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郑金洲读书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369680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郑金洲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走进郑金洲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走进郑金洲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走进郑金洲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走进郑金洲读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郑金洲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郑金洲读书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近当代教育家读书报告会纪要,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团队,第一期 走近郑金洲,2010-11-19,读 书 活 动(教育文献研读)博览教育文献 走近教育名家聆听教育哲理 感悟教育人生 走近:叶澜、钟启泉、杨启亮、郑金洲肖川、田慧生、靳玉乐、阳泽、王坦 要求:搜集他们的生平、著作、文献、讲座等。 交流:1 介绍生平;2 介绍主要思想及研究方向;3 介绍著作名称;4 介绍代表文献;5 选择一篇经典文献讲解;6 提出热点话题,讨论交流;7 总结反思。,研读著作,互动交流,总结反思,读书活动阶段流程图,读书报告会第一期走近教育名家郑金洲,重点讲解的著作,产生的热点话题,郑金洲,1965年11月生于河北

2、泊头 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82-1986年在河北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6-198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1988-1998年在中国解放军军事教育学院工作,任正营职教员。 1993-199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98-200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工作任党总支书记; 2001-2002年,任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助理(挂职); 2002-2003年借调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2003年至今,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工作,先后任科研部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郑金洲,1965年11月生于河北泊头

3、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82-1986年在河北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6-198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1988-1998年在中国解放军军事教育学院工作,任正营职教员。 1993-199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98-200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工作任党总支书记; 2001-2002年,任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助理(挂职); 2002-2003年借调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2003年至今。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工作,先后任科研部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 教育原理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

4、文化学 教育人类学,代表著作,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 中国教育研究60年 中国基础教育舆情报告 教育絮语 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系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 说课的变革 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 新编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教育的思考与言说 教育通论 教学方法应用指导 课改新课型 教师如何做研究 教育文化学 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丛书 校本研究指导 课堂观察指导 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发表的文章,主要论点: 课堂现象 教师角色 教师研究与发展 教育工作,“课堂教学中的虚假与真实” “课堂变革的10条要点” “上课插嘴说明了什么” “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重构课堂”,主要论点: 课堂

5、现象 教师角色 教师研究与发展 教育工作,“教师角色的五个转变” “教师角色新定位” “从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 “教师角色的变化与校本培训”,发表的文章,“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 “若干教育术语的辨析” “教学课例教育研究方式与成果表达”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与专业发展” “听课的技能与技巧” “教师做科研的十条建议” “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 “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 “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表达形式之一教育日志”,发表的文章,主要论点: 课堂现象 教师角色 教师研究与发展 教育工作,“特色强校学校变革的新取向” “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八大问题” “领导学研究应注意处理好的关系” “教

6、育反哺刍议” “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发表的文章,主要论点: 课堂现象 教师角色 教师研究与发展 教育工作,郑金洲教授研究历程,1989年 : 发表第一篇文章 19902000年 : 教育课题摸索阶段 20012005年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阶段 2005至今 : 教育实践研究阶段(可分析教育家的成长过程。),重点研读的著作,1 课堂教学特征 2 教学方法探索 3 教师的言语行为 4 课堂中的非语言行为 5 学生学习状态 6 课堂突发事件 7 课堂教学环境 附录:我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认识,“靠边站的讲桌”,研究生们的观点:,产生的热点话题-互动交流,保留派,移走派,黄金分割派,保留派观点,课

7、桌应该保留“排排坐”位置,不应该被挪走。课桌是教师威信的表现,教师树立威信更有利于课堂管理。,张巧叶 任梦然,移走派观点,讲桌移走后教室空间大了,学生能够更方便活动。教师讲的时间比以前少了,学生与老师一起讨论,个别辅导的时间多了,师生间的互动加强了。学生能够看见老师的全貌,师生间的关系更和谐了。,孙战垄 刘雯雯,黄金分割派观点,教师上课时间过长会产生疲劳感,讲桌可以为教师提供适当的小憩,若移走会影响教师的“讲台神圣感”;讲桌若放在教室的正中又会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使师生间产生距离感,不如将讲桌置于黄金分割点(0.618)上。,于健,后期反思,反思阅读: 反思教学 反思自我,阅读文献应从深层次挖掘,以文献的主题脉络为线索,从核心思想入手,构建自己的思想。,邢春梅,后期反思,反思阅读 反思教学: 反思自我,教学从课堂入手,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技教学技巧。,李 宁,后期反思,反思阅读 反思教学 反思自我:,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思维习惯,从名家身上学习思维的缜密和治学的严谨。,于 健,会议在意犹未尽中 结束,开卷有益,第二期 走近 叶澜,2010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