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396084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说明 有效复习,一、对比考试说明,关注其中变化,二、分析考试范围,准确把握考点,三、研究说明试卷,明确高考走向,四、立足学情考情,浅谈复习建议,历史 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与人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和概括历史人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2、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学指导意见及教材整合,考试说明,必修一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近代中国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011年考试说明与教学指导意见、教材整合对照表,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2知道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3认识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概述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和

3、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概述义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009、2010年高考已考的知识点,古代史,2009年,2010年,中国,世界,政治: 1古代政治制度 宋朝地方管理制度; 明朝内阁制度 2古代人物: 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政治: 1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 2古代人物: 康熙(对蒙管理),人物:亚里士多德,经济: 1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文化: 1古代科技(四

4、大发明) 2汉字起源发展(书法),经济: 1农业的耕作方式 2农民 3明朝对外政策(贸易) 思想:宋明理学,2009、2010年高考已考的知识点,近代史,现代史,2009年,2010年,中国,中国,世界,世界,思想: 1维新思想(梁启超)(38) 2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政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经济:工业革命(39) 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政治: 近代人物及民主政治 (孙中山民主革命) 经济:民族工业(38),政治: 1人物:恩格斯 2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美国三权分立) (39),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考制度),外交:新中国外交活动,科技: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影响),政治:二战后局

5、部战争,2009、2010年高考已考的知识点 (自选模块),2009年,2010年,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昆曲、故宫,希腊帕特农神庙 罗马万神殿,三、研究说明试卷,明确高考走向,1从两年参考卷对比看走向,走向一:“以稳为主,略有变化”。走向二:内容上关注主干知识。,2从两年高考卷对比看走向,例1:有关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内容,38.(2010浙江参考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今日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

6、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与黄宗羲、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20.(2010浙江)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B C D,例2:有关国际共运史的内容,21(2009浙江参考卷)马克思的恩格斯为人类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19世纪40年代他们共同合作的活动有写作资本论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纲领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A B C D,21(20

7、09浙江).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三、研究说明试卷,明确高考走向,1从两年参考卷对比看走向,走向一:“以稳为主,略有变化”。走向二:内容上关注主干知识。,2从两年高考卷对比看走向,走向三:重视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参考卷新增例题: 13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

8、,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4 史载,清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这反映 A因“海禁”政策,湖丝只能从广东、上海出口 B道光年间,湖丝先从广东后主要自上海出口 C鸦片战争后,湖丝方出口海外 D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2从两年高考卷对比看走向,(1)从分值分布看,(2)从试卷内容看,(3)从能力要求看,(4)从试题设计看,从必修、和选修、分值分布看,见下表,从古代、近代、现代史的分值分布看,见下表,从中国史、世界史的分值分布看,见下表,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文明史分值分布看,见下表,2从两年高考卷对比看

9、走向,(1)从分值分布看,(2)从试卷内容看,(3)从能力要求看,(4)从试题设计看,(2)从试卷内容看,第一,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1 12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1 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 19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

10、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1 22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是 A物种起源 B国家与革命 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图9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图9,例:17

11、(2010浙江)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教材:必修三18页:“他(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2)从试卷内容看,第一,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第二,热点问题隐性体现。,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

12、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B C D,(2)从试卷内容看,第一,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第二,热点问题隐性体现。,(3)从能力要求看,第一,考查基本

13、历史思维能力。,第二,重视材料解读和应用能力。,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2)从试卷内容看,第一,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第二,热点问题隐性体现。,(3)从能力要求看,第一,考查基本历史思维能力。,第二,重视材料解读和应用能力。,第二,注重语言表达能力。,(4)从试题设计看,一、对比考试说明,关注其中变化,二、分析考试范围,准确把握考点,三、研究说明试卷,明确高考走向,四、立足学情考情,浅谈复习建议,四、立足学情考情,浅谈复习建议,1、以考试说明为基准,夯实基础知识。,2、加强基础技能的训练。,3、加强材料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4、加强学法指导。,5、关注隐性热点问题。,6、适当关注地方史的内容。,立足说明 有效复习,台州市第一中学 黄秀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