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凌叔华小说创作论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54414065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凌叔华小说创作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毕业设计论文)凌叔华小说创作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毕业设计论文)凌叔华小说创作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毕业设计论文)凌叔华小说创作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毕业设计论文)凌叔华小说创作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凌叔华小说创作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凌叔华小说创作论(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硕士学位论文凌叔华小说创作论凌叔华小说创作论The Writing of Ling Shuhua s Novels 研研究究生生姓姓 名名 研研究究生生学学号号 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申请学位类别申请学位类别 专专 业业 名名 称称 研研 究究 方方向向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提交日期 10320107010981032010701098教授教授文学硕士文学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20102010 年年 5 5 月月2 22004 年月年月w凌叔华小说创作论摘 要凌叔华的小说主要关注女性和儿童两个人物群体。作家以其深沉、温和的眼光关注女性命运,去掉浮躁和激进的情

2、绪,对女性的欲望和灵魂进行了真实的呈示。女性形象包括新、旧两种类型,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进步背后传统力量的禁锢。内在主体价值的缺失是旧式女性和一部分受到新式教育的新女性获得自由解放的隐形羁绊,她们终将复归旧路。而走出家庭、努力实现个体价值的女性又会面临事业理想和婚姻家庭之间的矛盾。除了女性形象,凌叔华还塑造了一类“天使”型的儿童形象。他们善良、率真,他们人格完整、心理健康,作家在他们身上发现了伟大的灵魂,表达了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凌叔华小说在艺术特色上表现出中庸节制的风格,一方面自觉接受西洋小说的叙事技巧,坚持客观化的叙事态度,在遵循限制视角界限的同时,又会巧妙地运用一些“反限制”的叙事谋略,

3、体现出对艺术真实性的追求以及对理性探索的热情。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传统审美风格的艺术回归,语言含蓄隽永,在悲剧风格上秉持了哀而不伤的情感态度。她的西方文化功底也很深厚,俄国作家契诃夫小说的许多特点都能在她的作品中看到投影。作家同时受到传统古典文化及契诃夫小说的双重影响,这在其小说文本中有多方面体现。关键词:凌叔华小说 题材选择 艺术风格 wThe Writing of Ling Shuhuas NovelsAbstractLing Shuhuas novel focused on women and children, groups of two characters. Writer for i

4、ts deep, gentle eyes concerns the destiny of women, remove the impulsive and aggressive feelings and soul of womens desire for a real presentation. Female new, used two types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being behind the tradition of progressive forces detained. Intrinsic value of the missing subject is

5、 old by modern education, women and part of the new freedom and liberation of women were invisible shackles, they will eventually revert to the old road. And out of the home, efforts to achieve the individual value of the ideal and the cause of women will fa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rriage and

6、family. In addition to the image of women, Ling Shuhua also create a kind of “angel“ type images of children. They are good, straightforward, their integrity, mental health, the writer found them a great soul, expressing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pursuit. Ling Shuhua novel features in the art show

7、moderate restraint on the style, on the one hand and consciously accept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of Western fiction, the objective of upholding the narrative approach in complying with the limit angle boundaries, while clever will use some “anti-limit“ of narrative strategy, reflecting the pursuit o

8、f authenticity in art and explore the passion of reason. The other hand, demonstrated the art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 style regression, language Embodiment, in the tragic style in a sad but not wounded uphold the emotional attitude. Her found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is very deep, Russian writer Che

9、kovs many features can be seen in the projection of her work. Writer with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lassical culture and the double impact of the Novels, which in their novels have embodied.Keywords: Ling Shuhuas Novels theme chosen art style w目 录绪论1第一章 凌叔华小说的题材选择及其思想价值 4第一节 时代浪潮下女性境遇的省察6第二节 发现儿

10、童:将儿童故事从幕后推向前台16第二章 凌叔华小说的艺术风格23第一节 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23第二节 哀而不伤的悲剧基调27第三节 隽永含蓄的语言风格 32第三章凌叔华小说创作所受影响38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 38第二节 契诃夫小说创作的影响45结语52参考文献53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5致谢56w绪 论一、 学位论文选题的意义在 20 世纪 20 年代首批登上文坛的中国女作家群体中,凌叔华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相比于庐隐、冯沅君等作家小说中呈现出的较强的主观性特征,凌叔华的创作以一种冷静、理性的客观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她所熟悉的社会人生的艺术图景。凌叔华是一位自由知识分子作家,她的创作

