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分析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54413729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分 析摘要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是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一如其他金融研究证券投资基金也会出现标准现代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象很多研究表明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其投资行为除了受传统的经济因素影响外有时也会受到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将行为金融理论中现有的投资者心理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分析中可以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关键词行为金融;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熟悉偏好;过度自信一、行为金融理论论文标准的现代金融理论的模型与范式基本上局限于“理性”的分析框架中对金融市场的行为进行了理

2、想化的假设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研究学者日益重视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异象而这些异象的理性解释不能令人满意行为金融理论正是金融学家在研究金融市场异象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起来的理论体系行为金融借鉴了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研究成果后将人类心理与行为纳入金融学的研究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社会动因来研究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不是理性人并不具有完全理性而是行为人只具有有限理性不能客观、公正、无偏的加工信息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心理容易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而不仔细考虑自身的信息也就是行为金融理论中的“从众行为”而如果涉及到多个投资主体就会

3、进一步引发团体从众跟风的“羊群效应”除此之外投资者很多时候的非理性行为还由于本身的“过度自信”即将成功归于能力而将失败归于运气和机会的作用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产生行为偏差另外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会选择其感觉非常精于评估的风险事件避免不熟悉或无法估计概率分布的风险事件即“熟悉偏好”总之人的心理因素对于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是行为金融研究的主体伴随着行为金融的发展相关论文经济研究对于人的心理分析的依赖也越来越多证券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而后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投资作为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是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基金

4、作为机构投资者其投资行为也会受到基金托管人及基金管理人不理性行为的影响所以此时就必须考虑现实中人的心理因素利用行为金融理论对其投资行为进行阐释二、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分析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投资者有限理性意味着投资者并不完全理性而且不总是理性的而证券投资基金主要进行股票和债券的投资充当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角色所以其投资行为势必符合行为金融理论对于投资者的假设即证券投资基金是有限理性的行为金融理论为研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论文为提供了延伸性的启示1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羊群效应”很多时候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会非常注意其他机构的动向并在这些机构投资者采取行动时立刻采取相

5、似的行动这可能是源于其对本身投资决策缺乏把握也可能是看到其他机构已经获利而相信自己也能获利或者更可能是由于害怕与众不同必须采取行动所以在这种时候证券投资基金不可能理性的考虑该决策究竟会为基金本身带来多少收益而仅仅是一种盲目的“从众行为”同时由于多数作为机构投资者的证券投资基金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它们通常关注同样的市场信息,采用相似的经济模型、信息处理技术、组合及对冲策略在这种情况下,非理性的众多证券投资基金很可能同时采取行动形成群体性的跟风购买行为并最终导致“羊群效应”这时许多证券投资基金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最终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股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变动,破坏市场

6、的稳定运行于是为了避免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羊群效应”政府应该扩大市场容量,提高上市公司股票质量使众多证券投资基金在挑选其投资股票品种时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理性的进行决策从而有效地减轻“羊群效应”造成的市场风险和脆弱性论文2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熟悉偏好”经典投资组合理论认为理性的投资者通常会通过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锁定获利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投资者通常也会通过投资组合规避风险但是这种组合的分散程度一般低于经典投资组合理论的建议很多基金在投资时更愿意选择股票市场即那些相对熟悉的领域投资也集中在其比较熟悉的本国市场、本地市场从而导致投资组合构成上所表现出的分散不足这主要是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在评估某些

7、投资时无法估计不确定事物的概率分布而更熟悉的环境使其感到处于优势即行为金融中所谓的“熟悉偏好”但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提升了投资风险这就要求政府促进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渠道的开放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加强市场价格发现适时推出做空机制改变现在的单边市场状况,并鼓励基金适当地“走出去”使证券投资基金采用足够分散化的投资策略采取理性的投资决策从而规避风险锁定获利3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不理性投资行为论文行为金融认为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认识与行为偏差的影响而证券投资基金在进行投资时主要倚重基金管理人可是基金管理人并不总是理性的会或多或少受到认识与行为偏差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做出非

8、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典型地当基金管理人处于过度自信时可能高估自身的能力为了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而从事风险性较大的投资给本基金利益带来损失并且由于自我归因的存在基金管理人在损失出现后常常先入为主的否定损失是由本身的不恰当行为带来的而仅仅把这一切后果归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不能很好的纠正其不理性行为所以在基金管理人的选择上不但要求基金管理人具有雄厚的专业学术基础和丰富的金融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良好的信息收集与信息处理能力还应要求其了解市场中的投资者和自身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和行为偏差以避免由于自身的心理因素造成重大失误此外还应关注基金管理人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倾向避免选定的投资组合风险收益发生意外参考文献1 何小峰、黄嵩.投资银行学 M 北京大学出版社论文2002(3).2 蔡秀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产生羊群行为的成因和对策建议 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1).3 史金艳、李凯、李亚宁.行为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重新审视 J.商业研究 2006(5).4 饶育蕾、刘达锋.行为金融学 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5).5TverskyAThalerR.H.Anomalies:Preferencereversals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9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