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静女、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357498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两首(静女、氓)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诗经两首(静女、氓)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诗经两首(静女、氓)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诗经两首(静女、氓)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诗经两首(静女、氓)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两首(静女、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两首(静女、氓)(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五经”之一: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之一:诗、书、礼、易、乐、春秋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关于诗经,地位, 共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西周至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诗经分为“风”“雅”“颂” 三大类。风:15国风,多为民间歌谣(风体诗);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乐歌。,关于诗经,内容,关于诗经,表现手法,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 “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 “

2、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静 女,(邶风),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对有情人甜蜜而幽默的爱情画面,俟于城隅不见人贻我彤管有情人爱屋及乌重赠荑,相约相见再相见,焦灼 欣喜痴迷,女:美丽活泼,男:憨厚淳朴,逗趣 试探传情,请思考:,静女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你认为哪一处描写最具有生活情趣?,“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细节描写,1、刻画人物形象:女子:聪慧、活泼、调皮;男子:焦急、憨厚、痴情。,2、表达思想感情: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纯真的感情。,“静女其娈”,与 “

3、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 “俟我”与“贻我”结构也相似。是属于诗经中的哪种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明确:重章叠唱。诗经善用章句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只换几个字;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有的隔章重叠,重首重尾。 作用:使句式匀称,语意往复推进,有强调意味,有利于感情的抒发。,静女小结,静女 “我” 现实:俟我于城隅不见人 急贻我彤管思情人 恋 回忆: 自牧归荑重恋人 诚,归纳整理:通假字,爱:通 见:通 说:通 女:通 归:通 匪:通,“薆”,隐藏,遮掩 “现”,出现 “悦”,喜爱 “汝”,你 “馈”,赠送 “非”,不是,氓,

4、(卫风),正音,氓(mng) 嗤嗤(ch) 愆期(qin) 垝垣(gu yun) 涟涟(lin) 卜噬(b sh) 汤汤(shng) 咥(x) 晏晏(yn) 桑葚(shn),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忠厚的样子。贸:换,买。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非。谋:商量。我谋=谋我。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子:你,对对方的敬称。涉,渡河。,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拖延。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愿,请。秋以=以秋。,1,那汉子看起来忠厚老实,抱着布匹来换蚕丝。其实(他)不是来交换蚕丝,而是来同我商量婚事。那天我送你渡过淇水,送到顿丘(才转回)。不是我故意拖延婚期,只怨你没有请好媒人。请你别生我的气,把秋天

5、定为我们的婚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垝垣:破颓的墙。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借代复关 地方的那个男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载载:一边一边,2,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这里指嫁妆。,2,(我)登上那残破的城墙,眺望复关那一带。看不到复关(那个人),不由得眼泪流满腮。终于看见你的身影,(我)又笑又说真畅快。只为你求过神问过卦,卦词儿偏偏还不坏。把你的车儿撵过来,把我的嫁妆载过去。,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依依惜别的深情,男子急躁,女子

6、体贴,恋人思念的痛楚与相见的欢愉,纯真、热烈,神灵显示,天赐良缘,嫁妆丰厚,满怀憧憬,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取独,无义。沃若:新鲜润泽的样子。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于嗟:叹息声。兮:叹词。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男子。耽:沉迷。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犹:还。说:通“脱”,摆脱。,3,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真润泽。斑鸠儿啊,见着桑椹千万别嘴馋!女子们啊,不要对男人过分迷恋!男人沉溺于爱情还可以脱身;女子沉溺于爱情就无法脱身了。,教训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坠落。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尔:往你家,嫁给你。徂,往。三:多。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汤汤:浩荡的样子。渐:浸湿。裳:帷

