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试卷集锦思考与练习 第4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244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试卷集锦思考与练习 第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试卷集锦思考与练习 第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试卷集锦思考与练习 第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试卷集锦思考与练习 第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试卷集锦思考与练习 第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试卷集锦思考与练习 第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试卷集锦思考与练习 第4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6、如何理解创造社以自我表现为核心的浪漫主义思潮?前期创造社是强调尊重天才、为艺术而艺术、注重自我表现的文学团体。前期作家们的创 作侧重主观内心世界的刻画,具有浓重的抒情色彩。他们的文学主张、创作以及所介绍的 外国作品形成了浪漫主义思潮。创造社的浪漫主义特征体现为: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 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创造社前期的主要倾向是浪漫主义。这是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自觉地、公开 地申明,文学不是反映、不是再现,而是表现,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他们用主观的理 想,描绘人们希望的生活图景,以与现实的冲突或对立,表现主观愿望,展示出“理想主 义”的强烈

2、色彩;他们反动于古典主义压抑感情、崇尚理性的创作原则,将主观情感的抒 发作为创作中压倒一切的因素,以表达对外界事物的内心感受。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核心要素是“自我表现” 。这是觉醒的个性意识在文学上的反映。创造 社的“自我发现”虽然比欧美各国晚了半个多世纪,但由于它从一开始就受西方现代哲学和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而带有新的特点,即更加重视对“自我”内面世界的情绪表现,将 文学看作生命的表现,注重表现“自我”的内心欲望和灵肉冲突,具有更深的主观色彩和 感伤情调。其中尤以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为代表。创造社的这种浪漫主义艺术倾向,在打破封建文学“文以载道”的旧传统方面,在当时是 有积极意义的,而且

3、郭沫若的诗作、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以及创造社其他成员的创作, 思想内容上大都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所介绍和翻译的欧洲 18 世纪启蒙主义、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个性解放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民主革命 的要求相一致。虽然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有的作者也感染了欧洲 “世纪末”文学种种现代流派的影响,但总 的说来创造社的浪漫主义倾向,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创造 社的浪漫主义文学在青年中产生很大反响,对当时和以后的新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创 造社作家创作的“自我表现”文学作品和翻译的许多外国浪漫主义文学名著,使浪漫主义 成为新文学的一股强大文学思潮。(张丽

4、军)27、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的独特内涵是什么?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是以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的发现、18 世纪的“天赋人 权”和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现代哲学思想为理论参考的时代新思潮。鲁迅、胡适、周 作人、李大钊等人共同促进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的发展。和传统的封建主义的思 想相对立,五四时期 “个性解放”的独特内涵主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人格上 的独立自主,提倡个人本位;(二)思想言论上的自由解放,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三)政治上 的民主主义;(四)个性自由意志与个体社会责任感。作为近代彻底的反封建启蒙运动,五四“个性解放”思潮对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激烈批 判

5、,其锋芒所向就是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个性的压抑和摧残。在五四时代的进步思想家看 来,压抑和摧残人的个性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最大罪恶。陈独秀积极鼓吹个性解放,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效法西方,废除家族本位,建 立个人本位的社会,发展人的独立个性。陈独秀认为,家族制度和旧的教育制度,残害人 的个性自由,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窒息个人之思想自由,破坏个人的创造力,根源 在于它抹煞了每个人的个性;而个人本位的社会则恰好相反。陈独秀呼吁有为的男女青年 破除封建三纲,开启个人独立自主人格,不要成为他人的附属品。傅斯年在新潮杂志的创刊号上说,破坏个性是最大的罪恶,是“万恶之原” 。李大钊也 写过一篇题为万恶

