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科论文格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93595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环科论文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环科论文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环科论文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环科论文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环科论文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环科论文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环科论文格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环科论文格式浅析环科论文格式 浅析环科论文格式导读: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1.1 选题背景背景 1.1.1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提出背景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在 80 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 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许多学者对城 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 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 的理解有所不同。城乡一体化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 时期: 一是改革开放后到 1980 年代中后期,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与探索阶段

2、; 二是 1980 年代末期到 1990 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 缘区进行研究; 三是 1990 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 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时期。 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在二元 体制下,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十六大以来,随着统筹城 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加强, 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基本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但由 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 等,农村发展资源短缺、动力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和 农

3、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城乡发展一体化,关键是城乡建设和管理一体化。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 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 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 市综合承载能力。 此外,全会还决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 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同时要 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 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

4、体系,把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放心保) 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这个重要决策提出了户籍制度 改革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路径,破解了农民进城遇到的两 个最大难题,既提出了很高的改革目标,也体现出改革思路的科学 性、可行性。 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精神,将有助于我们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全面小 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1.1.2 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以及必要性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已经影响或改变了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这在党

5、的十六届三 中全会 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决定中所涉及的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健全就业,分配和 社会保障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与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农村的城镇化 等各个方面相关联,特别是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首位,既体现了 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今后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方 向和总目标,要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农村推进以社区 管理和运作的模式,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主要的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 1、农村的社区化管理是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 的思想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要论

6、断,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存在, 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就业、保障、受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打上了深深 的烙印,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村双增等一个影响发展大 局的结构性“瓶颈”,消除各种不合理的体制,既需要政策方面的 完善,也需要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理念的体现,从三年多城市 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改善基层管理体制,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等都有深层的积极的意义。2、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是农村社区化管理的重要 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内的企业外迁加上不断新增的各 类企业,导致非农用地急剧增加,失地农民不断增多,同时,各级 政府对此问题的重视,各类安置

7、小区的规划和建设,使在农村推行 社区管理有了真实的需求,因此,可以说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结合撤镇建街、撤村建居等区划调整工作的实施,使农村社区建设 工作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新任务。 3、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管理组织。 就我区目前村级队伍来看,在部分经济薄弱村已存在后继无人的情 况,而民选的村委会成员在部分村一定比例是依靠宗族、家族势力 而当选的,缺乏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同时,整个村级班子年龄相 对偏大,文化偏低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在推行社区管理模式后,可 采用向社区公开招聘的形式,引进专职的有文化、年轻化、有工作热情的社区工,有利于改进农村基层管理和服务的理念

8、,从而有利 于城市化推进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形成持续、可协调发展的格局。 4、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也是广大村民的内心期望。根据相关法律, 作为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职责是相似的,但在实际 的运作中,村委会侧重的是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各类经营活动,解决 村级公益服务、为农服务及工作人员的报酬,相比而言,服务这一 块比不了社区居委会,我市在社区改制后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市、 区、街道 负担,其主要的职责是服务本社区居民的各项需求, 并组织各类教育、文化、体育活动,同时,社区工作在各级党委、 政府的重视下,社区的环境、治安等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因 此,绝大多数的村民对在农村推进社区化管理工作是支

9、持的,并想 通过这种模式,享受与城里人同样的待遇,实现由农民向居民的转 化,使城乡二元化的差距逐渐缩小,这也是在农村推行社区化管理 的一个群众基础。 另外,通过集中安置,整体搬迁等形式来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也有 利于盘整土地,整治环境,促进生态建设、强化治安等相关工作的 推动,有利于形成一个布局优化、结构合理的生态型的新城区。 1。2 选题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1“农村社区”概念的研究(济南市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与 对策研究P14) 刘君总结了农村社 E 的三个显著的特点:具有一定规模的比较完善 的社区服务、明显特征的社区文化和一定类型的新型社区组织,他 把农村社区定义为:在农村地域内以中小行