7、幔。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也:表停顿。爽:差错。贰:有二心。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罔:无。极:准则。二三:言其多变。德:心意。,4,桑树叶儿离了枝,干黄飘落真可怜。自从我嫁到你家去,多年受穷真艰难。一条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的布幔。做媳妇的哪有半点错,男人行为前后大改变。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没有。室劳,劳苦的家务活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夙兴:早起。朝:一天。靡有朝矣: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言:句首助词。遂:满足心意。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咥:讥笑。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言:音节助词。躬:自己。悼:悲伤。,5,多年来做你的妻子

8、,家里的活儿我一个人来担。早起晚睡实在辛苦,朝朝日日数也数不完。你的心愿已经满足,就把我折腾你越来越凶残。亲弟亲哥不知我的处境,见我回家只是讥笑得欢。静下来前思又后想,只能自己为自己伤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沉痛教训,告诫来者,与“氓之蚩蚩”照应,勤劳刻苦,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偕:一起。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隰:低湿的地方。泮:通“畔”,水边。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指童年。宴:欢聚。晏晏:欢乐状。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真实。旦旦:诚恳的样子。思:料想。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这,指誓言。已:

9、了结。焉哉:了吧。,6,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相伴到老会使我怨恨。淇水虽宽总会有岸,低湿的地方也总会有边。回想我们的少年时候,说说笑笑哪儿有愁烦。当年你许愿多诚恳,从未想过你会违心。你违背这誓言想都不想,我只好跟你一刀两断!,二(3-5) 婚变(3)总说自己的生活教训。(4)概说自己的不平遭遇。(5)细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痛苦。感情基调:沉痛、怨恨。,一(1-2) 恋爱 感情基调:热情、幸福。,三(6) 决绝感情基调:清醒刚烈。,分析女主人公“我”的性格特征,第一段 “我” 第二段“我” 第五段“我” 第六段“我”,温柔、体贴,天真、热情,对爱情充满渴望憧憬。,勤劳、贤惠,刚烈、坚强,探讨,弃

10、妇有诸多美德但仍遭受被休弃的命运,到底谁应该对她的婚姻悲剧负责呢?请结合课文分析有可能的因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其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是由男权社会的特点决定的。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维系在丈夫身上,若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氓”是男权社会的一个代表人物。求婚时对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随时间的流逝和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也随风而去,无情遗弃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参考意见,1、氓变心说,2、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一女不事二夫,男尊女卑观念,社会伦理道德

11、观,1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卫风氓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是它的最大特色,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氓的艺术鉴赏,第1-2章:记叙 第3-5章:议论、抒情 第 6 章:议论、抒情,女子,生活幸福;性格热情、温柔纯真,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男人,“氓之蚩蚩”、“信誓旦旦”,“二三其德”、“至于暴矣”,2对比的写法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婚前,婚后,婚前,婚后,氓的艺术鉴赏,3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第1章:赋 第2章:赋 第3章:比、兴 第4章:比、兴 第5章:赋 第6章:赋、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2、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比,兴,以桑叶之润泽有光,喻女子的容颜亮丽。,以桑叶的枯黄飘落,喻女子的被弃憔悴。,氓的艺术鉴赏,落雨大(广东粤语民歌) 落雨大,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花鞋花袜花腰带, 珍珠蝴蝶两边排。 排排都有十二粒, 粒粒圆滑无疵瑕。 ,赋,民歌中的赋、比、兴,高山青(台湾高山族民歌) 高山青,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啊 啊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高山常青,涧水常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高山常青, 涧水常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涧水长围着青山转。

13、(嘿!),兴 比,茉莉花(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重章叠唱,赋,语 法,通假字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古今异义,氓,古义指民众,百姓,男子;今义所指为道德败坏之人,如“流氓”,音“mng”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宴,古义指欢聚,今义指宴会。三岁,古义指多年,是虚指,今义是三岁的年龄的意思。,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如“夙兴夜寐”的“夙”“夜”,分别作“在早晨”,“在晚上”; (2)形容词作名词。“三岁为贫”,“贫困的生活”。,特殊句式,(1)秋以为期 宾语前置(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判断句,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