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1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9912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1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1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1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1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1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流程设计流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形式:课件展示、视觉、听觉感受情境引入(5)1.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创建一个本地视图,例如:在“学籍”表和 “图书借阅”表中检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图书借阅情况,要求 只显示“学籍”表中的学号、姓名、“图书借阅”表中的书名、作者、 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字段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创建视图在数据库管理中作用。2.教师提问:如何创建视图?如何创建参数视图?课件展示能让学生在视觉、听觉、得到真实感受,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形式:提问思考、现场制作观察如何创建视图(8)1、看一看:教师通过演示讲解让同学们观察如何创建视图,理解

2、视图与查询的区别。观察如何建立一个本地视图。2、想一想:教师提问创建视图有什么作用?创建视图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视图和查询有什么不同?3、教师比照课本 63 面例 4 创建本地视图,学生观察理解。在授课时穿插一些提问和提示,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第二节第二节 创建视创建视 图图教学形式:讲述概念,总结特点观察结论结合课件演 示,详细讲 述各种概念, 总结特点, 让同学们理 解掌握。3 32 2 创建视图创建视图查询是从一个或多个表或视图中检索符合条件的记录,以多种格 式将查询结果存储起来,但它只能供用户浏览使用,不能列其中的数 据进行修改。为克服这种缺点,VistlalF

3、oxPrc,60 系统提供了视 图操作。视图分为两种类型:本地视图和远程视图。本地视图是从本 地表或视图中提取一组记录,更新某些记录的值,然后把更新后的结 果回存到源表或视图中,包括本地表文件和本地服务器上的所有文件。 远程视图是从远程数据源中提取一组记录,更新某些记录的值,然后 把更新后的结果回存到远程数据源中。视图和查询有很多相似的功能。包括创建视图所需要的表和字段, 筛选符合条件的记录,用计算功能创建计算字段等。视图与查询功能不同的是:视图的结果可以修改,并可以将修改 后的结果回存到源表中,而查询的结果只供输出浏览;视图文件是数 据库的一部分,保存在数据库中,而文查询文件是一个独立的数据

4、文 件,不属于任何数据库。 321 使用视图设计器创建本地视图本地视图可以使用本地视图向导和视图设计器来创建。由于视图 和查询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创建视图与创建查询的步骤也很相似。 下面介绍使用设计器创建本地视蚓的方法。【例 4】创建本地视图,在“学籍”表和“图书借阅”表中检索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图书借阅情况,要求只显示“学籍”表中的 学号、姓名、“图书借阅”表中的书名、作者、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字段内容。操作步骤如下: (1) 启动视图设计器。在“项目管理器”窗口中,选择“学生”库, 在该数据库中选择“本地视图”选项,单击“新建”按钮,屏 幕显示“新建本地视图”对话框,然后单击“新建视图

5、”按钮, 出现如图 3-21 所示的“视图设计器”窗口。图 3-21 “视图设汁器”窗口 l(2)添加表或视图。在“添加表或视图”对话框中,选择要添加 的表或视图。本例中选择“学生”库中的“学籍”表和“图书借阅” 表。如果没有显示“添加表或视图”对话框,在“视图设计器”窗口, 单击“视图没计器工具栏上的添加表按钮 ,出现“添加表或视图” 对话框。 (2) 建立表或视图之间的连接。当将“学籍”表和“图书借阅”表 添加到“视图设计器”窗口后,如果这两个表之间没有显示一 条关系连线,应在这两个表中分别选择一个字段,如“学号” 字段,利用这两个字段建立两表之间的连接,设置方法参见查 询设计器中创建连接

