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415433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这幅图反映了19世纪末的中国出现了什么问题?假如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一位热血青年,面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崛起,你会想到该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 2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引导。,4一千多名举人参加的“公车上书”,使京师哗然,国人震惊,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南北呼应的舆论宣传,使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康梁等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维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四处奔走,百折不挠。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开展,康、梁的“上层路线”也终于感动了深居“大内”的光绪帝,变法即将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学习1898年那不寻常的一段历史。,教法案例 1“大势所趋”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两个

2、要点:19世纪末的国际局势说明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是大势所趋;教师展示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分析19世纪中期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19世纪末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推行维新变法运动的基础;教师展示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从社会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三个方面分析。,2“新思想的演进”一目,教学中要抓准四个要点:近代以来新思想的发展;展示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分析近代以来维新思想的起源、代表及特点。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脱胎于洋务运动;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展示材料,要求学生看书,进行连线填空。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论战的内容、性质和意义。 3“士人干政”一目

3、,教学中要抓准两个要点: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发展。学习这一目内容时,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解答问题。,大势所趋,第二次,选举权,文官制度,马关条约,瓜分中国,求富,近代,实业救国,资产阶级,阶级,新思想的演进,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六七十,求富,科学技术,近代化,独立富强,冯桂芬,政治制度,自上而下,思想先导,孔子改制考,天演论,民权论,进化论,西方资本主义,君主专制,西方思想,儒家思想,火山大喷火,一人,中国西学第,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教育制度,维新,封建地主,知识分子,舆论准备,士人干政,公车上书,中外纪闻,时务学堂,保国,1.客观原因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

4、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理解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和维新派同顽固势力论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5政治基础 无实权的光绪皇帝。,6主力 一个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知识分子群体。 7组织基础 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 8推动因素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2013苏州高二检测)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维新派

5、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解析】 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已经产生,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等,但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直到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将维新思想与甲午战争后的救亡图存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答案】 C,(2013南平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人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

6、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然则革命者之言民权自立,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以鼓动大众,树立徒党耳!假令革命果成,则其魁长且自为君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 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1902年 材料二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完全的失败。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只可行立宪”的理由有哪些? (2)你怎么理解材料二中“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思路分析】,【尝试解答】 (1)理由:_ _ (2)理

7、解:_ _ 【答案】 (1)立宪是循序渐进的;立宪会使国家安定;立宪会得到民权自由;立宪不会被野心家所利用。 (2)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一、选择题 1右图是19世纪末法国发行的一张明信片,它形象地反映出当时( ) A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 B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争夺 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D清政府的财政被列强控制,【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明信片中图画的内容是列强将一张写有中国字样的圆饼分割,这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真实写照。 【答案】 B,2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新

8、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 A从经书中寻章摘句 B远离社会现实 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 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解析】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可排除A、B两项。新思想的倡导者主张学习西方,但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可能主张变革“祖宗之法”。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启迪着人们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答案】 C,3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民主与科学 A B C D 【解析】 严复是维新思想家,而则分别反映了洋务派和新文化

9、运动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答案】 B,4“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解析】 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故C项说法错误。A、B、D三项都符合史实。 【答案】 C,二、非选择题 5(2013长沙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以其非博

10、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观点的异同之处。 (2)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叶德辉观点的认识。,【解析】 第(1)问考查的是对康有为与刘逢禄观点的异同之处的理解。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加以概括。第(2)问考查的是对叶德辉观点的认识和理解。作者看出了康有为思想的实质;但倾向于对康有为的批判,坚持夷夏之辨,态度较为保守,反对变法。,【答案】 (1)同:两者都怀疑左氏春秋的真实性。 异:刘逢禄多从学术角度考虑;康有为则为其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2)有道理。叶德辉看出了康有为思想的实质;但作者倾向于对康有为的批判,坚持夷夏之辨,态度较为保守;反对变法。,课时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