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导演教学时写意性创作理念简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8835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曲导演教学时写意性创作理念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戏曲导演教学时写意性创作理念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戏曲导演教学时写意性创作理念简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戏曲导演教学时写意性创作理念简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戏曲导演教学时写意性创作理念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曲导演教学时写意性创作理念简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戏曲导演教学时写意性创作理念简述-导 演/编导论文 引言 十九世纪以前,戏曲舞台上的导演工作,主要是由一些熟悉舞台的 剧作家、精通演技的家班主人、经验丰富的演员、艺术素养较高的 教师等不完备、不自觉地执行着。导演作为一门专业,无论在实践 上,还是理论上,都还没能从编剧、表演、音乐等部门中独立和淀 解出来,也可以说还处于一种隐形阶段。导演作为一个引进与西方 戏剧的专业职称,在十九世纪初,受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影响,才 开始在中国戏曲演剧活动中出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戏曲的改 革热潮,导演意识开始在各个戏曲院团中苏醒,凭借其对演出整体 性把握的导演职能的特点,导演制开始代替主角制登上戏曲舞台,

2、并很快成为了引领中国戏剧舞台上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戏曲导演 可以更加全面、综合地对一部戏进行完整的编排与创作,可以为我 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与动力。因此,戏 曲导演人才的培养教育是顺应我国文化发展需求,在艺术教育事业 中正在被迫切需要的。 戏曲导演教学,相对于较为成熟的话剧导演 教学来说,目前还处在实验与探索的起步阶段。那么,戏曲导演教 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借鉴话剧导演的教学模式, 还是让学生先来掌握传统戏曲的编排技巧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 问题。 .作为上海戏剧学院首届戏曲导演本科班的毕业生,我在硕士研究生 学习阶段,通过学习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教授

3、在戏剧导演 教学中的经验,通过总结自己一年多来在戏曲导演专业教学中的收 获,对中国戏曲独特的美学价值与品格的进行了深一步的学习和认 识,对戏曲导演人才的教育培养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与思考。我认为, 导演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导演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在各种导演技 巧与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中,培养学生具备独特的导演思维。同样, 戏曲导演教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具备独特的戏曲导演创作思维才 是戏曲导演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戏曲导演应具备什么样独特的 创作思维呢? 这要从戏曲独特的艺术特征中来寻找答案,中国戏曲 演剧观的本体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以歌舞演故事的本体写意性。 由此我认为,戏曲导演应该具备写意性的创作思

4、维,写意性创作思 维的培养也应当是戏曲导演教学的最高任务和教学目的。那么,如何在四年的戏曲导演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意性创作思维的呢?上海 戏剧学院戏曲导演教研室独创的课程意境小品给了我的很大的 启示。通过在一年多的教学中,总结自己学习与授课的经验,我终 于恍然大悟,意境小品不正是训练学生写意性创作思维的基础教学 么?于是,我开始着手透过写意性这个美学特征,研究戏曲导演教 学中这一独特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探讨写意性创作 思维对于导演教学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为完善戏曲导演人才培养的 教学理论做出自己的努力。第一章 写意一、什么是写意 写意一词最早源于中国画,俗称“粗笔”,是相对于当时具有严

5、谨、 工整和缜密画法的工笔画而言的一种的绘画技法,要求用简练的笔 法勾勒景物,纵笔挥洒,墨彩飞扬,抒发的情感。 “写意”的字面 意思即抒写心意。所谓“写”就是披露、抒写和表达,而“意”就 是心意,意境的意思。“意境”一词在唐代被最早提出,诗人王昌 龄在其诗格一书中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 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 神之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 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 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由此 可见,意境是最高深的境界。“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

6、其真” 告诉我们,意境离不开内心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思考与反应,是生 发于创欣赏者头脑中的,是感情与景象事物的结合,也就是感情与 形象的结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 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他认为意境是诗人主 观的“意”与客观的“境”的结合,是诗人抒发感情和读者受到感 染的桥梁。由此,可以认为,“写意”即抒写物质内在的本质与自 己内心情感的表达。 .二、写实与写意的区别 写意是相对写实(形似)而言的,都是针对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美 学命题。 汤垕在画筌中说:“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主, 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卉之至情,画者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 耳。”由此可以

