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知识梳理型课件(第2课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4360019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0.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知识梳理型课件(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知识梳理型课件(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知识梳理型课件(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知识梳理型课件(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知识梳理型课件(第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知识梳理型课件(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知识梳理型课件(第2课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教科书(RJ)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巴西 第二课时,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创设情景,你知道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的经济有什么特色吗?,一、发展中的工农业,图释导学,巴西的主要地形和河流,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结合地形,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产量占世界首位的农作物:咖啡、甘蔗、柑橘,有“咖啡王国”之称。,面积广大的平原和高原、大部分处于热带地区、有利于热带作物生长,采摘咖啡豆,巴西咖啡之国,巴西农矿产品地位一览表:,世界第一: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甘蔗和蔗糖产量;柑橘和橙汁产量;蓖麻籽产量。 世界第二:大豆产量;可可产量;铁矿;木材。 世界第三:玉米生产;锰、铀、铝矾土储量。

2、 世界第四:烟草生产;牛肉产量 世界第六:棉花生产 其他:木材、橡胶、热带水果、植物纤维、蜂蜡,工业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邻近铁矿,海运便利,巴西露天铁矿,巴西钢铁位居世界第六,其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的汽车生产居世界第十位,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的比重逐渐提高。伊泰普水电站,是位居我国三峡水电站之后的第二大水电站。,巴西经济发展的分水岭,16世纪初 二战前,二战结束至今,殖民初期,出口木材; 16世纪,种植甘蔗; 17世纪出口矿石; 19世纪种植出口咖啡。,改变单一的经济形式, 发展多种经济结构, 经济飞速发展,在世界 经济中居前10位之列。

3、,拥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热带雨林的分布,亚马孙河为何水量大?,流经多雨地区,巴西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为什么说亚马孙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的作用,环 境 效 益经 济 效 益,热带雨林的作用,触目惊心的破坏,(每8秒钟消失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热带雨林被破坏后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伐木者 兴建公路 矿山和农牧场主人 发展采矿业、农牧场 垦荒的贫苦农民 开荒种地,森林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严重威胁;全球气候恶化等。,小组探讨,开发热带雨林的新方式,改

4、变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以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巴西,自然环境,地形:北部亚马孙平原,南部巴西高原,河流:亚马孙河,热带雨林,作用:地球之肺,保护:制定“大自然计划”,经济,农业:咖啡,甘蔗,大豆,香蕉等,工业,资源:铁,锰,金,煤集中东南部煤、石油缺乏 ,水能丰富,工业分布: 东南部,邻近铁矿、海运便利,破坏:迁移农业和砍伐,课堂小结,1、巴西热带经济作物,居世界第一的是( )A.咖啡 甘蔗 柑橘 B.咖啡 蔗糖 橘汁 C.咖啡 咖啡豆 蔗糖 D.甘蔗 柑橘 蔗糖 2、巴西重要的工业部门有( )A.钢铁 B.石油 C.煤炭 D.宇航 3、巴西的首都( )A.圣保罗 B.里约热内卢C.巴西利亚 D.萨尔瓦多 4、巴西人热衷的民间娱乐活动( )A.狂欢节 B.跳桑巴舞 C.巴西的足球 D.朝拜,A,A,C,B,练习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