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365452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2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知识(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与景观设计基础,项目一 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理论,园林美园林布局构成园林形式的要素常见园林布局形式影响园林布局形式的因素景的含义及常见的造景手法,一、园林美,从“美”字不难看出“羊大为美”的意思。在狩猎时代,可能人类赞赏的是生活中的捕获物。最早认为美的事物是紧密联系生活的。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园林作品艺术表现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园林美,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 园林艺术中的艺术美,1园林艺术中的生活美,园林既是一处艺术空间,又是一处人们可以进

2、入其中的现实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常常设有若干可以挡风沙、避寒暑、遮风雪的园林建筑物,人们可在其中眺望、品茗、奕棋、抚琴、阅读形成一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好环境。园林中的生活美还体现在其清新宜人的环境、方便的交通、广阔的户外活动场地,有可以安静休息的散步、垂钓、休息的场所等方面。,园林艺术中的自然美,园林作为一个现实生活境域,营建时就必须借助于物质造园材料,如自然山水、树木花草、假山叠石,乃至物候天象等等,这些自然事物是构成园林艺术作品的基础。将这些造园材料精心设计,巧为安排,创造出一个优美的园林景观。因此园林的美还表现在这些可视的形象实体上。园林中山青水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处

3、处呈现出生机盎然的自然美景象。园林中的自然美可归纳为: (1)声音美: (2)色彩美: (3)姿态美: (4)芳香美:,(1)声音美,园林中的声音很多,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发出的轰然如雷鸣声、峡谷的哗哗声、溪涧的潺潺声、清泉石上流的淙淙声、雨打芭蕉的嗒嗒声到山里的空谷传声、风摇松涛、林中蝉鸣、树上鸟语、池边蛙唱等,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音响享受。,(2)色彩美,园林中的黄栌、落羽杉、银杏、元宝枫等秋色植物以及绚丽多彩的花卉、彩叶植物,均能为园林增辉添色。,园林中的色彩美,园林中的色彩美,(3)姿态美,园林中的植物为适应环境,自然形成了各种各样优美的姿态,如黄山松的奇特、大王椰子的挺拔、雪松

4、的秀丽等。,(4)芳香美,园林中还有很多香花、香叶植物,它们能产生特性各异的芳香气味,如茉莉花的清香、兰花的幽香、含笑的甜香、桂花的浓香、紫罗兰的醉香等,还有松柏类、桉树、樟树等树木散发出来的香气,都能引起游人美好的嗅觉感受。,园林艺术中的艺术美,尽管园林艺术的形象是具体而又实在的,但是,园林艺术的美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可视的形象实体上,而是借山水花草等形象实体,运用种种造园手法和技巧,合理布置造园要素,巧妙安排园林空间,灵活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来传述人们的特定思想感情,抒写园林意境,创造艺术美。园林艺术中的艺术包括造型艺术美、联想艺术美等内容。 (1)造型艺术美: (2)联想意境美:,园林中的造

5、型艺术美,园林中的联想意境美,园林中的联想意境美,二、园林布局,园林布局,即在园林选址、构思(立意)的基础上,设计者在孕育园林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主要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景、配景;功能分区;景点、游赏路线分布;探索所采用的园林形式。立意,即主题思想的确定。主题思想通过园林艺术形象来表达,主题思想是园林创作的主体和核心。立意和布局,其关系实质,就是园林的内容与形式。只有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形式充分地表达内容,表达园林主题思想,才能达到园林创作的最高境界。,三、构成园林形式的要素,大千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园林形式的构成可以归纳为若干要素,即无论任何一种形式的园林都是由这些要素

6、组成的 1园林组成要素任何一种艺术和设计学科都具有特殊的固有表现方法。园林设计也一样,正是利用这些手法将作者的构思、情感、意图变成实际形象,即具有三维空间的园林艺术形象,创造出舒适的优美环境,供人观赏、游览。园林设计就是利用地形(包括水体)、植物、建筑、道路、园林小品等设计要素,最后将这些要素通过作者的有机组合,构成一定特殊的园林形式,表达某一性质,某一主题思想的园林作品。,2、构成园林的五大要素,地形与山石 植物 建筑 广场与道路 园林小品,地形,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土丘、丘陵、山峦、山峰、凹地、谷地、坞、坪等类型。地形要素的利用与改造,将影响到园林的形式、建筑的布局、植物配

7、置、景观效果、给排水工程、小气候等诸因素。,利用地形变化来进行空间的分隔,起伏变化的地形营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植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有生命的题材。植物要素包括乔木、灌木、攀缘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等。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习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植,将形成优美、雅静的环境和艺术效果。园林中除了考虑植物要素外,自然界往往是动物、植物共生共荣构成的生物生态景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物景观的规划,如观鱼游、听鸟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将为园林景观增色。,霜叶红于二月花,春花烂漫,植物色彩的对比,植物美丽的冬景,建筑,根据园林设