11、是疏离于政治的,但又是与时代的精神主潮紧密联系的,她以一种新的价值评判标准关注了女性的生存、命运、生活,对女性的出路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思索,客观冷静的正视了那个年代女性无法避免的生存困境,提供了贴近女性生存现状的真实文本,得出了女性走那条路都无法到达幸福出口的哀叹结论。同时作家又将视线投向了儿童,用童心写出了一批温厚而又富有暖意的作品,在儿童那儿致力于寻找现实人生所缺失的真、善、美。凌叔华出生名门,是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封建大家庭的女儿,但她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知识女性,她的小说创作在艺术风格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较好的融合:既有幽深的诗画意境,体现出一种“中庸”的风格形态,又包含了具有现代特点的成

12、熟的小说叙事技巧。作家对特定时代女性人生问题的思索使其小说不可避免的罩上了一层淡淡的悲愁,是一种哀而不伤的悲剧基调。凌叔华的小说是领略旧时代女性人生及心理等信息的丰富文本,具有对五四启蒙实际效果进行反思的思想价值。在中国这个一样古老国度里,女性觉醒在文化意义上的实现,要比政治、经济上的体现复杂的多,凌叔华的思索和揭示是很有意义的。而作为研究者,积极深入挖掘这样一位独具思想性作家的小说文本的独特风格和背后蕴藏的深意,也是有其价值的。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凌叔华是现代文学早期颇具个性特色的一位女作家,她的主要小说作品发表于 20 世纪的 20、30 年代,在当时的文坛就引起了广泛的注目。

13、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做出了中肯的评价:指出其描写了“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1,这种独具洞察力的分析对后世影响深远。徐志摩、1 转引自傅光明古韵精魂 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454w苏雪林分别从审美的角度提出了凌叔华小说创作的特点,徐志摩在花之寺序中这样评价:“最恬静最耐人寻味的幽雅,一种七弦琴的余韵,一种素兰在黄昏人静时微透的清芬。 ”1苏雪林则将凌叔华比作了中国的曼殊菲儿,肯定了二者在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心理刻画时的相似之处。沈从文在论中国现代创作小说中认为凌叔华的小说中显示了人物“心灵的悲剧”或“心灵的战争”2。由于凌叔华的小说创作并不符合当时文坛的主流,所以作品受到的批

14、评和否定也很多。有人认为她 “生活无聊,精神空虚,往往寻求刺激,制造一些令人作呕的恶作剧”3,有的认为她笔下的人物“只充溢了安逸、歌颂、无聊、闲适的气味” ,这是人物的“落伍”4。总体而言,这个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比较感性的角度解释作家创作的思想及艺术特色的特质,但未能有更进一步的思考与挖掘。新时期以来凌叔华的小说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较之前研究的泛泛介绍、语焉不详有了比较大的改观,研究广涉作品,对作品艺术风格的研究比徐志摩、苏雪林等人有新的尝试。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对凌叔华的创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指出了凌叔华具有成熟的感性和敏锐的心理观察,在解释旧传统的某些愚蠢观念上,

15、可以和鲁迅的祝福相媲美。这个评价有点言过其实了,但他对绣枕及其意向的论证文字则为后人开了一条新思路。在这个时期人们研究凌叔华,主要关注她笔下的人物形象与风格,将研究的意蕴往深处进行了挖掘。李奇志的凌叔华笔下的女性世界兼谈中国新文学女性形象的发展指出中作品中女性形象所固有的深层传统意识,她们的悲剧是“女性性别”的悲剧。刘思谦女性角色人物画廊:凌叔华小说人物谈则发现了新式女性自我意识与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的家庭角色之间的不易觉察的矛盾。对作品风格的研究突出了 “温婉淡雅”的风格,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究。代表性的论文有李奇志的温婉淡雅的人生之歌:曼殊菲儿,凌叔华小说比较以及李静的凌叔华作品的审美倾向及时代局限 。同时研究者还特别关注了凌叔华作为一名画家所潜在的艺术风格对小说创作的影响研究。主要论文有苏娟的淡雅幽丽、悠然意远:论绘画对凌叔华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出了小说所蕴含的意境美、空白美、细腻美和温婉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