6、的方法,如图 3-22 所示。图 3-22 “连接”选项卡(4)选择显示字段。在建立表或视图之间的连接以后,确定要显 示的字段内容。根据要求,选择“视图设计器”窗口中的“字段”选 项卡,分别将“学籍”表中的学号、姓名和“图书借阅”表中的书名、 作者、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字段添加到“选定字段”框中。 (5)确定筛选记录。根据要求检索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 借阅情况,因此在“视图设计器”窗口的“筛选”选项卡中输入:学 籍专业=国际贸易,这样就确定了筛选条件。单击工具栏中的 ! , 浏览结果如图 3-23 所示。图 3-23 视图运行结果与设计查询操作一样,还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排序条件和对记录 进

7、行分组计算等。 由于视图是数据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存在,所以视图的运行 结果只能浏览,不能保存为图表、报表、标签等文件。提示:提示:在设置筛选条件表达式时,只要输入的字符串与字段名不相同, 就可以不用引号将字符串引起来。试试试试 使用向导创建本地视图。要求在“成绩”表中,筛选出英语在 70 以上,总分在 300 以上的记录,要求只显示学号、姓名、英语、 总分和平均分字段内容。3-2-23-2-2 更新视图更新视图视图与查询的最大区别在于视图可以对源表中的数据进行更新。在 创建视图时,要更新数据,必须设置更新条件。为了使表中的字段值 能被修改,首先必须定义一个关键字段,系统根据关键字段列出源文

8、件中与之刑应的记录,进行修改操作。关键字段的设置必须是唯一的, 若有重复值,则必须选取多个关键字来避免重复,否则系统将无法判 断要更新的记录。【例 5】修改上例创建的视图。更新“图书借阅”表中的“借书 日期”和“还书日期”字段内容,选取“学籍学号”和“图书借 阅书名”作为关键字段。操作步骤如下:(1)设置关键字段。在视图设计器中的“更新条件”选项卡,单击 “字段名”左侧带有钥匙图标 一列的按钮,在相应的字段前出现 “”标记,即设置了视图中的关键字段。(2)设置可修改的字段。在“更新条件”选项卡中,单击“字段 名”左侧带有铅笔图标 列的复选按钮,在该字段前出现一个“” 标记。根据要求,将“借书日

9、期”和“还书日期”两个字段设置为可 更新的字段。如果字段未被标注为更新,虽然可在表单或浏览窗口中修改这些 字段内容,但修改的值不会回存到源表中。由于关键字段是用于唯一 标识每一条记录的,所以最好不要使用关键字段作为更新的字段。 (3) 发送 SQL 更新。如果要把表中修改的记录回存到源表中,必须 选抒“发送 SQL 更新”选项。在使用此项之前,必须至少设置 一个关键字段和一个可修改的字段,如图 3-24 所示。图 3-24 “更新条件”选项卡(4)检查更新冲突。在多用户环境下,远程服务器中的数据可以 被多人同时访问。为了使 Visual FoxPro 60 检查在视图更新数据 之前源表数据是否

10、被别人修改过,也就是比较视图中指定字段的旧值和原始表中该字段的当前值是否相同,使用“SQL WHERE 子句包括” 选项可以管理当多个用户访问同一数据时应如何更新记录。 关键字段:当源表中的关键字段被修改,则更新操作失败。 关键字和可更新字段:当修改了源表中关键字段或任何可更 新的字段时,则更新操作失败。 关键字和已修改字段:从视图首次检索以后,如果关键字段 或任何被用户本地修改过的字段在源表中又被改变,则更新操作失败。 关键字和时间戳:只有当远程表有时间戳列时,该选项才有 效。当远程表记录的时间戳被检索以后,表中此记录的关键字段或时 间戳已被修改,则更新操作失败。(5)选择更新方式。“使用更

11、新”选项用来控制系统更新源表数 据采用 SQL 命令的方法。SQL DELETE 然后 INSERT:先删除记录,然后以在视图中输入 的新值取代源值。SQL UPDATE:使用 SQL UPDATE 命令来更新记录。 在利用“更新条件选项卡对字段进行更新设置后,可在浏览窗口 中修改可更新的字段内容,并将更新后的结果回存到源表中。例题中 已将“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设置为可修改的字段,运行该视图 后,在浏览窗口中可修改记录如图 3-25 所示,并将结果回存到“图 书借阅”表中,如图 3-26 所示。图 3-25 在视图窗口中修改数据图 3-26 回存到源表中的数据教学形式:讲述概念,总结特点观

