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415565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宁城县甸子镇总校 孙剑飞,“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开题活动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交流活动 第四阶段:展示活动,第一阶段 开题活动,主题生成课方案设计课方法指导课,一、主题生成课,就是通过创设情景,激发问题,在师生互动中将问题转化成活动主题的教学过程。,教学任务:解决“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的问题。 课型结构:问题导入生成主题讨论交流分解主题。,(一)问题导入,问题导入:即通过创设情境,搜集与分析材料,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发现问题的形式: 1、创设情境,发散思维

2、 2、研讨铺垫,诱发动机。(环保问题,燃油问题等) 3、社会实践,寻找问题。(寻找身边的险情) 4、抓住契机,发现问题。(梁山泊108名好汉的看法) 5、问卷调查,收集问题。 ,(二)生成主题,“生成主题”即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分析与论证,形成合理的,可行的活动主题。学生面对问题情境会很自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提出各种观点或看法,生成不同的问题,但不难发现会有不少的问题是没有研究价值的 。,1、立足学生生活与社会热点 2、拓展延伸学科知识 3、关注环境地域特色 4、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特色 5、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三)分解主题,“分解主题”即引导学生把班级

3、共同生成的主题,通过列举、分类,归纳、整理、分解成多个话题,也就是小组活动主题。1、知识体系式例如:“手机的变化”。手机种类的研究;手机的功能的研究,手机的价格调查;手机的外观变化研究;手机的品牌对比;手机与通讯发展。2、领域整合式 例如:“走近独居老人” (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空巢现象的调查研究) (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城乡独居老人的生活对比)。(运用信息技术:关于独居老人的数据收集)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采访社区里的独居老人) (劳动与技术教育:我为老人献心意)3、横向分类式例如 :“关注自身的安全” (关注户外活动安全) (关注消防安全) (关注交通安全) (关注校园活动安全)关注

4、居家安全)(关注饮食卫生安全)4、多元展开式例如:“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 。交通、餐饮、文化、教育、城建、民俗。,二、方案设计课,教学任务:解决如何制定活动方案的“设计问题”课型结构:回顾导入分组讨 论全班交流完善方案。,方案设计课就是在一定的教 学理论指导下,以具体化的形式 反映方案设计、教学活动内容的 具体操作程序,作为具体的操作 程序,突出教学模式从微观上把 握教学活动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活动计划表,活动主题 活动成员 负责人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步骤) 人员分工 注意事项(备注),小学活动方案XXXXX学年度第X学期 X年级X班 指导教师:,2007学年第一学期 初二(2

5、) 指导教师:黄国泉,三、方法指导课,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 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利用科学 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而进行的方法 论方面的指导课型.,方法指导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搜 集和处理资料,如何撰写活动总结 或报告、表达与交流,如何开展小 组合作学习;怎样进行调查,怎样 进行访谈,怎样进行实验、怎样进 行手工设计与制作、怎样利用网络 与计算机开展活动等。,教学任务:解决怎样开展活动的“方法问题”课型结构:案例导入方法指导 练习巩固认知建构。,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调查研究法:,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

6、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趋势,进而对研究的问题和现象获得更加深刻认识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首先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然后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内容、形式、方法,设计调查方案并进行实施,收集相关的调查资料。,根据调查对象可以将调查分为:社会调查和自然调查。 社会调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自然调查包括:生物、环境、天文、地理等自然现象进行的调查,根据调查方式的不同可将调查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等方式。 根据调查的方法: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访谈

7、个别访谈,开调查会,通过电话访问都可以进行问答式或讨论式的访谈。,访谈记录表,社会活动调查表,调查知野菜第组 年 月 日,四、开题报告课,开题报告课是充分论证课题方案的有效课型,它在陈述课题方案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现场的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问与答,集合众人的智慧,并在分享和学习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方案。,开题报告主要包括: “课题论证”和“实施计划”两部分内容。,“课题论证”部分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即 回答为什么研究和拟通过课题研究 解决什么问题。 “实施计划”部分包括:“研究进度”、“人员分工”,即 回答哪一个研究阶段由哪些组员完 成哪些任务,也就是要详细写出每 个阶段的时间