10、政村或中心村为范围, 主要以农民 2 为主体构成,以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结合组成,具有较完备 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于显洋 H 人为农村社区 指的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功能或生活方式的社区,社区内的居民大 部分以农耕及副业为主,居民的居住方式是以村落为主,并且村落 的规模通常较小。高强把新型农村社区定义为:在农村地域中以行 政村或中心村等一定的地域为范围,主要以农民为主体的同貭人口 组成的以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联的,以多种社会群体结成的 富有人情味的、开放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此外,马芒 4 认为,对新 型农村社区概念的界定,既要包念城乡社区的区别和联系,又要反 映市场经济条件

11、下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要求。因此,他把将农村 社区定义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地,具有一定互 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并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社 区类型。这其实是比较符合中国农村社区实际的。1。2。2 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济南市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与对 策研究P14) 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胡宗山 5 通过研究指出,农村社区建设 的内涵实质上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 门指导下,在行政村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由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组织 通过直接 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依靠政府、社会和村民自身等多 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和公 共产品体系

12、建设,强化各项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加强农村精神文 明建设,提高 浅析环科论文格式(2)导读:省苏州市农村社区建设 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六种模式:融入城镇 型社区模式、规模经营型社区模式、拆迁安居型社区模式、休闲景 观型社区模式、投资开发型社区模式、股份合作型社区模式。项继 权通过考察全国各地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把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总结 为五种模式:“一村一社区”模式、“一村多社区”模式、 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过程。 1。2。3 农村社区建设的 模式(济南市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P14) 甘信奎通过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进行了考察,将我国农村社 区建设概括为三种

13、模式: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扩张下的农村社区 建设、江浙地区“就地城镇化”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江西、湖北地 区“村民自治体”下的社区建设。居德里对江苏省苏州市农村社区 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六种模式:融入 城镇型社区模式、规模经营型社区模式、拆迁安居型社区模式、休 闲景观型社区模式、投资开发型社区模式、股份合作型社区模式。 项继权通过考察全国各地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把我国农村社区建设 总结为五种模式:“一村一社区”模式、“一村多社区”模式、 “多村一社区”模式、“集中建社区”模式、;社区设小区;模式。以 上结论虽然考察的内容相同,但由于角度不同,所以最后得出的结 论也不尽相同。

14、 1。2。4 当前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济南 市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P15) 文灵亚、蒋祖民 67 从社区规划的角度指出问题主要有:新阶段农村 社区建设只注重物质环境建设,轻视社会领域与经济领域建设;机 械地运用城市居住小区模式,忽视住户的职业特征和具体生活方式, 丧失了传统村落的特点;盲目并村并乡,造成村民农业生产与生活 不便,而且会产生较多的社会问题。刘君 H 人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 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政府、社区、社区居民三个层面来分析。-是 政府层面:政府对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缺乏全 面的了解,在农村社 E 建设过程中定位不清,职能发挥上有越位、 缺位的现象,社

15、区管理体制上不够完善等。二是社区层面:目前有相当数量的社区管理者的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社区的 快速发展,农村社区内部的各类组织发展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社 区所能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社区居民需求。三是社区居民层面: 主要是社区居民由于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过于注重眼前利 益,对于长远利益和工作大局缺乏应有的认识,特别是由于拆迁补 偿等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导致居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不高。汪丽君 9 总结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加上我国农民、 农业和农村“三农”问题的现实情况,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还面临 着许多实际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目前农村社区建设的 基础设施比

16、满意”为标准,以“建设长效机制”为方向,不断加 强社区管理人员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社区 建设的可持续性。建设过程既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又要强 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刘君认为当前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从以下 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变思维,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在农村社 区建设中的行为;二是完善社区内部建设,从根本上加强农村社区 建设;三是提高农村居民素质,提高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发展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 目的。 在城乡一体化实践和研究中,一种多视角、系统化的概念成为普遍 接受的概念,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以一个整体出现, 其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地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 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赖,城乡差别很小,各种时空资源得 到高效利用25。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是突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具体的推进路径上,黄坤明认为有民本自发 和政府自觉两种路径。在实践中,两种路径是交互推进的。目前我 国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模式有四种:一是珠江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