7、得出,在描绘物体时,写意派画家追求的不是形似, 而是神似,注重的是对心灵感悟的抒发,对景物的情感的意象化的表达,而不是对所描绘对象进行直观的物理表象的真实再现。 写意 强调画者在作画时应着重对自己内在心意的表达,贵在内心意趣的 表达与抒发而不是外在形象的模拟与复写 (形似),或者以更为直 接的说法就是,神似重于形似;而所谓神似,就是对事物内在真实 (精神实质)深刻而强烈的揭示与表现。写实则强调着重对客观事 物外部形象的临摹和复写,即形似,是对事物外部真实准确而逼真 的模拟与再现。写意与写实关系,即神似与形似关系。那么,如何 更加直观的区分写意与写实呢?卢昂教授在他的著作东西方戏剧 的比较与融合

8、回答了这一问题,“对于戏剧艺术而言,当演出形 态距离生活的自然形态愈远,我们就说它愈具有写意性;相反,当 演出形态距离生活的自然形态愈近,我们就说它愈具有写实性”。第二章 写意性创作思维 8 一、 什么是思维.8 二、写意性创作思维的重要性8 第三章 如何在戏曲导演教学中培养写意性创作思维10 一、背诵诗词.10 二、诗词意境小品12 三、音乐音响诗词意境小品.18三、音乐音响诗词意境小品(一)、音乐、音响 学生在经历了诗词意境小品创作实践之后,会从中得到与“写 实”创作的话剧导演训练完全不同的体会,比如人物形象的设置、 舞台行动的组织、舞台调度的运用、诗词意境的创造等等。诗词 意境小品的课程

9、设置在第一学期,音乐音响诗词意境小品设 置在第三个学期,如果说第一学期的诗词意境小品为“写意”创作 思维打下了第一步的基础,那么音乐、音响诗词意境小品,就 是继抓住诗词这个本,试图转化成为完整的故事、人物、情节、事 件、冲突来表现诗词的意境,从而加深对写意性的理解。进一步为 “写意性”导演创作思维的锻炼打下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戏 曲创作的感悟。 音乐、音响诗词意境小品加入了导演对“音乐” 、“音响”把握的艺术元素,使它以写意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这个 角度说音乐、音响诗词意境小品是具备两种导演元素的融合的小品训练。 对于 舞台艺术来说音乐、音响表现为听觉(声音)艺术。大家都知道一切戏剧艺术(包

10、括戏曲、影视)都是视、听艺术的综合,听觉艺术 是“视觉”相对的另一部分。听觉(声音)艺术在舞台演出中表现 为三部分:人声、音乐、音响。对音乐和音响的使用和把握是导演 必须训练的元素。第四章 结语近些年来,国家对戏曲事业的大力支持,使得社会对戏曲导演人才 的需求开始逐渐增加。作为一门有着自己独特的本体写意性演剧特 征综合艺术,戏曲应该在培养人才中,充分结合其写意性的特质, 为自己培养一批精通于戏曲创作的导演人才。 通过对上海戏剧学院 戏曲学院意境小品的研究,发现诗词意境小品与音乐音响诗词意境 小品对于训练戏曲导演的写意性创作思维的能力有很大帮助。而这 种训练方法也不单单只能用在戏曲导演的教学培养中,它甚至可以 引入到戏剧导演的培养教学中区,学习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即 其写意性,对话剧导演的创作也必将是一件好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 民族的,即世界的,这一标志性的艺术口号,使得我们中国传统艺 术文化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又重新被重视和发扬光大。希望本 文能够通过对建构在中国传统文化写意美学观基础之上的写意创作 思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引起戏剧教育界的关注和思考,为培 养新一代的导演人才做出努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