8、、地点、任务和负责 人的具体安排.,开题报告课的主要形式:陈述和答辩 基本结构为“任务导入分组报告提问答辩完善方案”。,第二个阶段 实践活动,“问题讨论课”“专题辩论课”“探究活动课”,一、问题讨论课,问题讨论课是围绕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而设计的课型,即以学生的“过程问题”为线索开展的讨论课。课型结构:“陈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研讨认知建构”。,二、专题辩论课,课型结构: 确定辩题提出论点、搜集论据展开辩论认知建构展开辩论:双方陈论双方辩论双方攻论双方陈词案例:“房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专题辩论课程序,三、探究活动课,课型结构分析 问题导入猜想假设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一般来说,自然科学类的

9、问题可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与记录来分析论证;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类的问题可 以从调查分析、文献分析、辩论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等途径进行论证。,第三阶段交流活动,“专题交流课” “中期交流课” “成果设计课”,一、专题交流课,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群体 会对生活、学习中某一倾向性 的问题特别感兴趣,经过独立 思考或小组合作讨论,形成 集 体共同关注的主题后,就可以 集中集体的智慧开展专题实践 性研究 。,课型结构分析 回顾导入表征问题 讨论交流认知建构 课型教学设计: 包括三个要素:为什么交流交流什么怎样交流 案例: “我与父母交朋友实践体验活动”,二、中期交流课,“中期交流课”是

10、指学生活动实施阶段,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开展活动 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点拨与督促,进行阶段性讨 论与交流,促进学生实践活 动持续、有效和深入开展的 指导课型。 课型结构分析: 回顾导入表征问题 讨论交流认知建构。,中期交流课最主要的目 的是解决活动过程中的一些 问题、困惑和疑难等,或是 分享成功的经验、心得和感 想等。,三、成果设计课,根据学生研究内容的形式,来确定实践成果的表现形式:制作实物成品或模型;写出调查报告、小论文、提出建议;做出数据统计、绘制图表;写书信或心得体会;办手抄报;表演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成果整理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尽最大可能总结整

11、理出自己满意的“显性成果”。,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完成成果展示前的准备工作。 课型结构:回顾导入小组研讨信息整理。,第四阶段:展示活动,成果展示课 活动展示课 结题报告课,目的: 通过展示活动,巩固学生在 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行为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断地改变自我 心智模式,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一、成果展示课,课型结构分析: 回顾导入小组展示 多元评价拓展延伸,二、活动展示课,活动展示课:是学生本主题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 之一。经过了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活动,学生对本次 主题活动有着深刻的认识。,活动展示课的主 要任务:展示学生或小组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收 获与体会。,活动

12、展示课的基本结构: 回顾导入交流分享形式共识。回顾就是回想过去发生的事件,回顾 的过程就是活动过程的重现,是引发学生 思考的前提,回顾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 以是口头的意象表述,也可以采用图片、 视频的直观展示。,三、结题报告课,结题报告的要素: 一是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二是谁做的(课题成员课题负责人、成员是谁); 三是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来源及背景); 四是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五是做的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六是讨论或体会(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和同行探讨,有哪些感受向同行交流); 七是参考文献(要注明参考文献的作者、名称、著作或刊物的名称、出版社名称、期刊号及发表或再版时间及文章所在页码,如果是网上查找的,还要注明网址)。,结题报告的种类: 论文 综合研究报告 科研报告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结构:题目调查组负责人及组内成员概述事实描述事实分析结论处理意见或建议。) 设计报告 课型结构分析: 回顾导入汇报交流成果评析,希望大家本次培训有所收获 祝愿各位每天都有好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