6、之原的文章,李大钊也尖锐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压抑和摧残人的个 性的罪恶,而这种万恶之原,就是扼杀人的个性的封建家族制度。从而,在根源上指出了 彻底破除个性解放障碍的解放之路,进一步推动了个性解放思潮的发展。 胡适则从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个性解放的本质内涵和应有的思想维度。他认为,个人的自 由独立人格、个人的自由意志、个人的独立自由精神、个人对社会的崇高责任感都是人的 个性的本质内容。胡适主张,对个人的个性问题应当从两个方面去说明。第一,表现个人 的个性的实质性内容,是每个人的思想自由或自由的思想,即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自由精神, 敢于独立地发表意见的无畏品格;第二,个人的个性还应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7、感,敢 于独立做事,敢于承担个人的责任。在五四时期,争取“个性解放”思潮,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个性 解放”的重大历史意义越来越清晰。人的解放,是现代化的基本前提,而人的真正解放, 其关键问题是“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实现程度。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潮仍能为 我们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营养。(张丽军)28、概述茅盾写实主义文学观的主要特点。茅盾在发表的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 、 文学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 、 文 学与人生 、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文章中,具体、系统地阐述了写实主义文学观。 茅盾的写实主义文学观是明确地建立在时代与社会的坐标之上,肯定了文学的本体价值

8、在 于对社会、人生作如实描写,必须具有与社会、人生贴近的品格。茅盾的写实主义文学观 最初是从介绍“自然主义文学”开始的。1922 年,茅盾在小说月报上展开了关于自然主义的系列论战,来阐释写实主义文学观 的主要内涵特征。第一, 写实主义作家本质上体现为科学的求真精神。茅盾指出:科学的 描写法是写实主义文学共通的精神。茅盾从科学的认知角度出发,认为宇宙间万物没有任 何两种事物是绝对相同的,若不表现出每一物的自身的特殊性质,那就是失真,失真的描 写与表现,就谈不上什么美。在这一美学原则下, “客观描写与实地观察”就成了写实主义 文学的“两大法宝” 。 “客观描写”的方法最大的好处是真实与细致。一个动

9、作,可以分析 的描写出来,细腻严密,没有丝毫不合情理之处。 “实地观察”是指文学创作先须实地观察, 可知决非凭一时之冲动,而是先做过绵密的观察而后写出来的。茅盾以巴尔扎克、福楼拜 为例,他们在创作时不仅对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注重考察,而且对于作品主人公所处的 小环境,如某一咖啡馆、某一建筑内部的陈设,甚至内部的氛围,都要进行实地的、细致 的观察。因此,他们的小说即使是写同一题材时也绝对不会出现雷同的现象。 第二,写实主义文学遵从科学认知的、客观冷静的写作态度。茅盾指出:写实主义作者对于人生,完全用客观的冷静头脑去看,丝毫不搀入主观的心理,往往排斥观察主体的善恶 是非的取舍抉择,排斥喜怒爱恨的情

10、感渗入。因此,它在文学上就要求作家以客观、冷静 的态度去对待人事物态,而不赞同主观情绪的介入。作家愈冷静、愈客观,作品就愈能达 到“真” ,也就愈接近于“美” 。第三,写实主义文学要求赤裸裸地揭露丑恶,真切地描写人生悲哀,展现人生社会的真相。 茅盾认为,生当世纪末的青年应当觉悟,目光锐利,把人间的丑恶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文 学创造者硬是以掩丑而夸善的浪漫主义文学去蒙骗他们,则永远无法揭示社会的真相,无 法推动社会的变革和文明的进步。第四, 写实主义的文学观念建基于科学所发现的原理之上。写实主义文学所描写的对象是 和当时科学原理新的拓展及其发现合为一体的。茅盾进而指出,现在国内有志于新文学的 青年

11、,想描写青年与老年的冲突,想揭露社会的黑暗等,却显得内容单薄、用意浅显,原 因就在于他们不去研究当今科学所发现的新原理,仅凭一点“直觉”进入创作。因此,茅 盾提出,应该学自然派作家,把科学上发现的原理,如进化论种种学说,应用到小说里, 研究社会问题、男女问题。只有这样,新文学创作才能向前发展。(张丽军)29、简述 1928 年“革命文学论争” 。1928 年初,成仿吾、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等左翼文化工作者分别在创造月刊 、 文 化批判 、 太阳月刊上发表了艺术与社会生活 、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等一系列 文章,积极倡导无产阶级文学,认为革命文学是“被压迫的群众做出发点的文学” ,是“反 个人

