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从丝绸之路到WTO》ppt课件1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54401374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6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从丝绸之路到WTO》ppt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从丝绸之路到WTO》ppt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从丝绸之路到WTO》ppt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从丝绸之路到WTO》ppt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从丝绸之路到WTO》ppt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从丝绸之路到WTO》ppt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从丝绸之路到WTO》ppt课件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丝绸之路到WTO,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外国的文化使者,六年级思品上册,南庄学校 吕艳芬,温故互查 1.( )开始于我国的( )时期,从( )出发,经( )和新疆地区,到达现在的伊朗、波斯等地,全长( )多千米,成为连接中西文化的重要通道。 2.( )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使者。,3、( )年到( )年,郑和曾经( )下西洋。 4、从丝绸之路传到西域的东西有哪些? 5、从西域传到中国的东西有哪些?,阅读课本第48页50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唐朝时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高僧是谁?说说他们的主要事迹? 2.历史上还有许多外国人也为传递中外经济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课本中列举

2、了那两位外国文化使者?,“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1、二人生活的背景。 2、二人的主要事迹和成就。 3、中国与外来使团的文化交流,玄奘(600-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炜。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

3、,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经历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也包括他经历的110国的地理环境、风俗人情、历史及现状、土特产品以及传说故事等。,鉴真,俗姓淳于,江苏扬州江阴县人,出身佛徒家庭,708年21岁时在长安实际寺受戒,正式取得僧籍。5年以后,一直到他东渡为止的40年中,他讲经、建寺、造像,由他授戒的僧侣先后达4万多人,其中有不少是以后成名的高僧。733年,他被誉为江淮一带的授戒大师,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为一方的宗首。,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官厅干涉而失败。 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可

4、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触礁而告失败。,公元744年,鉴真准备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厅追及,强制回扬州,第四次东渡又没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从扬州出发,横渡东海时又遇到台风,本人也双目失明。 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鉴真终于起航到日本。,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大食:阿富汗,哈萨克斯坦 新罗:韩国 波斯:伊朗 天竺:印度 日本:日本 高丽:韩国,外国文化使者 1、二人的简介 2、二人的对文化交流的贡献。,课堂检测 1、( )是我国历史上的强盛王朝,( )和( )就是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历史见证。 2、( )是唐朝的高僧,他于627年从长安出发,一年后到达( ),经他口授,弟子所写的( )是研究7世纪中亚、南亚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3、( )是唐朝高僧,在日本生活10年时间里,亲自参与修建了( ),至今受到日本人的喜爱。 4、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外国传教士,( )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5.在唐朝历史上,为发展 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了贡献的日本著名学者是( ),他还有一个中国名字叫( )。,连连看,张骞 西游取经玄奘 7下西洋鉴真 2次通西域利玛窦 6次东渡日本郑和 中日友好使者阿倍仲麻吕 宣传先进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