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2576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和综合题及答案下篇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百年来蒙受 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 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

2、、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 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 开始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 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 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 ,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

3、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 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 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 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奋斗,勤俭建国,在一穷二白的

4、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国民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 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2 万亿美元( 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近 1700 美元,分别是 1949 年的 25.8 倍和 25 倍, 是 1978 年的 18.8 倍和 18 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0 多年来,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

5、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 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 宗教和侨务工作蓬勃发展。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 2 -、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 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面向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 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增强综合国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国内和平建设取 得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了不懈的努力。20 世纪 70 年代,以中美关

7、系正常化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 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在倡导改革的同时,推动对外开放形成了崭新的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是 国家面临的中心任务。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 和平与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告诉中国人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50 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在

8、实现国 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自行研制和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等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 纪,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等人民武装力量,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课题,按照政 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速推进中 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的精兵 之路不断地开拓前进。 (二)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 50 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 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才能

9、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 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 于领导地位。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 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 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 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

10、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 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

11、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 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3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 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 、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

12、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 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 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 ,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 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

13、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 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 20 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国共产党人在 1956 年至 1957 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 为中共八大

14、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 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 资本主义“等。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4)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15、,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英勇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 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可以依靠的阵地,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 基础。 随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门益明显,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工业部门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日用消费品,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国防建 设提供了大批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而且还为出口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产品,它使中国在 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当时物质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起到

16、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 把有限的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 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 位?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A、基本国情: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 ,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B、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分- 4 -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还需 一个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个过程的时间很长,任务也很艰巨。 (2)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 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 大爱国统一战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