12、主义的文学” ,无产阶级的文学家“应该同时是一个革命家” 。他们肯定文学的阶级性 及其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强调无产阶级文学必须为完成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斗争。但他们 对中国社会实际缺乏足够的认识,否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果,把鲁迅等新文学作家当 作革命文学发展的障碍加以错误的批判,宣称阿 Q 时代过去了,鲁迅“完全变成一个落伍 者”等,从而引起了革命文艺阵营内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鲁迅连续撰写了“醉眼”中的朦胧 、 文艺与革命 、 文学的阶级性等文章,批评了 他们的宗派主义、脱离实际的空谈和忽视文艺自身特性等倾向,指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 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文艺” , “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

13、告、电报、教科书之外, 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 ”10鲁迅的批评无疑直接击中了一些左翼理论家的理论盲 点,对于日后左翼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冯雪峰发表了革命与智识阶级一 文,分析了论争的利弊得失,给予鲁迅公正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趋激烈的论争 气氛。这场论争主要是在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展开,持续一年多,共发表文章 100 多篇。1929 年,中共中央得知论争情况后,要求停止论争,指出要站在党的立场上,团结争取鲁 迅。根据党的指示,左翼文化工作者在刊物上停止了对鲁迅的批评。冯雪峰、夏衍、冯乃 超等拜访了鲁迅,转告了党的指示精神,取得鲁迅的谅解。潘汉年撰写了文艺通信等 文章

14、,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剖析了革命文学问题,要求左翼作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克服思想上的障碍,使左翼文学运动健康发展。经过党组织的工作,论争双方加深了理解和沟通,取得了共识,并在此基础上筹备成立了左联。“革命文学论争”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它引起了文艺界广泛的注意,从而传播了马克 思主义文艺思想,提高了双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促进了左翼文学主潮的形成。经过 这次论战,鲁迅研究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翻译苏联文学作品,集合革命青年 创办鼓吹革命文学的杂志,加强了革命文学的力量。(张丽军)30、 “自由人” 、 “第三种人”的文学主张有哪些?1931 年至 1932 年, “左联” 与“

15、自由人”“、 “第三种人”展开论争。 “自由人”指文化 评论的胡秋原, “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论争以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 系为中心。1931 年 12 月,胡秋原在他所主持的文化评论创刊号发表了阿狗文艺论一文,他 自称“自由人” ,在文章中直指国民党的“民主主义文艺运动”说:“中国文艺界一个最可 耻的现象就是所谓民族文艺运动 ,他们所标榜的理论与得意作品,实际上是最陈腐可笑 的造谣与极其低能的呓语。毫无学理价值,毫无艺术价值。 ”他在文中还称:“将艺术堕落 到政治的留声机,那是艺术的叛徒。以不三不四的理论来强奸文学,是对艺术尊严不 可恕的冒渎。 ”11不久,他又写了勿侵略文艺 ,扬

16、言艺术只能表现生活,不能对生活 发生任何作用, “艺术不是宣传” ,反对政治主张“破坏”艺术。这些话表面上是对“民族 主义文艺运动”和国民党改组派文人的“民主文艺”而发,但矛头也指向了当时的无产阶 级革命文学运动。紧接着,胡秋原又写了钱杏邨理论之清算与民族文学理论之批评 ,借 清算钱杏邨理论为名,批判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胡秋原的批驳最先招来的并不是国民 党人的反驳,而是“左联”的激烈反对,左联认为其声东击西否定了“左联”提倡的“阶 级意识的文艺” 。当革命作家开始反击胡秋原的论点时,苏汶以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自居,出 来为胡秋原声援。他在现代上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 ,认为左翼文 坛根本不要文学,在他们的“霸占”下, “文学不再是文学了,变为连环图画之类;而作者 也不再是作者了,变为煽动家之类。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作者们是终于只能放手了” 。12其 后,他又写了“第三种人”的出路 、 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 ,把革命的政治和艺术的真 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