12、察结论第三节第三节 创建参创建参 数视图数视图3 33 3 创建参数视图创建参数视图前面创建的视图,每次运行时根据所设置的条件筛选出的记录都 是同定的。如果希望每次运行视图时,根据输入值的不同而检索到不 同的结果,需要建立参数视图。【例 6】创建参数视图,每次运行该视图时,根据学号检索到该 学生借阅图书的情况。操作步骤如下:(1)使用“视图设计器”新建一个基于“图书借阅”表的视图, 并在“字段”选项卡中选择输出的字段。 (2)在“筛选”选项卡,设置筛选条件,在“实例”框中,键入 一个问号?,紧接一个参数名“要查询的学号”,如图 327 所示。图 3-27“筛选”选项 (4) 单击工具栏上的运行

13、 ! 按钮,出现如图 3-28 所示的“视图参 数”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参数值。例如输入“070101”,则 系统榆索出相应的记录,如图 3-29 所示。图 328 “视图参数”对话框图 329 参数视图查询结果 同样还可设置多个参数,根据不同的值检索出一组不同的记录, 而不需要重新建立视图。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远程视图结合课件演示,详细讲述各种概念,总结特点,让同学们理解掌握。所谓远程视图,就是通过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开放数据库互连,是微软公司开放服务结构中有关数据库的一个组成 部分,它建立了一组规范,并提供了一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标准 API 应用

14、程序编程接口)从远程数据源建立的视图。通过使用远程视图, 用户可以直接在远程 ODBC 服务器上抽取数据(而不必将所有的记录都 调入到本地计算机内),然后对抽取的记录在本地进行加工,并能将 对记录的修改或增加返回到远程数据源,对远程数据源进行更新。建立远程视图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步骤。1连接远程数据源一个远程数据源通常是一个远程服务器,它应在本地安装了 ODBC 驱动程序并设置了 ODBC 数据源名称。为得到有效的数据源,必 须在本地安装 ODBC,并从 Visual FoxPro 60 内部定义数据源和连 接。2建立连接在 visual FoxPro 中,用户可以在数据库中创建并保存一个命令连

15、接的定义,以便在创建远程视图时按其名称进行引用,而且还可以通 过设置命令连接的属性来优化 Visual FoxPro 与远程数据源的通信。 建立连接时,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打开“新建”对话框, 然后选择“连接”并单击“新建文件”打开“连接设计器”进行设置。 单击“验证连接”按钮,开始连接,如果没有指定数据源,则要求选 择数据源。然后指定一个数据库或自由表后,单击“OK”按钮,如果 连接成功,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将该连接保存起来,以备建立和使用 远程视图时使用。默认的连接名为“连接 1”。 3建立远程视图 建立远程视图时,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打开“新建”对 话框,然后选择“远程

16、视图”并单击“新建文件”打开“选择连接或 数据源”。选择“连接”或“可用的数据源”选项,选择用户所需要 的数据源或连接,并单击“确定”按钮。建立了与远程数据源的连接 后,出现“打开”对话框,选择远程服务器上的表文件,单击“确定” 按钮,打开“视图设计器”,建立远程视图,与建立本地视图的方法 基本一样。小结课后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知识,加深印象,加强理解。同 时也是给授课老师的一个反思机会。布置作业1.第 68-69 面第一题填空题 2-7 小题和第二题选择题 4-6 小题直接做在课本上,以后由老师评讲。2.第三问答题 3-4 小题做在作业本先对作业做 一些提示, 然后让同学 们按规定时 间完成作业。效果评价本节课主要设计出实际操作,突出动手练习,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教学在发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