果的记录:记录被检符号的Z尺寸、条高和在两个方向都可以满足测试标准的平动速度。7.3 三轴阅读式阅读设备的功能试验:进行该项测试的测试设备与双轴阅读式阅读设备的测试设备相类似,该设备的自由度为6,可以在三维方向上移动。得到被检测符号在三个方向上和阅读设备接收面之间的距离和夹角。下面的测试可以采用测试列表中线性码制和堆叠式二维条码制的符号实现测试。测试结果将以不同码制的方式给出。7.3.1 分辨率的测试该测试确定被测试设备可以进行阅读的最小单元的宽度。设备安装要求:字符和阅读设备的

53、安装必须保证Z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为02度。X轴偏转角的选择必须避免条码的感光底层直接反射,并将在测试结果中给出。测试图表的选择:采用测试图表Z尺寸从0.3mm到0.10mm(或者其他适合与该测试设备的值)的一系列的测试条码符号。测试采用上面的章节中关于双轴阅读式阅读设备的测试方法中介绍的步骤进行。测试结果将以mm为单位给出分辨率。采用Z尺寸等于阅读设备的分辨率的测试符号,并满足测试标准的距离d的最小值。7.3.2阅读区域示意图该测试是用来确定测试条件下设备的最大阅读距离、最小阅读距离、读取景深和阅读区域的边界的。设备安装要求:与上节相同。测试图表的选择:测试图表中多个不同的条码符号分别进行测

54、试得到阅读区域示意图。Z尺寸的最小值等于上面得到的阅读设备的分辨率,Z尺寸的最大值由制造商制定,而其他字符必须在前面两个字符之间。测试结果将给出使用的Z尺寸值。测试步骤:测试可以采用双轴阅读式阅读设备的测试步骤进行,并添加下面的步骤6。6)测试符号沿正交于阅读图样的中心轴线的各个方向逐渐运动,以确定满足测试标准的最远点。这些点确定的阅读图像的边缘定义为该测试符号空白区的外边缘。随着字符的移动,字符Z轴偏转角、X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在测试过程中也要改变以维持在第一步中确定的角度,测量阅读线在阅读场中位置的相对移动量。测试结果的记录:测试结果将以mm为单位给出测试使用的Z尺寸、最大阅读距离和最小阅

55、读距离以及在这之间的不同阅读距离上的读取景深;阅读图像体现阅读区域的边界。注意使用图表2中给出的具有不同符号反差的测试符号得到附加的阅读区域图,并且得到阅读角等参数的不同的值,在测试结果中给出。7.3.3 符号反差的测试该测试确定被测试设备可读的符号反差的最小值。设备安装要求:阅读设备的安装必须保证Z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在02度之间。而X轴偏转角必须避免条码感光低层的直接反射,并在测试结果中给出。测试图表的选择采用图表2中Z尺寸接近设备分辨率的1.5倍的一系列的条码符号。要进行两次检验,一次采用从符号反差的最大值Rmax开始依次减小的测试字符的子集进行,第二次采用从符号反差的最小值Rmin开始

56、依次增大的测试字符的子集进行。测试步骤测试可以按照双轴式阅读设备中介绍的步骤进行,测试字符在阅读图像上的中心轴线上,该轴线通过该Z尺寸的最大阅读距离和最小阅读距离的中点。测试结果的记录:测试结果给出字符反差值的最小值、Z尺寸值、X轴偏转角和获得测量值的距离d。如果两个测试字符的子集获得不同的结果,较小者和与其对应的Rmax和Rmin同时列出。7.3.4. 阅读角的测试该测试确定Z轴偏转角、X轴偏转角和Y轴偏转角等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这些参数中的每一个参数进行单独测试,保证其他两个参数具有固定的初始值。设备安装要求:被测试的设备安装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保证测试字符位于阅读图像的中心轴线上。测

57、试字符和阅读终点之间的距离d为最大阅读距离和最小阅读距离之间的一个值。测试图表选择使用图表1中Z尺寸等于或者大于设备分辨率条码符号。测试步骤与双轴阅读式阅读设备的阅读角度测试步骤相同。测试结果的记录:测试结果给出每个参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非零的情况)以及测试字符的Z尺寸值。7.4 图像式阅读设备图像式阅读设备可以依据上章介绍的步骤进行测试,测试图表7和表8中的被检符号可用来进行这类的测试。当测试其Z轴偏转角时,以45度步进旋转,共旋转180度。对于侧摆的测试,在条平行于侧摆和条垂直于侧摆两个方向上进行。7.4.1 环境温湿度试验该试验要求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温度可调整的范围要求在060摄氏

58、度之间,相对湿度的可调整范围在1090之间。顺次改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记录满足测试要求的测试结果。可以采用CNS 12566-1993 环境试验法(电气、电子) 温湿度组合(循环)试验中介绍的试验方法进行设备环境温湿度的测试。7.4.2 抗冲击,抗震动试验测试参数为:加速度150 m/s2;震动频率:1050hz; 测试方法:加速度谱密度依据上图加速度谱密度的频谱和容差曲线来加载。测试要求:测试轴包括X、Y、Z;测试时间为30分钟,共90分钟, 试后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产品无损坏,无异常现象;并通电运行检查程序工作应正常。包装自由跌落测试:要求跌落高度:100cm;任选包装面,结果要求:无明显

59、的变形或损坏,并进行外观和结果检查应无异常现象。最后通电运行检查程序工作应当正常。功能指标的试验方法7.5.1 首读率 初次阅读成功的百分率,在这里我们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获得该项性能指标。具体试验方法如下:要求覆盖各种应用情况,在环境光、条码码制、容量、印制质量、印制介质、环境温度、操作方式一致的情况下,及每种条件组合下,连续阅读工作1000次,统计每次启动阅读第一次解码成功的成功率。 7.5.2 二维符号的抗污损度测试在条码放置无倾斜的情况下,测试纠错率确定的DataMatrix、PDF417和QR的测试码分别在一定的污损条件下的首读率。注意标准测试码的选取必须保证污损在纠错范围内。每种条码在每个污损级别下的测试次数都为1000次。采用一定的挡光设备对二维条码的图像按照一定的比例模拟污损,然后利用下面的表格归纳总结其测试结果。表16:污损测试表标准条码类型: 污损面积(%非特定区域)纠错率等级首读率5%10%15%30%50%7.5.3 设置码的功能测试:条码阅读设备应配有相应的设置码手册和快速设置软件,以供用户方便地对其进行功能设置。设置码设置功能的测试主要有以下几项:(1) 默认设置测试(2) 通讯波特率设置测试(3) 各种条码的使用与禁止设置测试(4) 读码信息最大最小长度限定设置测试(5) 解码信息前后缀设置测试- 2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