8、计的立意、功能要求、造景等需要,必须考虑适当的建筑和建筑的组合。同时考虑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园林植物、水景等诸要素的安排,并要求精心构思,使园林中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广场与道路,广场与道路、建筑的有机组合,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广场与道路的形式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或自由曲线流线形的。广场和道路的系统将构成园林的脉络,并且起到园林中交通组织、联系的作用。,临水而建的休闲活动场地,位于出入口的集散场地,富有创意的园路设计,蜿蜒曲折的自然式园路,园林小品,园林小品是园林构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园林景观更富于表现力。园林小品,一般包括

9、园林雕塑、园林山石、园林壁画、摩崖石刻等内容。很难想像,将西方园林中的雕塑作品去掉,或把中国园林中的假山、石驳岸、碑刻、壁雕等去掉,如何构成完整的园林艺术形象。反之,园林小品也可以单独构成专题园林,如雕塑公园、假山园等。,四、常见园林布局形式,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分不开的。英国造园家杰利克在1954年国际风景园林家联合会第四次大会致词中说:“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上述三大流派归纳起来,可以把园林的形式分为三类,这就是: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当然,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园林布局形式层出不穷,其中的代表形式就

10、是自由式园林。,1规则式园林,这类园林又可以称之为“几何式”、“整形式”、“对称式”和“建筑式”园林。埃及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的造园也独树一帜。从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是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类规则式园林有以下主要特征。,规则式园林的特点,(1)中轴线: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抵依中轴线的左右前后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2)地形:在开阔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水平台地倾斜平面

11、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3)水体:其外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 (4)广场与道路:广场多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道路均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形式、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规则式园林的特点,(5)建筑: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规划: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

12、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门、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7)园林小品:园林雕塑、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点缀了园景。西方园林的雕塑主要以人物雕塑布置于室外,并且雕塑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交点和终点。雕塑常与喷泉、水池构成水景主景。规则式园林的规划手法,从另一角度探索,园林轴线多视为是主体建筑内中轴线向室外的延伸。一般情况下,主体建筑主轴线和室外园林轴线是一致的。,2自然式园林,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

13、水派园林。中国园林从周朝开始,经历代的发展,不论是皇家宫苑还是私家宅园,都是以自然山水园林为源流。发展到清代,保留至今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私家宅园,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都是自然山水园的代表作品。从6世纪传人日本,18世纪后半叶传人英国。,自然式园林的特点,(1)地形:自然式园林的创作讲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主要处理地形的手法是“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得景随形”。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特征是“自成天然之趣”,所以,在园林中,要求再现自然界的山峰、山巅、崖、岗、岭、峡、岬、谷、坞、坪、洞、穴等地貌景观。在平原,要求自然起伏、和缓的微观地形。地形的剖面为自然曲线。

14、(2)水体:这种园林的水体讲究“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园林水景的主要类型有湖、池、潭、沼、汀、泊、溪、涧、洲、渚、港、湾、瀑布、跌水等。总之,水体要再现自然水景。水体的轮廓为自然曲折,水岸为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驳岸主要用自然山石驳岸、石矶等形式。在建筑附近或根据造景需要也部分用条石砌成直线或折线驳岸。(3)种植:自然式园林种植要求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不成行成列栽植。树木不修剪,配置以孤植、丛植、群植、密林为主要形式。花卉的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要形式。庭院内也有花台的应用。,自然式园林的特点,(4)建筑:单体建筑多为对称或不对称的均衡布局;建筑群或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用不对称均衡的布局。

15、全园不以轴线控制,但局部仍有轴线的处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建筑类型有亭、廊、榭、舫、楼、阁、轩、馆、台、塔、厅、堂、桥等。(5)广场与道路:除建筑前广场为规则式外,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外轮廓为自然式的。道路的走向、布列多随地形,道路的平面和剖面多由自然起伏曲折的平曲线和竖曲线组成。(6)园林小品:包括假山、石品、盆景、石刻、砖雕、木刻等。,3混合式园林,所谓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中轴线和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况,多结合地形,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总体规划需要安排规则式的布局。在原

16、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具备起伏不平的丘陵、山谷、洼地等,结合地形规划成自然式。类似上述两种不同形式规划的组合即为混合式园林。,4自由式园林,自由式园林是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融传统意象与现代园景于一体的新型园林布局形式,它如园林百花园中正孕蕾绽开的一朵鲜花,已逐步显露出它的艳丽与芳香。自由式园林将园景的美学特点和自然景观加以高度概括,通过变形、集中、提炼,表现为既内含寓意,引人联想反映表达一种观赏艺术思想主题内涵;又以直观优美的图案造型形式,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这种布局形式采用动态均衡的构图方式,它的线条比自然式的流畅而有规律,比规则式的活泼而有变化,形象生动、亲切而有气韵,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景观特质。,五、影响园林布局形式的因素,1根据园林的性质2根据自然条件、环境条件来决定园林布局形式3根据不同文化传统来决定园林布局形式 4、根据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布局形式,六、景的含义及常见的造景手法,(一)景的含义 (二)造景的手法(1)主景和配景 (2)对景(3)障景(4)隔景(5)框景(6)借景(7)添景(8)夹景(9)题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